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与公民责任
(Baonghean) - (阅读阮文雄诗集《洞》,文学出版社 - 2013 年)
读过他诗集《洞》,当时还是手稿,选了四十多首诗,深深地印刻着阮文雄诗歌的情怀,这些情怀随着人生的酸甜苦辣而日臻成熟……
回顾他沉寂近30年的诗歌历程,他已出版了6本诗集,形成了独特的声音、视角和感受,不受周围喧嚣、新旧事物的影响。他的诗歌如同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倾诉、交流和相遇,充满悲伤与喜悦,也充满不确定性、变化与冷漠。不妨读一读这首诗《在急诊室——复苏科》:
这里是冬天
走出冬天
回到家
还是急着回草丛。
默默欢迎
害怕在这里送你
你们在那里,请为我记住这一点
在这里,每一次呼吸都是昂贵的!
作家的呼吸,与那些在生死边缘颤抖着、认真地表达着文字的人急促的呼吸交织在一起。
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北方诗人读了阮文雄在《文艺报》——越南作家协会发表的诗集。一位诗人调侃道:“阮文雄的诗太瘦了!”我忍不住笑了出来。就算是诗歌,如果我们能分清胖瘦,又能想象“胖诗”是什么样子吗?我们都笑了。我个人认为,或许严谨的用词,忽略了流畅悦耳的韵律,正是阮文雄诗歌的优势所在。它能高效地将情感传递给读者,因为情感之箭找到了一条从心到心的最短路径:
明亮的
一起
坐着喝皇家茶。
下午
一起
向刚刚去世的人告别。
我们没有时间再当国王了。
我们还有时间做朋友!
(皇家茶)
短诗、少字诗、少词诗的写作方式从第一本诗集开始就形成了,为阮文雄诗歌的独特性做出了贡献。
书名《洞》,读完稿子还给作者之后,一直想和大家一起投稿,是不是应该换个更诗意的名字?可是,当我快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洞洞”三个字却莫名其妙地萦绕在我的心头!它一直萦绕在某个地方,不仅在环绕地球的臭氧层,也出现在人们的脚下,在地面上,在矿井里,在深海深处,人们不断挖掘和利用着自己的生存环境,直至精疲力竭。而人类心灵中人格和道德情感的空洞,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摧毁,也令人触目惊心!
我重读了这首作为诗集标题的诗,发现它并不是一首很好的诗,但是诗人的公民责任和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为什么这么奇怪呢?!
诗人:朱文龙(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