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农民积极坚守田地“解旱”
(Baonghean)——6月21日夜间雨后,兴原、南丹、安山、琼琉、演州等县的人们纷纷涌向田间取水,为生产提供用水。虽然雨量不大,但这场“金雨”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连日干旱对农业生产的“渴求”。
我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南丹县兴原乡的田里。南丹县南江乡四村的阮氏厚女士笑着说:“晚上听着雨声,我睡不着,只想赶紧下田插秧,缓解一下旱灾后稻米的痛苦。”在南丹县金莲乡的高地里,人们也纷纷下田干活。雨水来了,大家兴奋不已,但又担心水不够浇灌整片田。金莲县会四村的朱氏香女士说:“我们把田里打点水,然后浇到后面的田里,每人分一点,因为后面的高地旱得非常严重。”
不过,总体而言,这场“金雨”为兴道县和兴原县带来了大量来自水渠的水源;人们兴致勃勃地挥舞着锄头和铁锹,将水浇灌田地。新播的夏秋稻更加翠绿,一些地方的田地水位甚至达到了稻秆的一半,并且能够抵御一段时间的高温。不仅水稻,豆类、芝麻等其他作物也“复活”了。不过,据农民们说,低洼田地和靠近水渠的田地从这场雨中“受益”最多,而高地田地则仍需等待更多雨水才能播种夏秋稻。
![]() |
趁着雨水,和山乡(Anh Son)的农民们回到田间,在剩余的土地上种植夏秋稻。图片:玄庄(Dai Anh Son) |
安山县正利用雨水,指导各部门、各地方和农民加快新作物的培育和种植。许多乡镇雨后田间劳作的气氛如同过节般欢乐。在和山乡,农民们正争分夺秒地去田间耕作,在长期干旱的地区种植夏秋稻。和山乡2村的阮氏香女士一边快速搭建田埂,一边兴奋地说:“多亏了这场雨,我家5亩稻子又能种上了。今年的夏秋稻又有了希望!”在甘山等蔬菜乡,雨后西瓜和南瓜田里绿油油的,郁郁葱葱,据村民们说,这场雨相当于几个月的浇水。
![]() |
兴道省(兴原省)的农民下田灌溉水,照料夏秋稻。图片来源:广安省 |
根据计划,2015年夏秋作物,英山县种植面积为2900公顷。目前已完成1677公顷。一些乡镇已基本完成水源充足的种植,例如:桃山、谅山、灵山、龙山、福山、德山、石山、永山和祥山。其余地区的农民正在利用雨水进行灌溉,继续种植。对于玉米和豆类作物,英山县还指示地方重点种植B06、DK6919、VLN61等耐旱品种。种植期最迟为2015年6月25日至6月30日。对于其他作物,安山县根据土壤条件和各地区的经验,指导地方积极安排种植甜瓜、南瓜、西葫芦等品种,确保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琼闾县的田里,6月21日晚至22日晨持续的强降雨为水稻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些未插秧的地区有了水,农民们开始耕作;一些地方给水稻除草,施用氮肥,喷洒农药以防治病害。琼红乡6村黎氏心女士说:“在漫长的炎热天气里,田里的水干涸了,无法除草。多亏了这场雨,全家人都到田里除草、照料稻米。” 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导致琼闾县琼和、琼榜、琼清等地2015年夏秋作物无法生产,全县约有100公顷土地未播种。旱区各公社趁着雨水,组织群众抽水、排水,利用雨水播种水稻,争取在6月30日前完成收割。
义安省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种植业生产处处长张明珠表示:“6月22日,该处已对全省多个县份的生产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整治。目前,农民们正陆续下田照料水稻。截至6月21日,全省仍有5000公顷土地缺水,无法进行种植。目前正是各县指导农民播种和种植剩余夏秋作物的好时机。与此同时,农民们也需要下田照料、修剪、除草、施肥水稻,以及播种夏秋蔬菜和豆类作物。”
农民生产经验表明: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如果遇到降雨,应在水稻生根发芽后进行分蘖肥,每次施用尿素3-4公斤+氯化钾/盐2-3公斤,或施用Dau Trau L1 NPK或三色肥(12:5:10-14)8-10公斤。保持2-3厘米的水位,以利水稻顺利分蘖。如果在施肥期间遇到多雨,则应减少氮肥用量,以平衡水稻的营养。
广安、玄庄、越雄
据北中央水文气象中心监测,6月21日晚间,各省降雨量如下:桂丰省2毫米、桂州省12毫米、桂合省32毫米、祥阳省40毫米、西孝省6毫米、南丹省17毫米、荣市17毫米、会省13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