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段充满爱意的时光

November 7, 2014 09:37

(Baonghean.vn)——对我和我丈夫来说,苏联——现在的俄罗斯——是一个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名字和地址。不仅如此,我们也把它视为我们的第二故乡。

相关新闻

1971年,我们高中毕业并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后,被党和国家派往苏联留学。我的妻子于1972年随行,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B52轰炸机肆无忌惮地对平民进行地毯式轰炸,严重摧毁了越南的基础设施,意图将越南打回石器时代。我刚到苏联时,在巴库市(现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读预科,我的妻子则在俄罗斯联邦(现俄罗斯)南部城市瓦隆奈特读书。

说是预科,其实我们学习的是俄语,一年后才能拿到去苏联大学读书的资格。第一年极其艰难,学习要求很高,而越南学生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能力有限,大家都得拼命学习,很多学生因为太担心而生病,甚至无法学习,不得不提早回国。预科结束后,我们很幸运地被调到同一座城市——列宁格勒,也就是现在的圣彼得堡学习。我在拥有近200年历史(1803年)的林业技术学院学习,我的妻子在师范大学学习,我们住的地方离彼此大约30分钟地铁车程。

列宁格勒曾是俄罗斯的古都,如同越南的顺化一样,美丽而诗意,是闻名欧洲乃至世界的旅游胜地。涅瓦河蜿蜒流淌,河面上数十座大小不一的桥梁横跨其间,既现代又美观。桥面宽度足以容纳8至10条车道的汽车通行,但每天凌晨2点至5点,桥梁会双向开放,供大型船舶通行。列宁格勒的一大亮点是拥有众多宫殿博物馆,例如冬宫、颐和园、圣伊萨克大教堂、“黎明”号战舰……

平心而论,我曾有机会游览过世界上许多国家,但俄罗斯,包括列宁格勒这座城市,拥有众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目的地,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过一次之后,人们就想再去一次。我们一直住在列宁格勒,直到1977年毕业回国。在整个留学期间,我没有机会休假,所以这是我离开家人和亲戚6年后的回归。当时,前往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留学生往返都是乘坐火车,这种火车被称为莫斯科-北京国际中转列车,通常需要连续9天9夜,途经中国和蒙古。

1977年也是我们见证最后一批过境列车的年份,此后前往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留学生运输只有一种交通工具,那就是苏联的俄罗斯航空公司,该航空公司经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希市转机。与现在不同的是,除了俄罗斯航空公司外,越南航空也开通了从河内直飞莫斯科的航班,采用的是波音777大型客机,连续飞行时间9个小时。此外,从胡志明市和芽庄也有类似的直飞航班,每周2班,非常便捷。

毕业后,我们被高校和职业中学部派往义安省工作,直至退休。一般来说,像我们这样在当地工作的人,很少有机会回到俄罗斯,不像在中央机关工作。对我来说,很幸运的是,2007年,也就是毕业整整30年后,我第一次回到了俄罗斯。这次,我受邀参加了普京总统在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组织的前苏联高校毕业生论坛。这是第二次论坛,首届论坛于2003年举办,迄今已举办了三届,由俄罗斯外交部和教育部主办。

我参加的2007年论坛,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代表,年龄各异,其中有些国家现在的元首,他们也曾在前苏联留学。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如此庞大、拥挤的国际论坛上,竟然没有翻译,大家都用俄语交流。虽然几十年没说过俄语了,但大家还是勉强听懂,一开始还得用手势说话。而且也很奇怪,当他们再次有机会互动时,他们的俄语水平竟然意外地恢复了,而且一天天好起来。一般到第二天,他们就基本可以交流了。

后来,我又在2011年和2013年获得了几次去俄罗斯的机会。2011年,我们单独出行,没有参加任何旅行团,还参观了母校,获得了母校200周年校庆纪念章。2003年,我收到了邀请,但因为工作繁忙而未能成行。能够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母校,真是令人感动和激动。学校安排我们像以前一样住在学生宿舍,价格只有外面的四分之一,但设施齐全,就像我们国家的公寓一样,有独立的房间、厨房、卫生间和封闭的杂物间。总之,非常舒适方便。

Các lưu học sinh trong ngày hội ngộ
留学生团聚日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国家还在战乱之中,但当我们回国时,国家已经和平统一;我们留学生时代,就读于苏联的大学,苏联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是世界和平的堡垒,但当我们回国时,苏联已不复存在,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成为回忆。第一次回到俄罗斯,我们目睹了许多变化,但小组成员最普遍的感受是,俄罗斯人依然像以前一样,淳朴、淳朴、热情好客,但俄罗斯社会却截然不同,可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们感受到一种不安全感,治安状况很差,贫富分化严重。穷人在街头或地铁站台下乞讨的情况屡见不鲜。

回想起学生时代,我们生活在俄罗斯政府和人民的关爱和庇护下,视俄罗斯社会为天堂,并暗自梦想着有一天越南社会发展起来后也能如此。那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都非常舒适,与公务员平均工资相比,消费品和食品的价格非常便宜,毫不短缺;地铁、公交车、电动车或有轨电车等服务于民众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非常便宜,几乎免费;医疗保健和教育都受到特别重视,并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发展,不加区分。

对于当时在国外留学的越南留学生来说,苏联当时每月发放的奖学金足以维持生活,甚至过着体面的生活,无需操心,让他们能够专心学习。我们每次回俄罗斯,都会努力了解俄罗斯的现状,与他们见面,交流他们的生活。我们发现,除了极少数年轻人,尤其是后来出生的年轻人,绝大多数人都对过去的生活感到遗憾,他们对过去的梦想却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一些有一定了解的知识分子,在得知我们曾经是这里的留学生后,询问越南的情况,并向我们表示祝贺,对一个焕然一新的越南感到欣慰。他们还告诉我们,希望俄罗斯社会也能像我们一样,就像我们梦想未来越南社会像苏联一样。

2013年,我应俄越友好协会成立50周年的邀请,有机会再次访问俄罗斯。我们的代表团受到了俄方的热烈欢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见了许多政界人士、越南与俄罗斯联邦友好关系中的知名人士,例如曾在越南服役的几位主要将领、英雄宇航员格尔曼·蒂托普的妻子(格尔曼·蒂托普曾前往越南,并被胡伯伯授予越南劳动英雄称号,广宁省有一座名为蒂托普的岛屿)、与越南宇航员范俊一起飞行的宇航员戈尔巴乔……

俄罗斯朋友们亲如一家,回忆起在越南工作和访问的美好时光,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听到俄罗斯朋友们,包括两位应我国国防部邀请刚从越南归来的中将,讲述他们在越南的所见所闻,了解一个焕然一新、蓬勃发展的越南,并感谢我国政府和国防部为他们提供的全程最优惠的条件,让老兵们深受感动。正如他们所说,这是一次重温旧战场的机会。

Các lưu học sinh chụp ảnh lưu niệm tại Nga
留学生在俄拍纪念照

如今,40多年过去了,我静下心来,回想自己作为一名留学生,在一个充满关爱、培育和教育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成就了今天的我,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过去、现在、将来都将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难以忘怀的。

致洪海

(原苏联留学人员,1971-1977届,义安省越俄友好协会主席)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回忆一段充满爱意的时光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