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友勇老师——义安之子,人格魅力非凡,学识渊博。

吴德天 November 19, 2021 12:47

(Baonghean.vn)——与阮友勇老师共事或接触过的人,都发现他具有聪明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革命知识分子的伟大人格以及义安人的品格。

出生于一个有着汉语和爱国主义传统的家庭

阮友勇于1917年出生于义安省南丹县南忠乡中干村,出身于一个爱国的儒家家庭。他的父亲阮友清(1880-1920)是一位才智过人、品德高尚的儒家学者,通过了香科考试,成为三长学者。他回乡从事中医教学和行医。阮友勇是排名第二的黄甲阮友立的孙子,排名第二的探花阮文交的曾孙。他的母亲胡氏春(1888-1962)是何士卓的女儿,何士卡的孙女,何士涛、何士俊和何士昊的堂妹。这三位都是清章县的著名教师,培养了众多杰出的学生。

Đồng chí Nguyễn Hữu Dụng và vợ trước khi đi B năm 1965
阮友勇同志和妻子于1965年启程前往B国前合影。照片由家属提供。

阮友勇幼时在村里和公社跟随老师学习汉语。长大后,家人送他到南丹县的法越小学就读。阮友勇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是县里出了名的好学生。1936年,家人送他到河内,进入升龙私立中学学习。

在这里,他一边学习一边做家教以维持生计,并有机会与黄明坚校长、武元甲历史老师学习交流,还与潘佩同志(又名黄友南)关系密切,深受其启发。阮友勇后来加入了学校民主青年团的共产主义青年团。

阮友勇法语流利,能说能写,受潘佩委派负责管理北方地区委的公开法语报纸《我们的声音》。他负责接收稿件、抄录稿件、从秘密基地编辑稿件、印刷发行,并筹集资金支付印刷厂费用以出版下一期报纸。在此期间,阮友勇成为一名活跃的青年团干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我们的声音》与党的其他报纸一起,在1936年至1939年民主阵线时期为宣传党的政策做出了重要贡献,阮友勇也由此走上了职业革命活动的道路。

Giai đoạn ông Nguyễn Hữu Dụng tham gia kháng chiến chống Pháp (ônhồi kháng chiến chống Pháp, bố em đội mũ đi bên trái
阮友勇同志(第三排左上)参加抗法战争时期的照片。照片由其家人提供。

1939年8月,世界形势对越南革命产生了不利影响,报纸停刊,阮友勇被增补为反帝青年执行委员会成员,负责组织和领导河内及北部各省的反帝青年基地。

从河内到西贡,从越北到萨克森林的沼泽地……

1943年至1945年间,为躲避法国秘密警察的监视,他被调往西贡-嘉定市工作。在那里,他继续与李正胜同志及该市一些青年团干部一起从事秘密新闻工作。1945年6月,他加入越南共产党,并直接参与了西贡-嘉定市的夺权起义。

Chân dung đồng chí Nguyễn Hữu Dụng
阮友勇同志肖像。照片由其家人提供。

1945年八月革命后,他被中央委员会派往北方。起初,他在河内郊区工作。全国抗战爆发后,他被派往越北抗战区,先后担任中央青年团常务委员会宣传部部长、中央青年动员委员会委员和中央青年团报总编辑。在抗法战争初期,无论是在越北抗战区,还是被派往各地省市工作,他都积极与中央青年团一起组织和鼓励青年青年参加抗战,并向中央提出制定党的青年动员政策的建议。

1950年边境胜利后,解放的越北地区发展迅速,教育建设和发展势在必行。阮友勇同志被中央委派为越北教育厅厅长(后任越北自治区厅长)。从1951年到1959年,近十年间,他扎根于人民群众,深入基层,在广袤的越北地区开展教育事业,为党和政府教育政策的组织和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1959年至1964年,他调往河内,先后担任普通教育厅厅长、中学教育厅厅长,并同时担任普通教育小组委员会委员。他为教材编写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指导了北方地区的教育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北里学校模式的建设、总结和推广。教育界的许多官员和教师仍然记得阮友勇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平易近人的作风,还在于他能够发现、总结并为党和政府的教育政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964年,由于南方革命教育发展的需要,阮友勇同志被调往南方。当时他48岁,患有肺病,但他自愿与北方的一些教育干部一起翻越长山山脉增援南方。

1964年至1971年,他被任命为中央宣传部教育小组委员会主任。作为地区教育小组委员会的最高领导,他指导并领导了解放区和敌占区革命教育的建设;同时,他还负责为中央南方办公室总结和提出教育政策建议。他在领导地区教育小组委员会(俗称B3小组)建设和发展南方革命教育事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抗美救国战争培养了众多人才。许多来自解放区师范学校、补习学校、中小学的学生后来都成为了各地区和各省的领导干部。

Gia đình đồng chí Nguyễn Hữu Dụng. Ảnh Gia đình cung cấp
阮友勇同志与妻子和孩子们合影。照片由其家人提供。

1971年初,阮友勇同志奉中央委派前往T4战场(西贡-嘉定特区)。他重返这片他曾在1943-1945年革命前动荡岁月中活跃的老战场,被增选为地区委执行委员会委员,并被任命为地区委办公厅主任兼地区委知识分子动员委员会主任。他与阮文灵同志(梅菊、梅宇)关系密切,全身心投入到地区委的工作中,致力于在西贡-嘉定市区建立革命基础和运动,并直接指挥全市知识分子的斗争,特别是教师、学生和大学生的斗争,确保地区委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无论是在古芝,还是在萨克森林,亦或是边境沼泽,到处都能看到阮友勇同志的身影。

1974年,南方革命形势发生了许多变化。中央局将阮友勇同志调回中央局宣传部,直接担任中央局教育小组委员会主任和小组委员会党委书记,以适应新的形势。

1975 年 4 月,他被中央局任命为领导委员会(第四组)主席,负责南方整个教育部门,直接担任西贡大学校长,并为旧政权的教师开设政治培训班。

1976年底,阮友勇同志被中央宣传部任命为中央代表团成员,参加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家统一后,他被任命为教育部副部长、教育部人事委员会委员,负责广治省及以后各省的教育工作。

一位革命知识分子的伟大个性

1979年初,阮友勇同志被任命为教育代表团团长,协助柬埔寨人民革命政府建立柬埔寨教育部。同时,他也是我国经济文化专家代表团成员,随同副总理阮昆率领的柬埔寨政府开展工作。在协助我国朋友从中央到基层建设教育体系两年后,他被派往河内担任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并一直参加教育部党团会议,直至1982年退休。

Đồng chí Nguyễn Hựu Dụng
1990年,阮友勇同志在德国。

2006 年 10 月 23 日(越南平寿年 9 月 2 日),他在河内逝世,享年 90 岁。

阮友勇同志一生始终如一、忠实地追随“阮必成老师——胡志明”的足迹,从1936年至1939年,投身革命活动长达70年,直至漫长的抗法美殖民战争。他热情洋溢、乐观向上,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全身心投入到青年教育事业、知识分子动员事业以及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中。阮友勇同志最大的贡献在于领导革命运动,树立了革命道德的光辉榜样。南北两地的知识分子,凡是与阮友勇老师共事或接触过的人,都从他身上看到了智慧的创造力、革命知识分子的伟大人格以及义安人的品格。

阮友勇同志的贡献得到了党、国家和人民的认可。他荣获一等和三等独立勋章;两枚三等劳动勋章(一枚在越北,一枚于1963年在教育部);两枚一等抗法勋章;一等抗美勋章;一、二、三等胜利勋章;柬埔寨政府颁发的友谊勋章以及其他许多荣誉奖章。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阮友勇老师——义安之子,人格魅力非凡,学识渊博。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