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住房——可持续工业化的战略一步
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引发人口结构变化,特别是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从外省向重点工业区转移的浪潮,对劳动者住房及其他社会服务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和压力。

工人住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多方面直接影响着工业化进程。以下是一些主要影响:
稳定劳动力——工业化的核心要素。稳定的住房有助于留住工人。如果住房安全,靠近工作地点,工人离职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从而降低突然辞职率,为工业园区创造可持续的人力资源。住房保障了基本的生活条件,有助于工人保持良好的健康和精神状态,从而更有效地工作,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满足工人住房需求是吸引投资和加速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工人住房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者通常关注在建厂前能否为工人提供住房,因此,良好的工人住房有助于地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并加快工业发展。因此,这是在地方之间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拥有完整生态系统(包括住房)的工业园区将比仅有空地和缺乏基础设施的地方更具吸引力。
为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动力。工人住房不仅提供居住场所,还能促进工业园区周边卫星城、商业服务、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设施的形成。这有助于连接产业与城镇化进程,并减轻无节制移民的压力。如果没有工人住房,工人不得不租用临时住所,导致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安全秩序也更加复杂。
长期的社会和福利影响。为工人提供稳定的住房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工人对企业和社区的归属感,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社区。同时,这也是减少社会不平等的一个因素。为工人提供经济适用房有助于他们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不被抛在后面。


因此,工人住房不仅是一项社会保障政策,也是推动工业化朝着可持续、有效和人性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动力。投资工人住房就是投资服务于工业长期发展的社会基础设施。
认识到这一问题后,党和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支持为政策受益者和低收入人群(包括工人)发展出售、分期付款和租赁的社会住房。不仅有国家的支持政策,而且这个问题也得到了企业界和全社会的支持(特别是为政策受益者和贫困家庭提供住房)。对于义安省来说,从 2021 年至今,该省已完成 3 个项目和工程 1,756 套住房的建设,其中包括 300 套工人社会住房和 1,456 套工人宿舍。目前,该省正在实施 7 个项目,计划新增 1,553 套住房,其中包括 1,381 套工人宿舍和 172 套低收入人群住房。同时,已规划 41 个项目,其中 34 个项目已经选定投资者(约 28,000 套公寓)。
然而,全国工业区为工人提供的住房仅能满足约30%的需求。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租住的是公共住房,居住条件恶劣。此外,根据越南总工会的调查研究结果,在全国220个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中,几乎没有一个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建设有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和医疗站来满足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对于义安省来说,与实际需求相比,已建成和在建的房屋数量也仅能满足约10%。尤其是对于夫妻双方都是工人的年轻夫妇来说,住房问题更加严峻(寄宿家庭没有家庭公寓,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住房也非常稀缺)。

根据2030年义安工业园区发展规划,预计工业园区劳动力约为25万人(与2024年相比,年均增长率约为12-15%)。如果预计约65%的需求,那么到2030年将需要约6万套公寓。根据2025年2月27日总理第444/QD-TTg号决定,到2030年义安的社会住房开发目标必须达到28500套(其中19500套为工人住房,9000套为低收入人群住房)。因此,在未来5年内,义安需要建造超过26000套住房。然而,如果按计划进行,到2030年义安只能满足约30%的需求。这是未来一段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
义安省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一项突破性任务是加大工业发展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这将给工人住房带来巨大压力。解决工人住房问题不仅关乎社会保障,也是发展人力资源、吸引投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对于社会住房项目,应做好场地清理和“净地”规划,为投资者尽快落地创造条件。应将社会住房、工人住房、文化社会机构和专家住房规划纳入工业园区和集群规划(确保70%的工人有住房需求)。应审查用于建设社会住房的公共土地基金和城际用地。此外,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应注重发展“工人卫星城市集群”模式,构建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并建立合理的投资运营机制。
第二,改革行政和法律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优先发展社会住房项目,利用土地基金在重点工业区附近建设工人住房。有效落实政府对受益者(工人、投资者)的激励政策。尽快建立并运营地方住房发展基金。
三是做好沟通、公开、透明信息,特别是多维度的监督机制。
第四,应建立社会化机制,利用非预算资金(例如税收优惠、技术和社会基础设施支持,或PPP机制等国家支持)吸引私营企业参与社会住房投资。此外,应建立机制,要求企业在获得国家支持后,在发放投资许可证时必须提供员工住房计划。同时,应考虑制定有条件的家庭扶持政策(例如减免土地税、所得税、水电费等),鼓励和发展“标准寄宿房”模式,供人们参与社会住房计划。
五是发挥工会组织代表职工利益的作用,对职工住房租赁、购买进行监督和投入。
最后,推动科技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提高社会住房和工人住房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成本。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社会住房和工人住房的科学化、客观化、透明化管理。
发展工人住房不仅是保障人权的社会保障目标,也是吸引投资的竞争性方案、开发人力资源的方案、推动工业化进程以及义安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和各级、各部门以及企业界和人民的高度决心下,希望社会住房发展计划,特别是工人住房计划,能够尽快满足劳动者的基本需求,为义安省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不让任何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