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诗人《连接欢乐海岸的桥梁》
(Baonghean.vn) - 他的本名是潘文图,著名诗歌《欢乐桥》的作者,这首诗走进了抗美救国一代人的心中,成为祖国和国家的财富,因此读者常常称他为“欢乐桥”诗人。
诗歌让诗人反抗
潘文图在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和文章创作中,留下了7部诗集、1部散文集,主要作品有诗歌评论、诗歌导言和友人诗集,其中有10部诗集曾荣获中央和地方奖项。这的确是一笔令人印象深刻的遗产,但由于《连接欢乐海岸的桥》这首诗名声大噪,人们便用这首诗代替了他的名字。
潘文图1940年出生于安城县莲城乡莲池村。他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但很快便融入了这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村庄的精髓。19岁时,潘文图离开家乡前往河内,就读于中央商业学校。1962年至1971年,他担任安沛省商业厅官员。1961年,他的诗歌作品发表于《人民报》、《民族报》和《先锋报》等报刊。
这首著名诗歌的创作背景也十分特殊。1971年9月28日夜里,在安沛高原苗族村落的森林里,漫步在溪边的吊桥上,听着年轻男子吹笛呼唤情人,桥下姑娘们在月光下洗衣服。看着桥下姑娘们吹笛呼唤朋友,潘文湫在一夜的狂喜中,写成了《欢乐桥》。
这座桥是我们的会面地点
月夜桥上他吹笛子
月夜桥边我洗衣服
连接欢乐海岸的桥梁……
这首诗于1971年底首次发表在《人民报》上,并由艺术家灵岩在越南之声电台诗歌栏目演唱,之后又在《先驱报》的优秀诗歌栏目发表。同年年底,正如诗人所预言的那样:他参军并在小溪上建造了一座浮桥。
![]() |
诗人潘文图的一些作品。 |
潘文思参军入伍,越过长山奔赴东南战场,参加解放军文艺部队,既直接参加战斗,又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为抗美救国的神圣战争服务。
1974年,音乐家文安创作了诗歌《连接欢乐海岸的桥梁》,由艺术家桂阳和女子乐队在电台演唱。潘文图的诗歌在音乐家文安的赋能下,对公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感召和唤醒千千万万人民的力量,成为工程兵的传统歌曲,英雄部队的歌曲,一首伴随岁月流传的歌曲。
![]() |
诗人潘文图(左二)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照片:武玉山,2008年摄于大叻。 |
1975年,潘文洵与战友们出征解放西贡嘉定。同年,他退伍,成为义静广播电台(后来的义安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兼编辑。从1976年到2001年,在超过25年的时间里,他既是诗人,也是记者。
在一代抗美救国诗人用史诗般、浪漫主义、英雄般的嗓音唱出的合唱中,潘文图依然保留着自己的声音,他那既细腻又新颖的诗人腔调,《连接欢乐海岸的桥》就是其中的典型。短短十四句才华横溢的诗句,从笛声的旋律到情侣间的爱情画面,吹笛的少年,洗衣的少女,表达了一个民族年轻一代的伟大情怀……在和平年代,潘文图的诗声更加平静,更加内敛。
喜欢“坐在后座”的人……
1987年,潘文思党校义安广播电视台文艺组到陈富党校参加党课学习。学习结束后,大家作了汇报,潘文思还给学校寄来了一首诗《想党》。
我有两根头发,但还不是党员。
也许有一天我会加入党的队伍。
也许我正站在路边思考
但党永远在我心中。
诗人预言了党内将会出现的异常现象:
当低沉的声音响起
有人肃立低头,默默无语。
但我心里还是满满的算计
双手插在口袋里数钱
这首诗发表后,社会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赞扬,也有人批评。改革开放初期,潘文图敢于直面现实,以饱满的情感和深沉的情感思考着党。他的许多诗歌,例如缅怀 Giat、Hang Thau 和酒垫……都是他为了创新视角和表达方式而做出的努力。
![]() |
诗人阮文雄评价说:潘文图是连接波涛之上幸福海岸的人。没错,潘文图担任文学编辑25年,就像一只勤奋的小鸟,静静地拾起每一粒好诗、每一句好诗、每首好诗,然后选出来播出。潘文图作为编辑,发现并鼓励了许多年轻作家,他们中有的成为了省文学艺术协会的成员,有的成为了越南文学艺术协会的成员,有的半途而废,无法再从事诗歌创作。但凡与他接触过的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他是一位诚实、善良、值得信赖的人。
我从1972年到1975年在东南部的森林里读过他的诗,但真正认识他、结交朋友是在1984年底,当时我回到家乡安城写历史,和阮春福、辉玄、潘祥辉等一起加入了宋定文学社……自2003年安城文学社成立以来,我和他同甘共苦,培育和建设地方文学社,和他一起编辑了许多朋友、学校和地区的诗集,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美德。
关于稻田诗人的短篇小说
那年清明节,有一天,我和阮春福、潘文图相约去陈友忠家玩。我借了一辆摩托车送他们去。妻子灌了一壶酒,路过合胜市场时,我们停下来买了十几只野鸟,先是送给《探望米》的作者,后来又当零食吃。
![]() |
诗人潘文图(右三)与艺术家们进行实地考察。图片由他提供 |
到了富田路口,就遇到两个交警,他们按着哨子拦下我们,要我们出示证件。我当时很纳闷,我没车,哪有驾照?阮春福赶紧解释道:“我是作家阮春福,由诗人吴德进开车送我,和《欢乐桥》的作者、诗人潘文秋一起,来演州医院看望陈友忠。不瞒您说,我们忘了带证件,请您放我们走吧。”听阮春福这么说,两个交警很惊讶,其中一个问:“您是《欢乐桥》的作者吗?”涂文坦然回答:“是的,我是《连接欢乐海岸的桥》的作者潘文图。”警察闻言,一把抱住涂文:“我的天哪,你们一直在唱我的歌,今天能遇到你们,我们真是太幸运了。好,你们唱吧,不过下次记住不要下载这首歌。”
还有一次,诗人光辉回妻子的家乡安城探望,邀请我和诗人潘文殊在一家小酒馆开会。当时,诗人光辉是文化信息出版社的社长、执行委员会委员,也是作协检查委员会的组长。开会时,他对诗人潘文殊说:“潘文殊应该申请加入作协。这次去义安,陈宁虎和阮攸文学院二期的一些同学提醒我,我应该提醒潘文殊也申请加入作协。”潘文殊笑着说:“谢谢光辉,谢谢大家,我愿意当省文协的委员。”回去的路上,潘文殊对我说:“不管你是中央文协委员还是省文协委员,重要的是你的作品。”
![]() |
连青公社(Yen Thanh)。照片:Anh Tuan |
2014年7月12日,诗人潘文洵逝世后,他的子孙们根据他的遗作,从他的7部诗集164首诗和友人为他写的21首诗中,选编成2015年由作协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回眸》,与诗集《安城,安城文……》一并出版,作为他整个诗歌创作生涯的总结,也是安城文艺界朋友为缅怀这位稻田诗人而献上的一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