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潘辉珠及其关于雄王时代的笔记

April 18, 2013 18:52

(Baonghean.vn)-在越南历史教学和研究界男性一般来说,那些热爱和保存国家历史文献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历史学家潘辉珠(1782-1849)的名字和书籍系列历代志

潘辉珠是著名儒家学者潘辉一之子,潘辉一在黎朝进士,后入仕西山朝。他出生于山西省国威县水溪乡(即泰村)安山村。据说,潘辉珠虽然在北河出生长大,但其原籍是河静省石河县石州乡。潘辉珠自幼受良好教育,以文笔流利而闻名。1821年,明命国王闻其名声,召他到顺化担任翰林院编修,从此开启了一条充满光荣却又充满荆棘和辛酸的仕途之路……


系列丛书历代志潘辉珠在求学应考时便开始编撰此书。时值嘉隆八年(1809年),他趁着闲暇,从1809年到1819年,历时十年,潜心研究、著录此书。在《序》的尾声,他吐露心声:“唉,上文所记,古人尚有怨言,难矣……今暂集所见所闻,以补其疏。”1821年,潘辉珠任翰林院修撰时,将此书稿呈献明命帝,明命帝大加赞赏,赏赐白银30两、绸衫1件、笔30支、墨30支。

在书中历代志作者细致地记录了地理、人物、吏治、礼仪、科学、国用(户籍、赋税、币制、土地)、刑法、军事、文学和国家关系等十大主题。因此,本书不仅内容丰富,按照科学方法系统地分类,而且总体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思想上,本书也具有进步性,因为作者亲民,在考察历史时站在平民和贫民的利益一边。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只研究黎朝及以前的历史,尤其关注黎朝,却回避了阮朝?!

上卷地理篇中,史学家潘辉珠从“国宝莫贵于地,民富皆由地而生”的观点出发,尊称:“我越南自雄王时期建国,分地,立都,南方山川,皆天书所限”……“雄王时期立国,名文朗,都于风州,分国为交趾、莒田、武宁、福禄、越上、宁海、阳宣、陆海、武定、怀环、九珍、平云、新兴、九德十五省,王所居之地,名文朗国……”。需要注意的是,当时义安省属于怀环省,河静省属于九德省。

史学家潘辉珠在《人物史》卷六中,基于“吾常思人出,必有牧畜,故君主继位,应有统筹;代代兴,必有辅佐,故文武百官之功绩,应有记载”和“必有始有终,以考古今人物,无遗漏”的思想,对历史人物雄王作了如下记载:“雄王,雒龙君之子。

他即位,国号文朗,定都丰州,分天下十五州。儿子们叫关朗,女儿们叫美娘。文将们叫罗后,武将们叫罗祥。一代传一代,共十八代,都叫雄王。那时,君臣同耕,父子同浴,没有界限,没有尊卑贵贱,人民都涂满颜料,用鼻饮水,一起玩耍,没有烦恼,这可谓是天真烂漫的生活……从存在发展的时间来看,从京阳王到雄王,一共是2622年。



雄王庙会。

15 世纪的历史学家 Ngo Si Lien,出自该书系列大越全书(1479)说:越南人的祖先男性这位是京阳王,他的陵墓至今仍在北宁顺城。京阳王大约在公元前2879年(?)登基,娶了董定君的女儿龙女,生下宋兰,继承王位,称雒龙君。雒龙君娶了德莱王的女儿奥古,生下一个囊中装有一百颗蛋。一百颗蛋孵化出了一百个儿子,也就是巴赫越人的祖先。有一天,雒龙君对奥古说:“我是龙族,你是仙族,水火不相容,难以相处。”于是他们各自告别,分成五十个孩子,五十个跟随母亲去了山上,五十个跟随父亲去了西边。男性沿海地区,立长子雄王继承王位。雄王即位,国号文朗,定都于白鹤地区的峰州——富寿……




雄王庙的石誓柱。

上述吴诗莲的历史文献大越全书然后是 Phan Huy Chu历代志这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雄王统治下的文朗国,是越南的第一个雏形。尽管那个国家尚且简朴,却拥有凝聚人心的力量。社群情感发展成为社群意识,同胞情谊清晰地表达出来。文朗的公民最初理解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君与臣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们意识到社群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劳动生产中,创造食物、衣服和住房,也体现在保卫村庄和国家免受外敌入侵的斗争中!

可以说,历史学家潘辉珠在各个领域都展现了他的学识和博学,无论是历史、地理、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军事、法律、外交……得益于此,庞大的书籍系列历代志该书一直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书中他对雄王时代的注释虽然不多,但具有根本性的价值,且态度崇敬,值得后人敬重、感激和传承。


金雄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历史学家潘辉珠及其关于雄王时代的笔记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