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顿叔叔
已故总理范文同曾说过,孙德胜同志留给人民的最宝贵的遗产是孙德胜的人格。
孙德胜主席生于1888年8月20日,逝于1980年3月30日。他一生92年,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近70年。他是一位杰出的领导人,至今我国人民仍亲切尊敬地称他为“孙大叔”。
“孙德胜同志留给人民的最宝贵的遗产是孙德胜的人格,他融合了南方人的侠义精神、越南人的坚韧和创造才能、工人阶级的先锋品质、爱国者和共产主义者的革命品质以及人类的人性”——已故总理范文同。
私人秘书回忆录
在担任孙德胜主席私人秘书的11年间,黎友立先生对这位杰出的革命家有着无数的回忆。对他来说,每一段回忆都构成了孙德胜先生独特的人格肖像。孙德胜先生是一位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极其朴实、堪称典范的人物。
祖国统一后,孙德胜叔叔高兴地回到南方探望。 |
据立先生说:“孙叔叔和胡伯伯很像,生活总是简朴,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相差无几。在房间里工作时,孙叔叔常常只穿‘叶衣’。‘叶衣’是南方的一种衬衫,圆领,中间有纽扣,两边有两个口袋。冬天我来的时候,看到孙叔叔穿着一件破旧的棕色毛衣。毛衣下摆破了,他就自己用布补上。孙叔叔把还完好的长袖毛衣送给了所有从南方聚集过来的干部。我回去当秘书的时候,收到聚集起来的干部的信,请孙叔叔来找我,我就把信都转交给各省市的书记和主席去解决。如果孙叔叔把所有东西都送人了,他还有什么用呢?孙叔叔出身工人阶级,他认为亲自动手做所有事情是一种形式。”娱乐。Ton叔叔的抽屉里总是备着木工、焊接等工具。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卖的自行车13越南盾,自由出售的要18越南盾。Ton叔叔买了一辆,付了18越南盾,因为他说自己已经有车了,何必争着买自行车呢?Ton叔叔的自行车总是自己修理保养,这么多年了,依然光洁如新。
即使是在对于肩负重任的人来说“比较敏感”的方面,涉及到金钱、房屋等利益问题……在他的贴身秘书的记忆中,顿叔也始终表现出“勤俭廉洁、正直正直”的品格。
黎有立先生说:“即使有车,孙大叔也只有一辆小车,用来出差。他当总统后,就只开苏联送的普通车,把那些好车都放弃了,用来接送客人。后来,他只开军用指挥车。” 孙大叔说,别人看到他开这辆车,不会觉得他是什么大人物,而且开这么颠簸,跟帮他锻炼身体没什么区别。孙大叔80岁生日时,打算把国家给他的彩电、冰箱、风扇……以及他居住和工作的房子都归还。虽然这些资产在当时都非常珍贵稀有,但孙大叔什么也没给家人留下。
关于孙伯伯的住房问题,黎友立先生回忆道:“南方解放后,有一次,范雄先生(时任政治局委员、政府副总理)召集我和福先生(孙伯伯的女婿)见面。范雄先生亲切地说:‘他今年快90岁了,如果接他来南方住,一年四季温暖的气候对他身体好,能延年益寿。就算不能完全接他来,至少在寒冷的冬天也让他进来住。立先生和福先生不能退缩,回去后一定要劝他同意。’”后来,我们出差,被带到西贡河边参观了一栋很大的别墅,周围环绕着几栋相当漂亮的房子。陪同的人说,中央打算把这栋别墅留给孙叔叔,这栋房子是立先生的,那栋房子是福先生的……我们回到河内,向孙叔叔汇报情况。他想了想,说:“抗战艰苦,我们没力气打仗,现在和平来了,住进又大又漂亮的房子,岂不比占房子强?”我们了解他的性格,就放弃了劝说他的想法。
仅从私人秘书回忆录中的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已故总理范文同所评价的“孙德胜的人格”,即“具有南方人的侠义精神、人的仁爱精神、共产主义者的革命品质”。
罕见友谊的起因
孙伯伯比胡伯伯大两岁,但他仍称呼胡伯伯为“叔叔”。胡伯伯仍称呼他的亲密战友为“孙伯伯”。他们在见面之前就已视彼此为朋友。八月革命成功后,孙伯伯从昆岛监狱返回大陆,参与领导革命。
1946年3月,孙德胜受党中央调遣前往北方,并首次见到了胡伯伯——他一直敬佩的领导人阮爱国。胡伯伯还听说了工人孙德胜的事迹,孙德胜自1920年起就组织了秘密工会。
胡伯伯代表党、国家和国会向孙叔叔授予金星勋章。图片由胡伯伯提供 |
1926年,在中国,阮文利同志和陈仲平同志派往西贡建立越南革命青年协会时,李水同志(胡伯伯的化名)指示道:“你们到了西贡,一定要想办法联系孙德胜同志!”在革命事业中共同奋斗,两位杰出革命家的友谊日益深厚。
1946年11月8日,第一届国会第二次会议在河内大剧院开幕,当临时政府主席胡志明宣布辞职,将组建新政府的权力交给国会时,南方代表孙德胜立即站起来高声说道:“我推举胡志明伯伯,爱国者阮爱国,他是组建新政府最合适的人选!”
1948年6月,胡伯伯发出爱国竞赛号召。此前,胡伯伯和党中央委员会决定任命中央委员孙中山为中央爱国竞赛委员会主任。在越北抗日根据地,胡伯伯经常邀请孙中山见面,就推动抗日建国竞赛运动的具体任务进行讨论和交流。
在随后的岁月里,孙中山始终视胡伯伯为伟大领袖,而胡伯伯也敬重孙中山为同志,亲密而忠诚的战友。难以解释他们之间建立如此珍贵友谊的原因:共同的革命志向、特殊的个人情感,当然,这种志同道合甚至包括相似的人生哲学:全心全意、全心全意地为革命、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不计较个人名利,极其朴实,堪称楷模。
人生如玉,白如棉
1958年,胡志明主席在祝贺孙德胜主席七十寿辰时说:“孙德胜同志是革命道德的典范,一生勤俭廉洁,一生为革命、为人民服务。”
已故武元甲将军也写道:“孙叔叔是一位极其朴实的人,他依然是一名工人,依然拿着锤子、钳子……修理着自己的自行车。我们的孙叔叔就是这样一位工人,他代表着工人阶级、越南人民、我们党、我们越南民族的革命精神和最崇高的革命道德。”
已故国务委员会主席武志公肯定道:“孙中山先生不仅具有忠诚、奉献、坚定立场和不屈不挠的勇气,还具有谦虚、朴素、真诚和融入群众的美德。”
作家胡青田在题为《怀念胡伯伯》的诗中写道:“......黑海旗帜从那时飘扬/至今依然威风凛凛……/……从少年时去建立基地/那段光荣的骑士岁月/十七年的苦狱岁月/金色的历史,他留下了“忠”字!/简朴的生活,厚重的德行/布衣掩映着玫瑰色的心/荣耀,屈辱,高贵,卑微,心不变/人生如玉,洁白如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