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头号海洋特产:遇见鼠斑鱼

July 25, 2014 15:45

之所以取名“歌鼠”,是因为这种鱼的头部从侧面看很像老鼠脸。在香港市场上,歌鼠的最高价格(1999-2000年,当时只有野生歌鼠)为110-120美元/公斤。

Cá song chuột
石斑鱼

在印尼积极发展鱼种生产和养殖业期间,石斑鱼的价格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每公斤60-90美元的高位。在国内市场上,石斑鱼不仅是价值极高的食用鱼(每公斤约100-120万越南盾),而且作为观赏鱼也很受欢迎。

石斑鱼拥有扇形的大侧鳍和背鳍,身上点缀着许多柔和的黑白斑点,美得令人惊艳。石斑鱼深受水族爱好者喜爱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生长缓慢,适合饲养在玻璃缸中。

阿拉伯国家非常喜欢这种鱼,所以印尼出口的鱼苗60%都是观赏鱼,主要出口到阿拉伯国家,鱼苗(3厘米)的价格在2.0-2.5美元/尾。

截至2010年,只有印度尼西亚在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积极大规模养殖石斑鱼。1999年,印度尼西亚首次成功人工繁殖石斑鱼。

经过3年的持续研究,2002年印尼产鼠斑61.78万尾,成活率为0.1-0.2%。至2003年底,印尼鼠斑养殖技术已较为稳定,成活率在3-20%之间,个别批次40日龄可达40%。继印尼之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成功养殖鼠斑。

在商业化养殖方面,国际上仅公开发表过将鱼养至234g/尾(尚未达到商业化规格)的实验结果,尚未见将鱼养至商业化规格(400g/尾)的研究成果。

.

就连东南亚渔业发展中心和NACA出版的《石斑鱼养殖技术手册》,也只是简单介绍,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因此,经过10多年的研究,只有印尼成功生产出苗种并实现商业规模养殖石斑鱼。

然而,印尼的商业化养殖技术仍处于保密状态。泰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虽然在种子生产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成功,但该技术仍不稳定。

在越南,第一水产养殖研究所是目前唯一拥有石斑鱼苗种生产和养殖技术的单位,承担了阮德俊的“完善石斑鱼苗种生产和商业化养殖技术流程”项目。

最初,实验的成活率仅为0.2%至7.5%,许多批次没有产出鱼苗,成活率为零,鱼苗体质虚弱,2日龄后死亡。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克服了上述限制,产出的鱼苗数量最高可达14万至15万尾。因此,越南在短时间内成为继印度尼西亚之后第二个成功实现石斑鱼大规模人工繁殖的国家。

然而,石斑鱼商业化养殖过程的研究才刚刚取得初步成果。实验中,鱼种(5-10克)在水箱中饲养5.5个月,直到它们的平均体重达到23-25克(因为养殖期恰逢北方的冬季,所以鱼生长缓慢)。

此阶段常发生疾病,降低成活率,影响商业鱼的生长速度,并增加成本。鱼需要额外16-18个月才能达到平均体重。因此,石斑鱼要达到500克以上的商业规格,整个养殖周期约为24-27个月(北部地区)和20-24个月(中部和南部地区)。它们的生长速度确实很慢,正如预期的那样。

海水鱼部门副部长杜春海先生把我带到了池塘。一位工作人员蹲在岸边,一边用棍子敲打着一个盒子,一边把饵料鱼扔进去。水面微微波动。美丽的石斑鱼,如同身披黑白点缀翅膀的国王和王后,出现了,它们在池塘里徘徊了一会儿,然后悠闲地吃着饵料。它们缓慢悠闲的习性与其他肉食性鱼类截然不同。

据越南农业部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养殖头号海洋特产:遇见鼠斑鱼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