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利用3D打印机再生人耳
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研究中心7月27日宣布,将于今年秋季启动人类耳朵再生研究。科学家将利用3D打印机“塑造”人体耳软骨的复杂结构。
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研究中心7月27日宣布,将于今年秋季启动人类耳朵再生研究。科学家将利用3D打印机“塑造”人体耳软骨的复杂结构。
如果这项研究成功的话,未来人体内的器官将能够完全被其复制品所取代,从而引发一场医学革命。
(来源:nih.gov)
该研究的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能够为患有先天性耳部缺陷的人植入人工耳朵。这是世界上科学家首次同时应用当今最先进的两项技术:iPS和3D打印。
通常情况下,患者会从身体其他部位取出软骨植入耳朵,但一旦iPS技术和3D打印技术投入使用,将有助于大幅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这项研究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A)资助,由京都大学iPS细胞专家津木纪之教授和东京大学骨科和软骨外科医生高藤刚教授领导。该团队旨在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进行临床试验。
目前针对小耳朵患者的植入技术是取患者的一部分肋软骨,然后塑形成骨进行植入,但目前的技术无法在细胞结构层面模拟耳软骨的细致结构,此外,植入的肋软骨也存在变形的风险。
这项研究的亮点在于,3D打印机不仅在工业领域,而且在医疗领域也能用于创建立体物体。在临床研究中,医生会对患者的正常耳朵进行CT扫描,并将软骨结构的数据输入3D打印机。
接下来,3D打印机将使用合成材料(聚乳酸聚合物)制作耳软骨。“框架”完成后,将由iPS细胞生成的软骨细胞注入该框架,再生耳朵,然后将其植入缺损耳朵的另一侧。
日本于7月19日在世界上首次批准iPS细胞技术用于临床研究,这让人们对再生医学的潜力燃起了希望。
要再生一个具有立体结构的器官或身体部位,科学家需要在细胞层面上恢复其原有的“结构”状态,以便该器官能够作为人体的一部分长期发挥作用。
Tsumaki 教授肯定道:“今后,利用 3D 打印机应用 iPS 细胞技术帮助再生耳朵和内脏器官的情况将会迅速增加”。
据(越南+)-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