琼村图书作家

June 26, 2014 09:32

(Baonghean)-每次有机会回家乡,我总会抽空去看望潘友盛先生。我仿佛总能看到他,身姿优雅,白发苍苍,在一摞摞文件和手稿前,认真地工作着。然后,我们一边喝着热腾腾的香茶,一边聊着“远近”的话题,最终又回到了琼村。

Ông Nguyễn Hữu Thịnh.
阮友盛先生。

87岁的盛先生对琼村的历史依然怀有特殊的“热情”。这份热情如同深厚的源泉,激励着他夜以继日地辛勤搜寻、收集生活经验、筛选史料,汇编成许多关于琼多的珍贵书籍。他自愿地从事这项工作,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对琼村先辈的骄傲和敬意。琼村位于义安省琼琉县,以其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勤奋好学的传统而闻名全国。这里的孩子意志坚强,勤奋好学,富有创造力,克服了贫困和挑战,坚强地崛起,在民族的斗争和建设事业中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对于潘友盛先生这样的人来说,退休并非闲暇休息之时。他原本是阮爱国党校(现胡志明国家政治与公共行政学院)资深史学专家,学识渊博,后来从河内回到家乡居住。从这里,他真正投入了心血,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就个人奉献精神而言——也堪称事业:撰写关于琼村的书籍!多年离家后,在人生的午后,回到故乡,他对故乡的感情更加深厚。温暖的亲情,亲密的乡村氛围,以及乂安源头土地的阳光和风,都浸润着他,滋养着他的灵感。他对琼村的研究越深入,就越能发现更多珍贵的事物,发现许多为他的祖国和家乡做出过宝贵贡献的历史和当代人物,也收集了更多关于琼里人和这片土地的精彩而独特的轶事和故事。他自然而然地想把自己最喜爱的事物和经历分享给更多人,首先是琼里的孩子们。于是,他的书一本接一本地出版了。

2014年秋,潘友盛先生决定出版《琼村——文化村,英雄公社》一书,书中收录了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选段(其中许多文章刊登在义安报上)、他已出版书籍的部分内容,以及一些从未公开发表过的关于琼村的故事和轶事。书名略显枯燥——说实话,起初我有点担心这么熟悉的书名容易被读者一眼扫过——但读得越多,我就越被其中许多有趣的内容所吸引。我尤其钦佩他认真细致地从各种来源寻找和筛选资料,既包括著名知识分子的著作、言论和独到的格言,也包括来自乡村日常生活的生动朴素的故事。据悉,为了编写这本书,他查阅了大量家乡的历史文献,研究了村里20个家族的族谱,并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趣且有价值的细节。

书中的研究文章、人物故事、读书考试趣闻,都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来,时而凝练哲思,时而柔和灵动,充满形象的叙事、描写,时而诙谐幽默,充满讽刺——这正是琼多村村民的典型性格特征。这些片段色彩鲜明,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琼多村历史文化的千百年来,不禁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引以为豪,赞叹不已!

读到他笔下关于这片建筑群的文字:巴卡井——檀寺——清真观——玄奘,我的心不禁潸然泪下。这四处遗迹都离我家很近,位于同村(现称4号村),那里与我们辛勤的童年息息相关。每次回到家乡,站在檀寺(唯一一座部分修复的遗迹)的门前,我常常会眺望昔日圣殿和玄奘的所在,如今已夷为平地,变成一片稻田。巴卡井宽阔深邃,井型柔和,泉水清澈,滋养了五个世纪的村庄(这口井是由黎利王朝的十几位开国功臣——胡氏开夫人和她的丈夫——何韩的长女——于1420年至1422年间在玉山挖的,耗时两年)。如今,它几乎被填平,只剩下很小一片区域。那一刻,我心中涌起无尽的惋惜。

他写的历史,虽然是过去的故事,却常常与今天联系起来,虽然是一个地方,但其他地方也能从中汲取有益的教训。他笔下的人物轶事,虽然是村里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但却经过精心挑选,具有典型性,所以即使不是琼黎人,读者也会觉得有趣。他自己也有一些总结和思考,任何人一听就能明白,但似乎没有人这样说过。可以说,《琼黎——文化村,英雄公社》一书是历史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加上合理的问题处理方式,语言清晰、亲切,文笔简洁、节俭……这一切都是作者潘友盛的标志。

历史如河,研究琼村这样一个特殊村庄的历史,是一段永无止境的旅程。近日,我走访琼都村,得知邻里和村里又有老人去世,心中不禁感到空虚和伤感。岁月不饶人。或许正因如此,潘友盛先生即使年事已高,身体也依然日夜不眠地钻研着村庄的历史。我理解,他希望前辈和当代人一代又一代辛勤耕耘的成果,能够成为琼都村神圣而高尚的遗产价值,在新时代得到珍视、传承和发扬,使琼都村不仅在历史书上美丽,在未来的现实生活中也熠熠生辉。

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感到自豪,不仅是为了赞叹过去的辉煌,更重要的是,更迫切地是为了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要在今天建设祖国的事业中,沿着先辈的足迹前进,不愧为琼村的子孙——琼村是许多杰出人物的故乡,如:胡诗阳、胡俶迪、胡诗同、胡春香、文德义、范廷祐、胡学林、胡伯建、胡同茂、古正兰、佉牟(胡忠孝)、黄忠通、潘古德、胡德越……

希望《琼多——文化村,英雄公社》这本书里的小篇章,能够为琼多故乡的名声做出贡献,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琼多村的历史文化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这条河流,为我们每个人传递着永恒的精神根源,连接着一代又一代人,是支撑琼多人民自信前行,继续书写故乡历史新篇章的宝贵支撑。

我相信如此!

记者何光莱

河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琼村图书作家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