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教育厅警告称,许多人利用网络空间引诱和诈骗学生
近期一些地方发生的诈骗、引诱、诱惑学生事件,引起家长和学生的担忧。
陌生来电警告
教育和培训部刚刚发布了一份警告文件,警告人们不要利用网络空间欺骗、引诱、诱惑学生。
此前,来自警方和教育培训部的消息显示,近期,在河内、广宁、胡志明市等一些省市,连续发生有人冒充警察、检察院、法院打电话恐吓、操纵儿童和学生,告知他们卷入了正在调查的案件,并以“网络绑架”的名义要求通知家人汇款赎金的案件。
具体案例是,一名嫌疑人引诱、引导儿童从河内前往胡志明市,前往柬埔寨边境地区进行“旅游”。

具体来说,诈骗分子会冒充警察、检察院或法院,用陌生的电话号码直接给受害人(通常是儿童或学生)打电话,捏造一些罪名(涉嫌贩毒、洗钱、被通缉或持有检察院、法院的逮捕令……),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失去理智。
在此过程中,受害人会操纵受害者的心理,要求受害者保守秘密,不得告知任何人,强迫或指示受害者离开居住地,租住一处住所(汽车旅馆、酒店)独自居住。然后指示他们切断与亲属的联系,只联系受害人本人(更换手机SIM卡、将手机置于飞行模式,并使用其他应用程序的视频通话联系受害人)。此外,还有一些案例会威胁受害者向受害人提供敏感图像和视频片段。
骗子在欺骗受害人后,会直接给家人发短信或打电话,告知受害人被绑架,威胁要砍掉手指,将受害人的敏感照片、视频上传到网上,甚至强迫受害人联系家人报案,要求将钱转入受害人账户或该团伙的账户。收到钱后,便断绝联系,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家人损失大量财产。
掌握安全使用互联网的技能
针对上述情况,教育培训局根据教育培训部2025年8月8日第4642/BGDĐT-HSSV号关于警惕利用网络空间引诱、吸引学生的犯罪手段的批示,要求各坊、乡、直属单位人民委员会加强与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组织对干部、教师、职工、学生、学生家属进行有关上述诈骗手段和手段的宣传教育。

此外,还需要就网络空间的趋势、必然性、好处和风险、安全使用网络的技能等话题进行交流和分享;识别和处理在网络空间发现的复杂问题以及其他通过电话、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进行的欺诈方法和诡计,旨在侵占财产、性侵犯(如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快速借钱、虚拟货币交易大厅、多层次营销、网络游戏、彩票、赌博、足球博彩、投资诈骗、爱情诈骗、奖金诈骗和盗用社交网络账户进行诈骗……)。
同时,提高学校、家庭和主管部门在学生管理和教育方面的意识、预防技能和协调责任。

该部门还要求学校、家长和当地相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掌握情况,及时防范和杜绝学生受骗风险。加强与家长学生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及时通报学生无故缺课、涉嫌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诈骗、威胁、利诱、财物侵占、性侵犯等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要配合公安机关,对存在特殊情况、个性特立独行、学习成绩下降、逃课、社交复杂、易被网络犯罪分子利用、引诱犯罪等风险的学生,建立名单,开展专项预防工作。学校要设置辖区公安局、街道(乡)派出所所长电话和刑事值班警员电话,以便发生案件时,能够及时得到有关部门的协助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