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 Chinh Huu 在胡伯伯的竹门旁

August 26, 2011 16:06

拜访金莲胡伯伯故居,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胡伯伯,了解胡伯伯也等于了解你自己。这个想法早已不新鲜,因为成千上万首诗歌的灵感都源于诗人每次驻足欣赏义安淳朴宁静的乡村时光。而新鲜之处或许在于情感的凝练、细节的选取、生活意象的表达方式、以及每个人独特的表达语言……


诗人正友(1928-2007)在1984年创作的诗歌《义安省胡伯伯家的竹门》的开篇,就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亲切、朴素的故事,并对他的一生进行了非常朴素而温暖的联想:


我沿着鲜红的芙蓉花篱笆走去

遇见非常熟悉的义安竹门

突然像遇见童年旧事

那些遥远的温暖午后

春节假期,细雨,回娘家

并听到桥下鱼儿嬉戏的声音。


Chinh Huu 继续将自己的感受推向高潮,但不再是朝着列举旧时记忆的方向:




我感觉我再次遇见了自己的灵魂。

胡伯伯家里什么也没有。

只是我看到的正常事物

在我的家乡,自从我出生以来

这是我祖父母留下的。


四行长短不一、断行却又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诗句,流露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惊叹:世界级领袖的家里就只有这些吗?那些东西早已成为“我自己的灵魂”,但我对此仍心存疑虑。诗人谢兰维恩有一首诗表达了同样的心境,写得相当不错:

“你很棒,但你并没有让任何人感到惊讶。”


就一般的写作风格而言,一首诗的结尾可以接受。但在这首诗中,郑友却没有这样做:


在远方漂泊的日子里

或许是简朴质朴的竹门

乂安家乡

这首诗至今仍萦绕在我的心头。

诗人胡伯伯的心


这首诗中的“或许”二字只是一种说法,诗人的猜测完全有理有据。从家乡简陋的竹门,正友在漂泊的岁月里,触及到“诗人胡伯伯的心”,那是一个令人惊奇而深刻的意境。我想,只有写过《守灵的灯》、《家书》、《平行的游行》、《寸土寸金》……的正友,才能如此独特地找到并表达它!

这首诗还有最后两行就太完整了:


胡伯伯的房子里什么也没有——没有红塔,没有紫色阁楼。

你们就是国家!


聪明的读者都能猜到这个结局,所以刚才提到的两句诗,在我看来,是没有必要写的,尤其是对于郑有这样一位时刻保持着节约文字意识的诗人来说。


文学研究者梅国莲在一篇关于政友诗歌的文章中评价《义安胡伯家竹门》是一首值得称道的好诗,它深入人心,有很多值得传诵的诗句……而诗人辉灿在1997年写下了几首非常优秀的诗句,非常符合政友诗人的“文学肖像”:


露珠里传来心声,

战场花枝映情。

让诗意驻留在你的心中,

月亮也好,枪也好,依然是诗人的形象。


政友——2000年胡志明文学艺术奖获得者——生于1926年,母亲的家乡是义安省,父亲的家乡是河静省芹禄县。是否正因为浓厚的中越气质,他在回忆录中将自己描述为一个安静的人,喜欢与内心世界相处,性格害羞,有时总是自言自语?

72岁高龄的正友,诗迷们非常荣幸有机会拜读他的诗集。他一生执枪执笔,在军队担任文化艺术经理,为拯救祖国而经历了两次与法国和美国的激烈战争。如今,他有机会回顾自己的诗歌生涯,仅存的54首诗,以及维克多·雨果和G.阿波林两位法国诗人的5首译诗。足以见得他对精神子女和自身有多么严格!而《义安省胡伯伯家的竹门》这首诗,正是正友诗集中唯一一首关于胡志明的作品!


金雄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诗人 Chinh Huu 在胡伯伯的竹门旁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