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的许多艺术家和工匠积极招募学生教授民歌。
怀着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热忱和社会责任感,近年来,义安省许多艺术家和工匠开设了教学班,招募儿童教授民歌。
充满热情地教授民歌

人民艺术家洪文是当地及周边地区推广维族和岩族民歌运动的著名人物。近年来,她每年夏天都会开办学习班,招募来自各地的儿童学习。教民歌她的学生中,有的只有10岁,有的十几岁,怀着对民歌的热爱和学习的渴望来到她的课堂。人民艺术家阮氏红文分享道:“我原本只想开一个10人左右的班,但有些年份我招收的学生多达20人,所以我不得不把课分成很多班。最棒的是,学生们都充满热情,而且意识很强。所以,即使只有10到15节课的短时间,他们也能掌握很多义安的民歌、民谣和民歌。”
NNND洪范表示,开办民歌班,老师必须有威望、有教学经验,并且有能力在社区传播民歌和旋律。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孩子的心和充满激情的教学精神。因为NNND洪范同意入学的年轻人大多是有天赋、热爱家乡民歌的。不过,也有很多孩子是因为运动,或者因为父母和老师的引导而入学的。来到NNND洪范的课堂,孩子们得到了重新定位,确定了自己的才能或兴趣。很多孩子以前不喜欢,但上过几节课后,就着迷了,并且很快就掌握了。

“范老师的课”完全免费,让很多学生即使家境贫困,也能接触民歌,并满足他们对民歌的热爱。范老师的一位学生,来自菊花乡(琼琉县)的阮芳水(Nguyen Phuong Thuy)分享道:“我也是班上的表演者,但我选择的音乐类型不同。我最初来范老师的课是因为朋友们约我一起玩,所以刚开始接触民歌的时候,我并没有投入。但没上几节课,我就能唱很多维族旋律了,这让她非常高兴,并专心致志地训练我。我最欣赏她的是她对教学充满热情,每次练习结束后,她总会拿出家里所有好吃的东西犒劳我们。”
除了人民艺术家洪文之外,南丹金莲乡功勋艺术家秋水也坚持开设了许多民歌教学班。她是金莲中学的老师,但她从小就对民歌有着深深的热爱。成为一名艺术家后,她以自己的热情将自己对维语和军调的热爱传授给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秋水女士说:“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所以我很清楚我们地区哪些学生有天赋,然后我会去接近他们,并吸引他们来上我的民歌课。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许多学生现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并培养了他们渴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歌手的强烈愿望,比如阮公明,他就在该省的许多民歌节上获得了一等奖。
培养年轻人才的地方
想必很多人都还记得歌手何琼如,她曾是人民艺术家洪吕的得意门生。琼如家住安城县的稻田里,但从民歌的最初音符开始,她就一直受到洪吕老师的悉心指导。洪吕老师是在全省各学校的民歌演唱比赛中认识何琼如的。洪吕老师看到她那独特的嗓音,仿佛是为民歌量身定制的,便全心全意地教导她,带她回家一起吃、一起睡,教她唱许多高难度的古老民歌。从第一堂课开始,琼如逐渐征服了省内外大大小小的舞台,并在电视台的众多著名比赛中斩获冠军。在一次采访中,何琼如提到了她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对她影响最深的人:“也是洪吕老师让我深刻领悟了宜静维和岩民歌的美和精妙之处。”人民艺术家洪吕还在义安和河静培养了许多其他著名的儿童民歌手。

最近,兴原县文化官员阮青银先生的民歌班迎来了众多来自三角洲各县的学生,甚至还有来自桂丰县和祥阳县的擅长维族和延族民歌的学生。阮先生不仅教授参加培训班的学生所有古老的民歌,还教授他们如何演唱发展而来的民歌。每期课程仅持续约一个月,但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所有古老的旋律以及由民歌发展而来的著名歌曲。经过三期培训,文化官员阮青银先生的许多学生在民歌理解和演唱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阮先生在这批学生中发现了许多未来将为该省传统艺术舞台贡献力量的潜力。阮先生说:“这次有7名学生被选入文化艺术学院,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维族和延族民歌舞台的歌手。”
除了在社区传播维族和延族民歌外,发掘和培养年轻的民歌人才也始终是省传统艺术中心工作人员和艺术家们关注的重点。在中心,许多艺术家不仅参加省级组织的教学课程,像功勋艺术家明清这样的艺术家还为热爱民歌的年轻人开设了许多课程。在这些社区课程中,艺术家们很早就发现了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并为他们未来的艺术道路指明了方向。
省传统艺术中心人民艺术家明月表示:“维族和岩族民歌教学是为全省传统戏剧发掘、培养和培育年轻艺术家人才的首批课程。通过民歌教学班,近几年来,中心已发掘、培养并送15名学生到省文化艺术学院进修。这是振兴中心艺术家队伍的前提,也是为全国专业戏剧培养和培育一代年轻艺术家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