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总统:“请叫我多安老师”
阮氏团教授兴致勃勃地聊天,并要求老师亲切地称呼她“团老师”,以便充分感受教师节的气氛。
这是记者在越南教师节35周年之际,见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前副主席、越南教育促进会主席阮氏团教授的第一印象。
第一节课前一整晚
![]() |
原国家副主席、越南教育促进会主席阮氏团。 |
虽然曾是声名显赫的政治人物,但多年来,段老师始终保持着人民教师的本色。段老师欣慰地说:“我最引以为豪的是,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我始终秉持着一位真正的‘教师’精神,为了学生,为了未来,我每天都要像吃饭、洗澡、睡觉一样,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一天不读书,一天不学习,一天就得挨饿、不洗澡、不睡觉,这与教师的本分背道而驰。”
当被问及教学生涯中最难忘的记忆时,多安女士毫不犹豫地分享道:“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准备登上讲台与学生们一起上课的情景。前一天晚上,我几乎彻夜未眠,心情非常紧张,脑子里无数次地想象着第二天早上的课程。我尝试练习了很多教学方法,力求我的讲课简洁却不失趣味,因为我不想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与课本上的内容雷同。”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上的第一堂课就被自己的学生评价了。第三节课结束后,系主任宣布我教的这节课获得了积极的反馈,其中有一句我至今仍清晰记得的,是当时被派去学习的班长说的:“你第一天的课和第二天的课不一样,第三天的课还是不一样。” 这份鼓励,这份评价,与其说是对我努力的肯定,不如说是激励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更加自信。
教师如同传教士,但不同之处在于,除了传授知识,启迪也必不可少。我们敬爱的胡伯伯曾教导我们,要“让在校的每一天都快乐”。我们快乐,是因为我们可以充满热情地生活,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学生快乐,是因为他们在学校的每一刻都能真正地学习。不必太过浮夸,这正是学生对我们——那些真正掌舵知识之船的人——的期盼。
人民教师精神永远沸腾
![]() |
通过她真挚的话语,我们感受到了段老师的精神正在回归,她的话语如此有力,如此令人着迷。
回忆起初入职场时的艰辛,段老师分享道:“老师们的日子,和我们这些旧时领津贴的老师一样难熬。师生情深似海,从木薯、红薯到生病时的牛奶盒,甚至攒下粮票送给学生,什么都一起吃;但师生们凭着一颗爱心、对职业的热爱、对职业的责任,共同打造了一代又一代名垂青史的黄金学生,今天的老师也没有理由不能延续这份精髓。”
如今已是退休之时,但“教师”的尊严、热情和精神依然在杜安女士身上流淌。从我站在讲台上的教师生涯,到我投身政坛,我始终感悟到:“无论什么职业,热爱职业始终是核心,尤其对人民教师而言,更是如此。” 如果你没有热情,不热爱职业,不关心自身、学生、学校的发展,那么你永远也不会拥有良好的服务精神,但并非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一点。
任何人若想从事教师职业,就必须懂得如何修炼和维护自己,因为教师职业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如果它是高尚的,那么就应该做符合其高尚品格的事情。虽然今天的生活仍然充满艰辛,但如果教师做了一些与教师职业的高尚品格不符的事情,违背了教师职业的职业道德,那么社会就会以非常负面的眼光看待教师。
身为教师,意味着为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活;为整个社会而活,为整个国家的命运而活,而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为什么世界各国,包括越南,都设立教师宪章日,是因为人们尊崇教师职业,敬仰教师。所以,在11月20日那天,那些手捧学生献花的老师们,请思考一下自己,你们是否真的像社会为你们创造的这个职业一样高尚,并更加努力地磨练自己。
不学习的老师会比学生更无知。
看着社会的变迁,看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段老师也有很多担忧:“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写的东西很多,甚至关于我们将要教、拥有的和正在教的知识,都写得非常深奥。而且学生越来越聪明,他们愿意上网阅读,努力学习。但如果我们不学习,不看书,不丰富自己的知识,不丰富自己的经验,不丰富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就会比我们优秀。”
这种情况在如今的很多课堂上都存在,老师上课都会被问到我们教的内容。尤其大学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主要是独白式的教学,而现在的教学方式是暗示式的、提出问题式的,老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陪伴学生去寻找真理。
要提出问题,首先老师自己必须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老师自己必须阅读并思考他要提出的问题出在哪本书里,出自哪位作者之手。因此,基于前辈的经验,我建议所有老师,年轻时要努力学习,这样总有一天,他们的知识会逐渐增长,能够自信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配得上“老师”这两个字。
段老师对年轻一代寄予厚望:“每位老师都必须了解自身背景和国家,了解越南在这个融合社会中需要走向何方,并努力提升自己。学习,自学,不要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很多人认为读到教授或博士就够了,没必要再读下去。这是错误的,终身学习才是正道,因为知识不分年龄或水平,在社会上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认为自己已经学够了。”
据 Dan Tri 称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