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拉姆(Nho Lam),学者之村……

February 10, 2015 09:58

(Baonghean)—— 乂安省,每个家庭、每个宗族、每个乡村,都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识。一代又一代,乂安人民谱写了这片贫瘠而勤奋的土地、这片官僚之乡、这片学府、这片人才辈出之地的故事……

我们来到了汝林村(位于越南演州省的演寿县),怀揣着参观古老村落的渴望。汝林村是越南著名的“官宦村”,堪比越南其他许多文人墨客的故乡,例如琼琉村的琼多村、宁平村的文林村、海阳省南萨村的金榜村。最有力的证据是一块古老的石碑,它建于300多年前,名为汝林文宦社碑,至今仍庄严地矗立在乡人民委员会的院子里。石碑上清晰地刻着阮朝和黎朝时期,该村300多名通过科举考试的子弟的名字。碑上有文字:“我村文化古已有之,黎永有年间(1735-1740年)在此选地建庙,先人斥资购置建造,从此至今,不断记录科举人姓名,开我区人民志向……刻于石上,世世代代流传,永不失传……”。据《汝南乡文学社志》记载,汝南村进士(博士)1人,中进士315人,其中庶出6人,进士、进士19人,进士、进士、进士290人。更不用说还有数百名受过良好教育、擅长文学、从事医生和教师工作但没有参加考试或没有通过考试的人。

Tặng quà cho học sinh đạt HCV Olympic Toán quốc gia.
向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赠送礼物。

汝兰村自阮朝以来就以汝兰命名。按照村民自己的理解,汝兰意为汝林(汝字林),寓意读书应试的人多。汝兰村子弟、文化研究员邓光连解释说:“汝兰村之所以高考状元多,是因为这里的人们很早就接触到了两种文化:民俗文化、书香文化,以及早期的读书意识。”

诺兰家的孩子们小时候,一边放牛,一边上学。长大后,他们一边耕田,一边上学。八月三日,逢饥荒,他们每天只能吃稀饭勉强糊口,但仍然为孩子们创造上学的条件。这里的教育也备受人们的重视,因为自古以来,村里就有一种学田(学田),旨在鼓励村里的孩子接受教育。子弟多的家庭,会优先获得大学、中学等好田地。村里还预留了9英亩最好的公田,用于祭祀孔子,被称为“拜圣田”……

我们跟随田寿乡教育促进会副主席黄英老师,参观了当地家庙。这也是Nho Lam的一大特色,因为据老老师介绍,虽然田寿乡面积不大,但全乡却有大大小小的家庙100多座,其中3座被列为国家历史古迹。第一个被列为文物的是曹家庙,曹家曾是乡里最有成就的人家,金匾上刻着127位姓氏。

他很自豪:最近让高家和奠寿故里引以为豪的,是2014年国际物理奥林匹克“金童”高玉泰。阮家祠堂也十分重视教育,祠堂里专门辟出一个书柜,摆放着近千册书籍,这些书籍都是先辈们通过考试后留给后代的,作为研究和学习的资料。高玉泰的父亲高玉河分享道:虽然他从奠寿搬到奠吉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每年他的忌日,他​​的家人仍然会回到汝林村的高家祠堂,为祖先上香。正是家族传统和家乡传统,进一步滋养了高玉泰的才华,让他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境遇如何,都始终努力学习……

说到义安,就等于说到学问之乡;说到义安,就等于说到科举之乡,说到状元之乡,说到毕业生代表之乡,说到毕业生致告别辞之乡,说到毕业生致告别辞之乡,说到人才济济之乡。而这份传统,至今仍在后世传承、传承和发扬:“还州文风千年,正学之心长存。”

我的哈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诺拉姆(Nho Lam),学者之村……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