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爆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Baonghean.vn)天气越热,汽车轮胎爆胎的风险就越高,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车辆失衡,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在道路上行驶时,轮胎突然爆胎的风险始终潜伏着。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限制这种情况的发生,以及高速行驶时轮胎突然爆胎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需要确定爆胎的原因,将最坏的情况降到最低。道路上突然爆胎的原因有4个:
轮胎充气不足
这是爆胎的主要原因,根据车辆的工作原理,轮胎内的气压要承担车辆整体重量以及乘客和行李的重量。轮胎气压不足意味着轮胎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导致轮胎的钢丝、橡胶、胎面、胎圈等部件超负荷工作。
另外,缺气时轮胎得不到足够的冷却,加上轮胎与路面的摩擦面积增大,造成过热而爆胎。
![]() |
为了降低低胎压的风险,您应该定期使用手持式胎压计检查轮胎,或者安装胎压传感器持续监测轮胎气压。给轮胎充气时,也需要遵循胎压规格,胎压规格通常张贴在驾驶员侧车门后方。
超载
这是卡车永恒的“难题”。超载无意间让轮胎处于“最大负荷极限”状态,此时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热量以及颠簸路段的行驶,会导致轮胎的承受能力超过极限,爆胎也就在所难免。
掉进坑里
这会立即“杀死”轮胎,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损坏轮辋。低速时掉进坑洼只会让您感到不适,但高速行驶时,路面的压力会压坏轮胎、轮辋,甚至更糟的是,还会损坏减震器。如果您驾驶的是大轮辋跑车,这意味着轮胎的壁厚会非常薄,因此,只要高速撞到小颠簸或石头,轮胎很可能会立即爆胎。
因此,如果您不熟悉道路,并且能见度有限,则不建议以中等速度行驶,尤其是当您行驶速度过快时,远处的坑洼将很难被发现。
轮胎太旧
根据制造商的建议,轮胎应在行驶 50,000 公里后更换,并且根据道路状况,如果您经常在糟糕的道路上行驶,则应在行驶 40,000 公里后或自制造之日起不超过 5 年后更换轮胎,无论轮胎的使用量是否低于建议值。
当轮胎太旧时,它们会磨损到极限,并且在高速行驶时,温度、压力和负载能力等因素会损坏轮胎。
![]() |
如何处理爆胎
要判断轮胎是否爆胎,只要听以下三种声音即可:首先是一声很大的砰砰声,这是轮胎被压力破坏的声音,然后是强烈的空气逸出声,最后是橡胶摩擦路面的“咚咚”声。
在其他情况下,如果轮胎完全爆掉,你会听到金属(车轮)与路面摩擦的声音。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失控或撞上其他车辆呢?
当察觉到爆胎迹象,且车辆高速行驶时,驾驶员需要保持冷静,才能及时处理下一步。一些车主就曾遇到过这种不幸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慌乱,失去对方向盘的控制,甚至因不小心踩下油门或急刹车而发生危险。
- 避免突然刹车:当你意识到轮胎爆胎时,首先要做的是立即松开油门,轻轻踩下制动踏板,尤其要避免急刹车或猛踩制动踏板,即使启用了ABS系统也是如此。同时,驾驶员需要握紧方向盘,并沿与车辆漂移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如果在住宅区行驶,必须注意最安全的方向,以免发生碰撞。
这种情况下,最好尽量不要踩刹车,此时保持方向盘正直且紧绷,以便车辆的安全系统如ESP电子平衡、EBD电子制动力分配能够介入并处理。如果尝试进行其他操作,会导致ECU中央控制器难以处理。
![]() |
-不要突然松开油门:因为这样一来,汽车的重量就会从后轮转移到前轮,导致失控。摇晃几秒钟后,汽车就会恢复平衡,驾驶员也能控制汽车了。
- 速度控制:作为处理道路上突然爆胎情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此时驾驶员的第一个基本操作就是踩下制动踏板,逐渐降低车速。有些情况下,由于惯性,车辆仍然会向前行驶,此时驾驶员需要主动保持车速,均匀行驶,避免突然制动导致车辆倾斜、翻车。
保持冷静,双手握紧方向盘,保持正确位置(左手握10点钟方向,右手握2点钟方向),以免失控。然后逐渐减速,并在能够控制方向盘后踩刹车,直至车辆完全停下。
- 改变方向并将车开到路边:控制好车速后,下一步是迅速将车辆移至安全区域(通常是路边),检查轮胎状况。为了确保安全,在光线太暗或光线不足时,请打开转向灯或使用闪光灯。
如果发生轮胎爆胎,造成严重的穿孔,导致难以行驶,解决办法是将车辆停在路上的某个地方,并发出信号(例如路边的树枝)警告其他车辆。
确保车辆安全运行
前轮胎必须采用质量最好的轮胎。
这两个轮胎尺寸相同,磨损均匀,且胎面和齿纹方向正确。如果胎面磨损不均匀,则需要调整方向盘或换位轮胎。在道路上行驶时,如果发现前轮胎损坏,不应使用备胎更换,而应选择车辆中性能最佳的轮胎,即使必须将其从后轮上拆下来。
始终将轮胎充气至正确的压力;携带压力表定期检查轮胎压力。
购买新轮胎时,请注意轮胎上的生产日期。即使新轮胎存放超过5年,也会老化。更换新轮胎时,驾驶员应记录时间和里程。即使是高质量轮胎,卡车轮胎的行驶里程也不应超过8万公里,乘用车轮胎的行驶里程也不应超过4万公里。
控制速度和路面,避免碾过坚硬、尖锐的物体。
保持安全距离。如果不想超车,就不要跟前车太近。读完车牌号后,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
玉英
(合成的)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