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西方对抗的原因
(Baonghean) - 最近,乌克兰危机以及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战争”成为报纸和新闻节目的热门话题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四分之三的领土位于亚洲,但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欧洲。除了历史文化联系之外,欧洲还占俄罗斯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然而,俄罗斯与西方之间似乎始终存在着一些随时可能爆发的传统冲突。
近年来,双方关系持续恶化,尤其是当前的乌克兰问题,可以说是冷战以来最为紧张的一次。这场对抗是冷战的遗留,也是美苏对抗的遗留,更是俄罗斯在恢复世界强国地位后,领导人对西方采取强硬立场时产生的利益冲突。
![]() |
俄罗斯潜力巨大的造船业也开始受到美国的制裁。图片:互联网 |
1. 苏美对抗的残余
可以说,俄罗斯与美国和西方的冲突是历史的“幽灵”,是苏联与美国和西方对抗的残留,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残留。
苏联与美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并非二战后才开始,而是在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后苏维埃俄国诞生之时就已出现。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千方百计地要“扼杀”年轻的苏维埃俄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美、英、法结盟,共同对抗法西斯,但苏联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战争结束,法西斯主义被摧毁后,苏联与美、英、法之间的矛盾再次凸显,这些国家由同盟关系转变为对抗关系。苏联承担了“社会主义堡垒”的角色,而美国则“承担起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帮助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对抗共产主义的“威胁”和俄罗斯的“扩张”。美国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为推行“遏制政策”,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集团和军事基地,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包围和孤立。以美苏为首的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军事集团(北约和华沙)由此诞生,双方互相对抗,展开军备竞赛,都配备了现代化武器,特别是核武器,以加强各自的集团实力。
1991年以后,苏联解体,俄罗斯不再是共产主义的大本营,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俄罗斯是当年强大苏联的化身,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
苏联解体后,与北约抗衡的华沙条约组织也随之解散,但北约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日益向东扩张,威胁着俄罗斯的安全。当然,为了维护自身核心利益,俄罗斯不能袖手旁观,任由西方为所欲为。因此,如同当年德国分裂一样,当前的乌克兰危机表明,争夺影响力的斗争将愈演愈烈,并重演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局面。
2. 俄罗斯实力复苏,平衡西方
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已成为领先大国的化身,是欧亚安全的中心,并日益确立了其作为制衡西方力量的极点的地位。与此同时,像俄罗斯这样“难以对付”的大国的复兴,并非美国和欧盟所希望看到的。
美国力图维护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秩序,而俄罗斯则强烈反对单极世界秩序,主张建立多极世界,并提升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许多决定都遭到俄罗斯的反对,并在联合国安理会投了否决票。
在美国不断提出削减国防预算和全球军事存在的计划之际,俄罗斯却不断增强军费开支和作战能力。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和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朝着不利于西方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使用核武器作为阻止战争的基本手段方面。俄军的技术装备和作战水平不断提升。从上世纪90年代的切西尼亚战争、2008年的格鲁吉亚战争到最近的收复克里米亚战役,俄军实力的提升显而易见。
美国、欧盟一方面需要与俄罗斯合作发展自身经济,但另一方面又处处寻求遏制俄罗斯,严重影响俄罗斯的国际安全和利益,因此孤立俄罗斯、削弱俄罗斯,甚至引发俄罗斯危机一直是这些国家的愿望。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生意人报》撰文指出,西方伙伴和美国似乎正在采取基于“我们对抗他们”这一简单原则的反射性反应,而没有真正考虑其行为的长期影响。
事实上,美国和西方不断采取行动威胁和攻击俄罗斯的盟友,例如南联盟、叙利亚等,目的是将独联体国家拉出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从而孤立俄罗斯。面对西方在乌克兰的上述策略,俄罗斯领导人不禁担心自己的国家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当然,西方的行动遭到了俄罗斯的反对和反制,被认为是对西方侵略行为的“相应反应”。这也是当前乌克兰危机的根源。
因此,俄罗斯的崛起和日益增强的自我主张,以及北约的扩张和美国、欧盟想要保持第一大地位的愿望,是俄罗斯与西方对抗的原因之一。
3. 普京——强硬的领导人
国家间对抗的另一个原因是领导人之间的对抗。这实际上是上述分析的延伸,但在很多情况下,它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俄罗斯,如果不是普京,而是另一位更温和、更“容易取悦”的领导人,情况或许会有所不同。当然,那样的话,俄罗斯就不得不牺牲很多核心利益。
然而,俄罗斯现实并非如此。在当前形势下,即使不是普京,也没有哪位俄罗斯领导人会容忍一个被视为莫斯科敌人的军事联盟进入乌克兰。在西方密谋扶植一个旨在将乌克兰拉入西方阵营的政府时,任何一位俄罗斯领导人都不会袖手旁观。而普京是一位强硬的领导人,尤其是在与西方的关系上。
2000年初,普京就任总统后不久,在题为《世纪之交的俄罗斯》的演讲中明确表示,俄罗斯不应效仿美国或欧洲模式,“俄罗斯过去和将来都将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在普京看来,他意识到,不恢复俄罗斯的强国地位将是一种耻辱。他看清了西方用金钱作诱饵,迫使俄罗斯屈服于其控制的真面目。他很快便萌生了恢复俄罗斯强国地位的想法。因此,尽管俄罗斯与西方,尤其是与欧盟(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3360亿欧元)拥有诸多利益,但普京并不惧怕对抗,并始终对“对双方都不利”的关系做好了心理准备。这种强硬立场,彻底粉碎了西方对俄罗斯“友好”、“顺从”的希望。
相反,西方也不喜欢普京。对他们来说,普京就像眼中钉,但要除掉他却不像在巴基斯坦、伊拉克、利比亚、乌克兰那样容易……在叙利亚问题上被普京逼入被动,又在斯诺登丑闻中名誉扫地之后,美西方试图用经济制裁让俄罗斯陷入危机,实现“自我进化”。然而,普京“针锋相对”的举动也让西方陷入了困境,彼此不和。
简而言之,俄罗斯与西方的对抗是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必然结果,加上大国核心利益和俄罗斯领导人的强硬立场。在以上分析的原因中,可以归纳出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利益冲突。当然,对俄罗斯而言,利益不仅限于经济层面,更重要的是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这正是普京总统不惜一切经济损失与西方对抗的动机。
武文达
(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河内文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