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Anh Duong:回忆与感受
(Baonghean)——对逝去已久之人的怀念,依然让听者对《你好,蓝红姑娘》这首旋律的作者感同身受,这首歌充满了保卫祖国的时代精神,“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直到现在,他——音乐家Anh Duong,仍在追寻着生命前的宁静,这在一位敏感的艺术家心中依然充满激情……
我去年秋天约好和他见面,但直到今年夏天才在电话里得到同意,但我仍然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的犹豫。他在荣市同荣坊他小儿子宽敞房子里阳光明媚的客厅里接待了我。当我问起他的健康状况时,他说他很幸运有两个儿媳妇,她们都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所以他必须努力活得快乐健康才能“报答”她们。我知道他在开玩笑,但当我看到他小儿媳梅对年迈父亲(他的妻子——阮氏茂夫人,前歌唱家,第四军区艺术团干部,已故)的悉心照料时,我多少理解了他的真实感受。这份关怀源于他那颗孝顺、慈爱、略带细腻的心。
音乐家安阳轻轻地从麦女士手中递过果盘,热情地邀请客人,并说,姑且称这次见面是一次友好的会面吧。至于音乐创作这件事,报纸上已经报道过很多了;年纪越大,越觉得那些并非属于自己的荣誉中,那些东西转瞬即逝、虚无缥缈,所以迟迟不愿敞开心扉!我仍然认为,他的一些分享也很有价值,因为他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在如今各种音乐潮流与潮流“种族”的急促节奏中,他仍然受到公众的喜爱,并让人们对民族并不遥远的英勇战争历史感到自豪。在越南革命音乐界,除了那首经久不衰、经常出现在各种音乐场所和活动中的《你好,林红姑娘》之外,音乐家安阳也有一些歌曲(虽然不多)占据着同样庄严的地位。
![]() |
![]() |
音乐家 Anh Duong 崇拜青春……以及现在。 |
![]() |
音乐家 Anh Duong 的纪录片签名 CD。 |
至今,很多人仍然认为安阳只有一首歌《你好,蓝红姑娘》,甚至认为他创作音乐只是为了“左手”的灵感,或者认为他是一个滑稽的士兵,在路上开车运送物资到前线……人们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他早已退休,1989年54岁的他曾担任第四军区文工团团长;退伍后,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中。退役后,他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社会使命,因此很少出现在音乐生活中,甚至很少出现在那些他出现本应意义非凡的场合……即使今天下午,我们与他的谈话也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只有谈到他引以为豪的孩子们时,他才“收到”到兴奋。除了两个已成年的儿子,虽然他们没有继承他的事业,他1970年出生的女儿,如今是第七军区文工团的副团长。
其实在约见他之前,我已经看过关于他的文章了。音乐家安阳是一位早期的热情革命者。18岁(1953年)他随总动员入伍,奔赴奠边府战场,在中寮及下寮战役中担任突击兵,在柬埔寨志愿服务,之后在325师文工团从事专业音乐工作,创作了《再见,艾姆》《中间通关》等多首歌曲。1955年,他调入第四军区文工团,继续在当时北方各地的艺术节上以《Doc long cong uc phat mien Nam》《Hoa dao tren bien gioi》《Phu Cham Xy》等合唱和管弦乐作品获奖;随后获得全国音乐舞蹈节大奖的歌曲有《啊,民兵和年轻的炮兵》、《拉姆河师进行曲》……以及他后来为交响乐写诗、抒情歌谣、民谣、歌剧等诸多成功的尝试。但必须说,《你好,拉姆河姑娘》这首歌对他的成名功不可没。
关于《你好,蓝红姑娘》这首歌的诞生经过,音乐家安阳很少提及,因为用他的话说,一首歌能让他这么出名,不是因为才华,而是因为运气好,所以他很腼腆。当我提到他的前辈,原四区军报记者海雄先生的文章时,他说道:“这些年来,除了2007年接受过一次电视采访外,我只告诉过海雄先生,因为1984年在老挝演出时,剧团遭遇土匪伏击,不得不逃进森林,是海雄先生第一个冲出去找到演员的。我钦佩海雄先生的勇敢和情谊,并和他成为了终生的朋友”……
原来,战场上的“军人精神”在音乐家安阳身上从未褪色。他告诉我,他最看重的是勇敢,认为勇敢是自尊的最高体现,真正“懂得爱自己”。《你好,蓝红姑娘》这首歌是根据1967年河静省军区政委的“命令”创作的,但它的成功,得益于音乐家安阳对坚守在被炮火和枪林弹雨摧残的15A国道上的年轻志愿军的勇敢和坚韧的敬佩……这首歌仅用一个晚上,历时一周完成,是音乐家根据河静宜春侨族的民歌改编而成的,能够真正被大众所知,正如他所说,确实是一件幸运的事。
他说:“1969年,时任越南音乐家协会秘书长的音乐家杜润出席了在新起举行的第四军区胜利大会。他听到这首歌后,就把它录了下来,带回河内交给越南广播电台播放。有人称赞作者技艺精湛,写到了女志愿者甚至司机的形象……听到杜润先生的称赞,大家很感兴趣,想找到我,写写我的歌!”后来,1987年,音乐家安阳赴河内出席全国艺术团体领导会议时,在胡志明市莲花歌舞团团长胡峰先生的带领下,拜访了《国歌》作者、音乐家文高家。
听胡峰介绍:“先生,这位是创作《你好,林红姑娘》的安阳”,文高点了点头。聊了一会儿,文高突然指着安阳问他叫什么名字?胡峰如此回答,文高又点了点头。又聊了一会儿,文高又问,胡峰又回答……如此反复几次,音乐家安阳觉得文高老了,糊涂了。然而,临别之际,文高突然把安阳拉到小阁楼窗边,说道:“每天早上我往这边看,都能看到你,因为这是阳光照射的方向。还有,如果可以的话,你现在就辞去乐队队长的职务,你就可以创作更多的《你好,林红姑娘》了。国家和艺术赋予你的任何工作,都要先把它做好!”音乐家安阳很感动,文高的建议让他深思熟虑。
目前关于音乐家安阳的一般信息中,他被简略地记录为黎安阳,1935年出生于义安省琼吕县。直到第三次,我打断他几乎只说着已故战友和艺友的故事,问他出生在琼郡哪个村或乡时,他才在沉默片刻后才说,他出生在柯好村(现山海乡)。像他这样敏感而热爱生活的艺术家,想必对故乡有着深厚而热烈的热爱,所以他才把这些回忆藏在心里?讲完与文高相遇的故事后,音乐家安阳突然拍拍我的手说:“嘿,我没进过团,但还是进了党!”
这时,这位音乐家透露,他的外祖父在家乡是上校,父亲是驻西贡法国军队的上尉,虽然他的父亲后来在1945年8月成为琼琉县革命政府的军事专员,并被认为是第一任县长,但因为他的出身,直到1967年才被考虑加入共青团……1984年,在征求他是否应聘为第四军区文工团团长的意见之前,干部助理问他:“你的优点是什么?”他回答:“我的长处是……我不应该当团长!”他这样回答的意思是,如果让他专攻作曲和剪辑,他会做出更好的贡献;但这样一来,他还是被看重了,不得不“努力”一段时间。
……音乐家安阳领着我来到堆满书籍和报纸的小办公室,他说他偶尔还会作曲,但只写自己喜欢的作品,而且首先是为自己创作,所以没有发表过。我提议拍张肖像照,他坚决拒绝了。我是在开玩笑,还是音乐家们“不保证活到白发”?他笑着说:“写自己已经很尴尬了。为了报纸拍照,太‘贪心’了!”看到我重新拍摄朋友给他拍的肖像照,他把照片放大挂在墙上,说道:“我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我活动的记录或照片。”随后,他突然低声说道:“令人难过的是,在义安省生活和工作的四位获得国家文艺奖的人(诗人陈友忠、副教授宁越教、诗人明惠、音乐家安阳——PV),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每当想起那些逝去的人,我就觉得我还有事没做!”
我多少理解他的心情。音乐家安阳至今没有举办过自己的音乐会,也没有任何作品的印刷出版物,除了2007年3月他荣获国家文艺奖之际,河静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一张关于歌曲《你好,蓝红姑娘》的纪录片CD。那张CD他只有几张,他称之为“小小的喜悦”,还亲自为我谱写了一张签名CD,以此告别一些他深藏在心底的东西。
山姆·坦普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