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范德:沉浸在祖国的音乐中

May 24, 2015 16:29

(Baonghean)——年近八旬的他,依然孜孜不倦地旅行,满怀激情地演奏音乐。艺术家旅行是为了汲取更多浩瀚的“生命旋律”,并加以提炼,继续谱写充满激情的“心灵旋律”。对他来说,故乡是他创作的无尽灵感……

五月底的一天,清荣阳光明媚,红色的凤凰花和紫色的紫薇花点缀着街道,草丛中蝉鸣不已。他约我在城门附近的一所小屋里见面。与我最初的印象不同,他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健康机灵,谈吐朴实却不失魅力。“离开家乡60多年,那里的人、那里的风景、那里的村庄,始终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有时我会想念家乡,甚至到了想念的地步。在我小小的心灵里,总有一幅家乡的画卷,它总是激励着我前行,抚慰着我所有的痛苦和困苦。”——音乐家范德这样开头……

Nhạc sỹ Văn Thế.
音乐家 Van The。

他本名武文德,1937年出生于都阿村(Dua),即如今的祥山乡(Anh Son)。他的父母是当地著名的裁缝。从小,父母就教他一针一线的缝纫技艺,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代名流。如果不是少年武文德对唱歌和文艺运动的热爱,这个愿望或许会实现。武文德积极参与当地青年运动,成为一名出色的“艺术家”,成为宣传队的“核心”。都阿村的长者们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在那个年代,与武文德的交流、演出和宣传活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吸引了所有人。他嗓音清澈浑厚,每次演出都演得惟妙惟肖,而且他灵活的安排和组织能力给家乡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正因如此,他的歌唱才华不仅在椰子村,也为当地各乡的人们所熟知。当他跟随义安艺术团离开家乡时,邻居们都来家送别,并且不忘叮嘱他:“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这个椰子村!”

在万世的记忆中,椰乡是拉姆河畔一个繁荣的村庄,古老的村舍长满青苔,村口矗立着一棵参天大榕树,每天下午河边的码头熙熙攘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地方的名字散发着浪漫而迷人的气息:奔哈特。那是一段蜿蜒在沙洲上的乡村河边码头,绿竹沙沙作响,溪水潺潺。这座河边码头成了椰乡村民的聚会场所,人们来此打水、淘米、洗衣,许多恋情也在这里结下。在风和日丽、月色皎洁的夜晚,年轻男女常常相约到奔哈特唱歌、应景、做爱。民歌和民谣的旋律古朴而深情,与风声和河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心醉的和谐。

或许,家乡的歌词、民歌、民谣逐渐渗入武文世的血液,化作这位度阿村儿子在漫长旅途中赖以生存的生活行囊。之后,他被调入义安歌舞团,担任指挥这一重要职务。随后,他被派往越南音乐学校(现国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在名师的熏陶下,武文世的眼界仿佛豁然开朗,耳边总是萦绕着音乐的旋律和声音。凭借长期积累的生活和音乐经验,他渴望创作出能够打动人心的歌曲。

Tập ca khúc “Sông Lam tình Bác” của nhạc sỹ Văn Thế.
音乐家 Van The 的歌曲集“Lam River,Uncle Ho's Love”。

从越南音乐学校毕业后,文世回到义安彩良剧团,担任乐团指挥。五年后,即1975年,他被调入义安民歌实验队(即如今的义安民歌遗产保护与推广中心的前身)。文世与同胞音乐家清琉一起,是义安民歌实验队的创始人之一。该团队的任务是收集、研究民歌并将其改编成舞台作品。同时,他们还组织学术研讨会,评估义静民歌在祖国发展进程和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省级艺术团体工作,尤其是参加民歌实验队期间,文世有机会游历各地,结识了许多致力于传承珍贵渭族和夷族民歌的艺术家。从中,他收集了许多珍贵的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情感也更加成熟。这些旅行也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展现了他对故土、对民歌和渭族民歌的深厚感情。有一次,文世回到德山乡(安山)进行民歌采集工作时,遇到了当地著名的歌手阮文彦。阮先生演唱了一首夷族民歌,旋律优美动听,既质朴又充满深情,令这位收藏家着迷。由于这是一首古老的夷族民歌,阮文彦已经记不起名字了,于是文世便将其命名为“夷族德山”。从此,这个名字就流传了下来,德山人也永远记住了他,因为他把家乡的名字与一首义安民歌联系在一起。

后来,文世被调到义安省文化厅,后来又被调到省文化信息中心,负责大众文化工作。由于工作性质,他继续旅行、收集和创作歌曲。他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深受公众喜爱,也得到了同事的高度评价。1990年,文世被接纳为越南音乐家协会会员,这是对他毕生致力于民间音乐事业的贡献的认可。目前,他还是越南文学艺术协会和义安省国家民歌协会的会员。在他的歌曲创作生涯中,他曾多次获奖。

出生并成长于椰子之乡的文世,沉浸在家乡文化的洪流中,那里的民歌甜美饱满。或许正因如此,这位音乐家在创作中倾注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表达对故乡的感激之情。文世关于故乡的歌曲往往纯净而热情,既天真烂漫又饱含着丰富的阅历:“听,亲爱的,风儿在低语/先是京基,然后是多朗/我的家乡人民爱得深沉,担得起重担/初来乍到,似曾相识……”(椰子——我挚爱的祖国)。《我的家乡,安山》的歌词也写道:“林河波涛拍岸/嫩玉米与绿豆交织/谁去凯镇,谁去德荣/乘着风,我们一起顺利驶向桃灵/一起回来看看/安山,我的家乡正在一天天变化……”

音乐家范德除了创作有关祖国和国家的歌曲外,还有很多关于

敬爱的胡伯伯。三年前,他出版了歌集《颂兰静北》,收录了15首他亲手创作的赞美胡伯伯的歌曲。尤其是1968年,文世为胡伯伯谱写了一首祝福新年的诗(《胡伯伯迎春诗》),受到黎笋同志的称赞,称赞其词句优美,深刻表达了胡伯伯的感情和意志。

临行前,音乐家范德分享了他的计划:“只要我还有一丝力气,我就会继续旅行,继续创作。我会挑选并收集我最喜欢的作品,印成一本书,作为对生活和祖国的一份礼物,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丛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音乐家范德:沉浸在祖国的音乐中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