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色的 Phu Hau 莎草吊床

November 14, 2016 11:33

(Baonghean) - 曾经,富豪村(Dien Tan 乡 - Dien Chau)的莎草吊床生意兴隆,远近闻名,但如今却日渐式微。终有一天,当村里的老手们放弃编织,富豪村的吊床编织业也终将成为一段淡淡的记忆。

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来自田新乡三村的87岁阮氏心(Nguyen Thi Tam)依然勤奋地坐着纺纱织布。她原本近视的眼睛如今几乎完全失明,但双手依然灵活。作为富后村少数仍在织莎草吊床的人之一,阮氏心织布一方面是为了谋生,但更主要的是为了保住这份工作。“这份工作我坚持了70多年,很难放弃,等我的手脚再也纺不动了,我就不织了!”阮氏心说道。

编织莎草吊床是富豪村的传统手艺。在谭依稀的记忆中,他从小就看到全村人都在织吊床。那时,邻村的男孩们经常来富豪村唱歌寻爱,女孩们也一边织吊床一边附和着歌声。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深夜,吊床群散去。15岁时,谭终于自己织出了第一张吊床。

谭先生说,他年纪大了,该休息了,可是种地又那么辛苦,怎么能闲着呢?他现在还有力气,每个月能挣几十万,给儿孙们吃,还能有余钱买槟榔叶……

Cụ Lưu Thị Tuyên xe võng ở tuổi 84.
84 岁的刘氏宣女士坐在吊床上。

富豪村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由于地处低洼盐碱地,村落四周长满了莎草。几百年前,富豪村的人们就懂得用莎草编织美丽的吊床,在当时,吊床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物品。大约20年前,如果说富豪村的男人以捕鱼为生,那么编织吊床则是女人的活儿。她们经常聚在一起编织,既自得其乐,又能提高产量。当时,芽黎运河沿岸的田野里,一年四季都长满了翠绿的莎草,构成了富豪村独特的魅力。

制作美观耐用的莎草吊床不仅需要女性灵巧的双手,还要经过许多工序。当这门手艺蓬勃发展时,为了获得足够的原材料,人们不得不前往全国各地的沼泽地采摘莎草,然后前往清化、荣市购买。他们赤脚行走数十公里去寻找莎草,然后把莎草扛回村里……

富豪莎草吊床以其耐用美观的特点,每张吊床的使用寿命可达5-7年,为当地吊床编织行业打造了“品牌”,莎草吊床产品很快便受到省内外市场的青睐。因此,该行业经历了一段非常繁荣的时期。

1村的刘氏宣女士今年也84岁了,虽然已经驼背,但她每天还是会帮儿孙们养猪、做家务、织吊床。小屋里的阁楼上堆满了一捆捆的莎草,她说,这些材料必须提前准备好,才能做一整年的吊床。

宣先生的女儿陈氏丽女士嫁给了离母亲家不到500米的地方。有时,她仍然会抽出时间沿着芽黎运河去寻找莎草,为母亲制作吊床。回忆起编织莎草吊床的职业,她眼里满是遗憾:“小时候每天上午去上学,下午就和姐姐们帮妈妈编织吊床。那时候,全村的人都在做这个工作,虽然辛苦,但很有趣。妈妈让我们织吊床卖掉当‘私人资本’,用来买书和漂亮的衣服,所以我们很兴奋。现在,因为吊床需求量不大,一个吊床只要5万到10万越南盾,原材料又很稀缺,大家对这个职业已经不感兴趣了。现在的孩子们都去工业区,一个月能挣400万到700万越南盾。你叫他们学这个职业,他们也不会接受!”

和乡村里的其他传统职业一样,富豪村的莎草吊床编织业如今也日渐衰落。鼎盛时期,只剩下大约10个人在纺纱织布,而且主要还是老年人。

文章和照片:泰国兰花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褪色的 Phu Hau 莎草吊床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