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欢乐海岸的桥梁”诗人
乂安省有三位诗人,他们的文学生涯相当丰富,但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首著名的优秀诗歌,感动和唤醒了整整一代人,即使在诗人还活着的时候,也成为祖国的精神遗产。他们是陈友忠的《探望米》,明顺的《今夜胡伯伯不睡觉》,潘文思的《连接欢乐海岸的桥》。特别是潘文思的《连接欢乐海岸的桥》,被音乐家文安谱曲,流传至今,成为英雄工程兵的传统歌曲。
(Baonghean)-乂安省有三位诗人,他们的文学生涯相当丰富,但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首著名的优秀诗歌,感动和唤醒了整整一代人,即使在诗人还活着的时候,也成为祖国的精神遗产。他们是陈友忠的《探望米》,明顺的《今夜胡伯伯不睡觉》,潘文思的《连接欢乐海岸的桥》。特别是潘文思的《连接欢乐海岸的桥》,被音乐家文安谱曲,流传至今,成为英雄工程兵的传统歌曲。
潘文述1940年出生于安城县莲城乡莲池村。中学毕业后,潘文述考入商业专科学校,被派往安沛省采购农产品,供应省内各商业商店。潘文述从安沛参军,越过长山前往南方战场,为军队作战、创作诗歌。后被分配到解放军文艺部门,与阮仲莺、陈宁湖、好武等一起生活、写作……。胡志明战役结束后,他回到家乡,在义安广播电台担任文艺编辑。在25年的“接生婆”生涯中,他如同厨房里的编辑,成为省内外诗歌评论家们的灵魂伴侣和值得信赖的平台。以至于潘文述退休后,留下了难以填补的空白。
潘文图先生 图片:HC
潘文图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心思与他的诗才融为一体。他略带天赋,加上与生俱来的学习和创作能力,迄今为止,他已出版6部诗集,其中4部荣获阮攸奖和胡春香奖,1部荣获越南文联奖。通常,人们在沉迷于诗歌创作时,往往会忽略和荒废家务和其他社会工作,但潘文图却并非如此。他热爱创作,常常带着朋友们送来的成堆手稿熬夜,周六、周日和节假日,他像老农一样回到莲池乡耕作。他和妻子独自耕耘着承包的8亩田地,没有雇佣任何人,也因此养育了7个孩子,他们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最小的孩子即将大学毕业。
据说,诗人大多生活贫困。穷到有人开玩笑说:“要防贼入室,就在门前写,这就是诗人。”在老挝风沙弥漫的中部地区,诗人的生活往往比全国其他地区更贫困。潘文图既是诗人,也是记者,靠着微薄的收入养活七个孩子。但他克服了看似难以克服的困难,过着诚实高尚的生活,令同事和周围的人都敬佩不已。许多同事请潘文图编辑诗歌,许多机关和单位请他撰写史书和年鉴。退休后,潘文图帮助安城县编辑和印刷《安城》内部杂志。他还与多位诗人同行精心收集了边浩、陈春琪、玉强等已故诗人朋友的手稿和遗作,准备印刷。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潘文图从来不要求任何金钱或物质的东西,他只是默默地写字、读书、走路,就像一只勤劳的蜜蜂。
潘文图先生(左二)在进行实地考察
青年志愿者第六队(Yen Thanh)。摄影:Ho Cac
还在义安广播电视台工作时,南北朋友都鼓励他申请加入越南作家协会和党,但他只是笑而不语。或许很少有人想到潘文毓既不是越南作家协会会员,也不是党员,但事实就是如此。并非他的出身有问题,只是因为他没有申请。很多人说,好人往往固执己见。然而,当他写关于党、关于胡伯伯的诗时,升华的时刻丝毫不亚于他写爱情诗。在革命家潘当流诞辰120周年之际,他的诗被郑重地刊登在党报头版:“我头上长着两种头发,我还不是党员。”
潘文图的诗歌和诗人性格将继续成为许多论文的开放话题,因为许多人已经并将继续为之着迷、为之着迷,读得越多,就越觉得有趣。
吴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