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阮景:一生勤于写作

DNUM_CGZADZCABH 07:25

(Baonghean)——我认识阮景诗是在祖国统一后(1975年)的岁月,但在此之前不久,我通过诗集《田野的面容》中的“稻浪”部分读到了他的诗。当时一位老师曾颇有感触地评论道:阮景诗的诗歌通过情感和智慧与生活紧密相连,尽管其散漫的风格限制了诗歌精髓的凝聚,而精髓是诗歌的基本特征。

1987年,在《稻浪》诗集问世14年后,阮景向读者推出了诗集《无法掩盖的》。他的诗篇依然冗长,但诗人的个性却清晰地展现出来。读着《无法掩盖的》,诗人阮仲涛不难发现阮景身上浓浓的农民气质:“阮景是一个对生活,尤其是在贫困困苦的地方,始终充满责任感的人。”这体现了诗人赋予自己的使命,有时他会自我折磨,但总是需要向同事们倾诉。

Nhà thơ Cảnh Nguyên.
诗人阮景。照片:范洪

1997年初,阮景正在整理他的新诗集《Trien Mien Ben Doi》的手稿时,我在义静出版社遇到了他。他曾在那里担任经理和编辑,直到退休。很久以来,我很少看到阮景在报纸上发表诗歌,如今我为了写书而见到他,心中多少有些疑虑。结果发现,这本书收录了许多他未能发表的诗歌,以及许多作者在河内大学读书期间,经历抗美救国战争时期的文章。由于是诗集,书中展现诗人灵魂深处的人生和思想的范围非常广泛。诗集的写作风格也多种多样。尤其是那首七首诗集《春路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朴素朴素,充满生活细节,充满日常生活的气息,作者迷茫却又不失明朗的心情……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诗人阮景有很多机会结识乂安省多位资深艺术家,并与他们亲密地、质朴地生活在一起,其中包括诗人陈友忠。这位抗法时期著名诗歌《探访稻米》的作者,既是一位严师,也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兄长。正是由于他的帮助,阮景很早就接触到了许多关于文学、关于文学职业、关于厨房工作和诗歌创作的理念……这些理念直到后来仍然对他自己和他的年轻同行们具有价值。

阮景的人生经历表明,诗歌是诗人向人与自然敞开的真心。诗人在此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作为一个热爱写作、善于接纳新事物的编辑,他始终认为“变化未必是新”,无论何种创新,读者都必须感受到并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内容。也就是说,读者不会感到“困惑”,而是能够理解作品的主体部分。他的诗歌本身就是这一理念的具体而一致的表达。

他曾作为记者去过西北,走遍了西北、越北等地的千山万水,最终回到家乡义河,担任义静文艺协会诗歌分会负责人,之后又转投义安出版社(近20年,从1982年到2000年)。可以说,阮景生平最激情澎湃、最煎熬的岁月,主要都与写作有关。作为编辑,他认真研读年轻人的作品,鼓励他们在突然遇到新鲜事物时,哪怕只是一丝光亮,也要保持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心态。

我曾亲眼目睹阮景文和诗人潘文图匆匆忙忙地为一位远在异乡、饱受困苦的穷作家的诗集办理出版许可、印刷和发行。在我们的文学和新闻界,并非每个人都能想到或做到这一点。

Nhà thơ Cảnh Nguyên (hàng giữa, thứ hai, từ trái sang) tại Lễ kỷ niệm 20 năm thành lập Hội VHNT Nghệ An (1967 - 1987).
诗人阮景元(中排左二)出席义安文艺协会成立20周年(1967-1987)纪念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阮景很快便有了对生活和艺术敞开的觉悟。在《致记者的信》中,他写道:“我不断体会到,旅行之后,我们的灵魂会陶醉于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依靠丰富的生活,才能变成一颗光滑、饱经风霜的鹅卵石。”

他游历广泛,自由地运用多种文学形式和体裁进行创作。除了诗歌,阮景还创作了回忆录、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滑稽剧、民间戏剧等。他的诗歌既有短诗,也有长诗。他的散文充满细节和事件,但人物命运的深度值得探讨。

散文集《Day con nuoc》(1976年)出版后,阮景开始受到关注。当时有人说,如果他继续保持这种写作风格,继续努力,或许阮景会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更耐人寻味的是,他还撰写评论和散文。在散文集《人间尘埃》(1998年)的最后一百页中,除了信息技术大学毕业论文中关于越南语排比句的长文外,作者主要用以分析、评价和赞扬他远近同事和朋友的现象及其诗学价值。

当一位老记者高声说“乂安文学没什么可谈的,乂安没有作品可评论的”时……在荣市的一个小角落里,尽管家境有时很艰难,阮景文依然默默地读书,博览群书,为自己记录些许文字,然后写作!至于《乂静文学艺术协会诗歌研讨会序》(1998年),黎巴汉教授曾评价它是一篇精雕细琢的文章,既全面又直白。

《人间尘埃》第一卷出版后,作者将其命名为“上卷”。1999年,《下卷》出版发行。直到2008年5月,阮景才出版了《人间尘埃》第三卷(又称“总卷”)。第三卷共500页,内容丰富,涵盖诗歌、对句、散文、讨论和读书会等内容。书末附录,重新介绍了作者认为应该保留的7篇关于阮景生平和写作的文章。2014年底,《午后写作》一书出版,​​汇集了阮景生前留下的大量诗歌和散文手稿。

写完以上三卷书后,阮景文的写作越来越少。在荣市邓太平街二楼的小屋里,祖父母俩仿佛“轮流”生病,以便有时间和精力互相照顾,照顾孙辈。我还记得,很长一段时间里,阮景文的爷爷大部分时间都在辅导孙子的功课,每周都会骑着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带着孙子去省图书馆看报读书,借阅学习所需的书籍。每年春节报刊节,我都会见到他,和他握手。

至于文艺协会和出版社,这些承载着许多快乐和悲伤回忆的老机构,他只是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才会偶尔回去……诗人阮景元出生于1940年(龙年),来自乂安省演州县演原乡德一村;明年鸡年,阮景元将迎来77岁生日。他一生勤奋于文学创作,在诗歌传统丰富的地区,他始终如一地活跃在文化和文学生活中,这是一个值得尊敬、值得世人铭记的真实故事!

阮文雄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诗人阮景:一生勤于写作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