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传播登革热的吸血蚊子
伊蚊是登革热的传播媒介,通常在白天叮咬人类,尤其是在早上8点至10点之间。了解伊蚊的特征并避免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
据卫生部预防医学司资料显示,埃及伊蚊的识别特征是全身黑色,腿部、身体、腹部有明显的黑白条纹,因此又称虎蚊。
具体来说,胸部有排列成排的白色鳞片,背部呈白色二弦乐器形状。这种蚊子能够携带登革热病毒,并通过叮咬和吸食人血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 |
伊蚊,又称条纹蚊,传播登革热。 |
伊蚊通常生活在室内,靠近人类,栖息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经常栖息在房子的黑暗角落或隐蔽处、衣服、毯子、晾衣绳和家居用品上。
雌性伊蚊通常在白天叮咬人,清晨和傍晚叮咬最为剧烈。它们飞行速度特别快,一旦发现猎物,就会立即叮咬吸血;同时,它们对猎物的粘着力非常强,吸饱血后才会飞走。
这种蚊子的吸血活动取决于环境温度。如果环境温度低于23摄氏度,蚊子几乎无法吸血。因此,伊蚊通常在雨季、炎热潮湿的天气,即月平均气温超过20摄氏度时发育最为旺盛。
伊蚊从产卵到幼虫的发育周期平均为7天,从幼虫到成蚊的发育时间仅需2至3天左右,专门吸食人血的雌蚊寿命可达20至40天。
伊蚊经常在房屋内外的池塘、水坑或干净的水容器中产卵和繁殖,如水箱、罐子、锅、瓮、水井、树洞……含有水的物体或废物,如花瓶、水碗、轮胎、椰子壳……
![]() |
伊蚊的发育周期。 |
可以通过阻止蚊子产卵和发育成幼虫来防止伊蚊滋生。具体来说,要盖紧水容器,用干净的水容器放鱼吃幼虫,并定期换水,大约每7-10天一次;清理灌木丛,清洁环境,防止蚊子有栖息之所。
当蚊虫活动密度高或有登革热疫情时,需使用杀蚊化学药剂,如马拉硫磷、氯菊酯……,以雾状形式喷洒ULV(超低容量)杀灭成蚊。
据VNN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