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孙东——从人到作品都是真理的结晶

阮清 July 24, 2021 12:15

(Baonghean.vn)——宋东是一块真理,他的作品也是一块真理。他和他的作品是混合体,融合成一大块真理,容不下任何虚假。

刚走到二楼,就听见作家夫人洪迈的声音传来:“唐!你刚出来,进来吧!”

我受到了宋松叔叔家热情友好的接待。那是2011年。当时,作家先生病倒了,再也无法说话了。但他仍然记得我。不幸的是,他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说话了。梅女士不得不帮我“翻译”,帮我理解中风病人的“眼神语言”和难以理解的发音。他问我是不是乂安人,身体状况如何,工作怎么样?……当我告别离开时,我注意到他非常体贴。洪迈女士说,他很高兴见到来自农村的人。

Nhà văn Sơn Tùng

我并不经常拜访作家 Son Tung,但每次都像回到一个充满亲密和真爱的地方。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1985年,当时我驻扎在河内,去位于翁路口的农业部下属机构听他演讲。那天,他谈到了胡伯伯,谈到了“蓝莲花芽”。大家都被他引人入胜、新奇的故事所吸引,第一次以具体、生动的证据听到和了解胡伯伯。

在此之前,1982年,我读过小说《蓝莲花》刚出版时写的那篇文章;我也读过关于这本书和作者的“评论”。我认识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曾几次偶然听到他和同事们讨论《蓝莲花》的故事。当时,我们知道他只是作者而已。这篇文章的真正作者并非某个人,而是当时一个共同视角和认知的集体。多年以后,大约在2006年,那篇旧文章的作者来拜访荣市时,我问他是否记得1982年那篇“攻击”《蓝莲花》的文章。他被这个问题吓了一跳,沉默了一会儿,说那是一个时代的故事,不是他自己的,也不仅仅是关于《蓝莲花》的。但我仍然感到遗憾。要是回到当时就好了……认识他很久了,我知道他说的是实话,因为他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他也是一个历史人物。

有一次,我和裴切先生一起去拜访这位作家,我问他:“你还记得那篇‘攻击’《蓝莲花》的文章吗?”当然记得。但事情就是这样,当时就是这样,不可能有什么不同。他笑着回答道。

Nhà văn Sơn Tùng (thứ 2 từ trái sang) tại làng Sen quê Bác. Ảnh tư liệu
作家孙东(左二)在胡伯伯的家乡森村。图片由他提供

小说《蓝莲花》与纪录片《谁眼中的河内》同年上映,是两件著名的文学艺术事件。小说遭到“批评”,电影也被迫停拍。但许多精明人士认为,这标志着历史、文学和艺术观念的重大转变。作为历史系的学生,我们对这些作品的历史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很感兴趣。我的朋友们说,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这样的,这才是真理。我的朋友Khanh说:纪录片《谁眼中的河内》的顾问Vuong先生(陈国旺教授)也非常喜欢《蓝莲花》,因为它真实、合理、合乎逻辑。我不知道何时,但我确信,作家Son Tung和历史学家Tran Quoc Vuong两人是灵魂伴侣。1999年,乂安民间艺术协会邀请当时正在接受收集和研究培训的Tran Quoc Vuong教授来此学习。在一次聚会上,我听到教授说,民间传说和文学里蕴藏着历史。在义安,只要我们看看宋东的《蓝莲花》,就能有所领悟。

还有一次,当我们的关系很亲密时,我问作者:

- 您写胡伯伯的时候,写的是散文,不是传记。所以,您有没有自己创作的时候?

“是的。但仅仅是细节,要把它写成文字,必须秉持不虚构历史的原则,必须诚实对待历史。”他回答道。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

Từ trái sang: Nhà giáo Hoàng Đạo Chúc, nhà văn Sơn Tùng; giám đốc Trung tâm văn hóa Tráng An - Bùi Phúc Hải, nhà văn Hoàng Kính. Ảnh tư liệu
从左至右:教师黄道竹、作家宋松;长安文化中心主任裴福海、作家黄敬。图片由他提供

作为一名记者,我采访过国内外许多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但遗憾的是,我没能采访作家孙东。有时我会有计划,甚至准备好问题,但当我见到他时,这些想法就被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故事,尽管它们仍然关于工作、时事、公共事务、个人事务……

报纸上没有采访,但我向他请教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关于新闻工作。我知道他从事专业记者多年,并且是从新闻写作起步的,所以我问他,做好新闻工作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新闻和写作一样,只有一个秘诀:尊重真相、尊重历史、尊重客观性,包括任何人、任何人物的感受。如果你想要真相,你就必须去寻找它。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寻找真相。为了创作《蓝莲花》,他花了30年时间寻找关于胡伯伯、相关人员以及国内外历史的资料。他还说,保护真相与寻找真相一样艰难和艰巨。保护真相是作家和记者的责任。

回想起来,孙中山是一块真理,他的作品也是一块真理,他和他的作品是一个混合体,融合成一大块真理,容不下半点虚假。

Nhà văn Sơn Tùng-quoter

作家山松从未为《义安文化杂志》或《河静文化杂志》撰稿。但长期以来,他一直是我们密切的合作伙伴。因为他对这两本杂志以及他家乡的文化状况都非常感兴趣。每次见面,他都会问:我们最近的文化怎么样?杂志做得好吗?有什么困难吗?……他不仅在我们见面时问,还会通过我们的其他朋友问。我记得,2006年,我去他家时,他第一句话就是:杂志社已经分开了。继续努力吧。这意味着省里非常感兴趣。继续努力吧。

他家在河内万章巷的宿舍,自古以来就是河内文人墨客的居所。不仅是河内,更是全国乃至国际友人的居所。这里是他们欢聚一堂、共度难关的地方,是许多文人墨客思绪飞扬、构思创作的起点。宋东是居所的主人。如今,他已远去,去追寻新的创作真谛,不再接待朋友。如今,这栋老宅里只有梅女士代他接待万。真是令人唏嘘。

编剧 孙东本名裴山松,1928年8月8日出生于义安省演州县演金乡华律村。1944年起参加革命活动(现年70岁)。D1967年底,他被派往南方战场,创办《南方青年报》。1971年4月15日他在东南战场受了重伤(1/4级),不得不去北方接受治疗。

他还曾为B农业、先锋……他是越南作家协会会员;2011年被国家授予劳动英雄称号。他去世出生于 23:052021年7月22日,享年93岁。

工作

散文:靠窗(短篇小说集,劳动出版社,1974年)记住来源(妇女出版社,1975年);五月周年纪念日(1976年);人与路(妇女出版社,1976年);阮友进(故事,青年出版社,1981年)蓝莲花(小说,金东出版社,1981年)阳光花园(青年出版社,1997年);地球之心(小说,青年出版社,2000年)陈富(故事,青年出版社,2000年)金莲花(小说,文学出版社,胡志明市,2000年)我回来了(妇女出版社,2000年);胡志明之光(人民警务出版社2005年);胡伯伯寻找人才(新闻社,2006 年);妈妈回来了(妇女出版社,2006年第3版);(小说,青年出版社,2006年)芙蓉(人民警官出版社,2005年;青年出版社,2007年)我在这里(青年出版社,2008年);命运的相遇(国家政治出版社2008年);Dao Tan 和 Nguyen Sinh Sac 一家(《万贤》,2011年第5期);T耶森村(合著,金东出版社,2009 年)。

电影剧本:西贡再见(1990年)。

诗:创作歌曲约100首,典型包括:送你一顶诗帽(1955年)和绿色窗户(1971年)。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作家孙东——从人到作品都是真理的结晶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