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Ly Van Sau - 从义安到巴黎和哈瓦那
在乂安省出生的革命记者中,李文秀(1924-2012)是一位具有国际地位的记者。

阮思岱 • 2024 年 10 月 31 日
在乂安省出生的革命记者中,李文秀(1924-2012)是一位具有国际地位的记者。
他本名阮伯丹。父亲阮仲顺,1890年出生,1915年戊戌年考中进士,当时年仅22岁。李文秀先生曾这样描述他的父亲:“他创办了我们村里第一所教授国语的学校。他修建了汉江畔安仁村的第一个市场……我的父亲关爱困境中的人们,尊重同胞,照顾亲属和宗族。虽然他身为官,俸禄不多,但每月总会有一两位义河文人家境窘迫,家境困难的文人家属会来探望。我父母抚养四五个亲戚,教育他们,教他们一门手艺,他们从不抱怨贫困。对于政治犯,他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减轻他们的刑罚,从不折磨他们。”
李文秀和潘玉(后来成为著名翻译家、文学、语言和文化研究者)是潘武(Phan Vo)的儿子,两人既是兄弟,也是朋友(潘武是李文秀母亲潘氏富的哥哥)。他们都积极参与青年活动,参与推广国语,在1945年前加入越盟,并在八月革命期间参与了家乡的夺权运动。当时,他的父亲,万宁县县长,被捕并被引渡到芽庄。

李文秀孝顺儿子,不知父亲的命运,带着二十个印度支那皮阿斯特,远赴庆和寻父。历经两个月,历尽艰辛,终于在狱中见到父亲,泪流满面,向父亲三鞠躬。父亲弯下腰,扶起儿子,说道:“你来看我,我太高兴了。没有你,我活不下去。我没有罪,也不知道我被指控了什么罪名。”普通农民追随革命,这可以理解。像李文秀这样境遇的人追随革命,必然有着极高的觉悟和开悟。
南方抗战爆发(1945年9月23日),李文秀参加庆和抗战。芽庄战线溃败,人民和许多干部撤离到自由区。留下一些人前往根据地。李文秀是其中之一,与他一起的还有庆和抗战委员会副主席范古海和主席孙世威。他被任命为省新闻处处长。当时的任务是通过无线电监测和掌握国内外局势,通过“越南之声”广播电台了解中央的方向。1947年,他入党,化名大泰,因为他整天戴着耳机听新闻。
革命新闻事业建设的先驱
《胜利报》诞生了,它体现了庆和省人民奋战不息、必胜无畏的精神,也是如今庆和报的前身。李文秀先生被任命为总编辑。该报诞生于红都抗战区(庆荣县),采用石印和骨墨印刷,创刊于1947年4月26日,每月出版2-3期,每期4版,印数约600-700份,但享有盛誉。在《胜利报》工作期间,李文秀先生还担任敌方宣传报纸《联盟特质》(Le Trait d'Union)的编辑。

1949年,V区联调局委派李文秀直接担任编辑,并协助阮文元台长经营南方之声广播电台(西山台)。李文秀先生做好了抗战干部工作的准备:在担任台长期间,他转行当记者;在担任总编辑期间,他转行当编辑。
1968年至1973年,他先后担任巴黎会议越南民族阵线和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政府的发言人。
1973年9月任南方委员会(统一委员会)宣传文化部部长。
1975年5月,任胡志明市电视台第一副台长。
1977年7月至1986年:越南广播电视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央电视台总编辑(1977年至1980年);越南电视台总编辑(1980年至1985年)。
1987年至1991年任越通社副总编辑并在此退休。
李文秀的一生是记者、军人、革命外交家的一生,他的每一步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历史紧密相连。

菲德尔言论的见证者
记者 Ly Van Sau 在 2016 年 12 月 1 日发表于《电子国际研究》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表示:
“我在古巴工作期间有一个难忘的记忆,那就是在首都哈瓦那革命广场一百多万人参加的集会上,我亲眼目睹了领导人菲德尔的一句话:‘为了越南,我们愿意牺牲自己的鲜血。’”
菲德尔强硬的讲话一结束,整个革命广场就爆发出与会人员的欢呼声和掌声……

第二天下午,菲德尔领袖邀请南越和北越代表团团长举行私人会谈。我作为两位代表团团长的翻译也受邀出席。菲德尔在革命宫接见了我们三人。这次会谈成为了历史性的事件,如今我是唯一在世的见证人,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菲德尔那天下午为我们安排的谈话内容……会谈中,菲德尔说:“同志们,今天我与你们见面,是为了解释我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是因为我们无条件地团结越南人民,表明我们决心永远支持同志们抗美斗争……为了让越南人民有饭吃,我们愿意挨饿,甚至愿意流血牺牲。”
巴黎著名演讲
巴黎会议的胜利取决于战场上的胜利。然而,巴黎会议上秉承胡志明思想的外交家们,通过政治外交、人民外交和新闻外交,为会议成果作出了巨大贡献,让世界了解越南,并在世界各地以及美国国内推动声援越南的示威运动。前南方代表团成员、参加巴黎会议的记者河登每次谈起此事都激动不已。他清楚地记得记者兼前线发言人李文秀的回答。

1969年1月25日,巴黎会议第一次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位美国记者摊开一张相当大的地图,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你们阵线经常夸口说控制着南越三分之二的领土,请问这张地图上解放区在哪里?” 茅山战役后,敌军迅速夺回了许多解放区。实际上,许多地区都是敌军控制的;许多地区晚上属于解放军,白天属于伪军。到处都是美军和伪军的政府和哨所。如果我们明确回答,秘密就会被揭穿,敌人肯定会拿出证据来反驳。这是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成败攸关。双方代表团的人都十分紧张。李文秀平静而欣喜地说:
“你们问的,也是西贡美军司令部想知道的。请你们看看今天的美军公告,看看他们的飞机在南越轰炸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就是我们的解放区。” 整个会议室里掌声雷动,最激动人心的是兄弟们克服了困难后发出的掌声……

在另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一位法国记者问道:“你对西贡代表团团长吹嘘他们政府的善良有何看法?” 李文秀回答说:“骆驼穿过针眼比西贡政府宣称自己独立、民主、爱国还要容易。” 现场再次爆发出笑声。人们没想到,这位无神论的共产主义者竟然能背诵圣经,并以西式幽默的方式运用圣经。第二天,天主教报纸《十字报》写道:“这位越共发言人竟然也引用了圣经中的寓言。” 1969年3月,美国对中央局所在地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却未能摧毁我们的总部。一位外国记者问李文秀:“你们中央局去哪儿了,竟然如此有才华?” 他指着自己的心脏说:“我们的领导人在人民心中,所以美军找不到他们,也抓不到他们。他们现在可能就在西贡!”
这样的回应展现了李文秀的庄重姿态和高超的文化水平,让世界更加了解和钦佩越南。
深爱,守道德
阮伯丹 - 李文秀对其生父十分孝顺,同时也是一位模范、忠诚、慈爱的丈夫、父亲和祖父。
在革命道路上,他结识了一位美丽忠诚的庆和省革命姑娘。两人于1948年底在战区结婚。索先生在回忆录中写道:
“沉香之地给了我两件宝物。
革命之路
一颗充满爱并照亮前路的珍珠!”

官方评价。阮辉孝中将回忆道:“李文秀叔叔是一位杰出的党的外交干部,是一位模范、纯洁、忠诚的干部。”
曾任黎可漂总书记助理的作家阮志忠肯定道:“在V区联营的祖国,越南新闻艺术界大哥李文秀的奉献精神、胸怀和意志将永远留在国家、同胞和同志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