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胡伯伯离开前那个地方
8月28日,值此纪念胡伯伯遗嘱执行50周年之际,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亲切会见直接服务和保护胡伯伯的同志们。
在这里,代表团团长陈越环先生,曾经侍奉过胡伯伯的卫兵之一,后来担任主席府胡伯伯遗迹处处长(现已退休)与大家分享了有关胡伯伯的感人故事。
![]() |
越南总理阮春福与直接侍奉和保护胡伯伯的战友们。(右二为陈越环先生)。图片来源:VGP/Nhat Bac |
作为胡伯伯患病期间和去世后直接守护和保护的人,我是留下来继续守护他遗志的警员之一。正因如此,我才能记住胡伯伯去世的那些时刻,他留下了如此多的爱和对生命的渴望:
记得1969年8月12日下午4点,胡伯伯在西湖汽车旅馆会见黎德寿同志,听取巴黎会议情况汇报。当晚,胡伯伯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随后几天,他咳嗽得更厉害,发烧也越来越严重。但他仍然在吊脚楼里上下走动,努力工作。应医生的要求,1969年8月17日晚,胡伯伯没有再在吊脚楼里工作。他到吊脚楼后面的一间小房子里居住和工作。这间小房子是1967年5月胡伯伯去中国治病时,政治局决定为他建造的,目的是确保他在美机轰炸河内期间的安全。但胡伯伯不肯自用。他说:“以后有许多负责同志来我这里工作,我们一定要在那间小房子里开会。”当我孤身一人时,我就待在这栋木屋里。你们照顾我,也得照顾人民。人民能忍受的,胡伯伯也能忍受。
自1967年7月20日(胡伯伯从中国回国的日子)起,政治局每周一次在该楼定期开会,决定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现在主席府遗址的文物保护档案中,该楼被称为67号楼)。
值我党建党39周年(1969年2月3日)之际,胡伯伯曾在此屋撰写《加强革命道德,铲除个人主义》一文,赞扬党员干部和干部们的牺牲精神和纯洁道德,同时强烈谴责狭隘的个人主义行为和思想。他指出,个人主义是腐败、颓废、浪费、奢靡、贪名利等弊病的根源和伴随物,损害革命和人民的利益,降低执政党的声誉和威望。胡伯伯在去世前发表的最后一篇关于道德的文章中,不忘提醒大家如何做人,如何树立尊严——这是确保每个人人生旅程走向辉煌终点的宝贵根基。
在这所房子里,胡伯伯为我们留下了光辉的道德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有一次,服务员把《河内新报》上的新闻读给胡伯伯听:五舍合作社打算铸造胡伯伯半身铜像。胡伯伯对服务员说:“你去跟中央说,现在铜不多了,铸不了。把铸胡伯伯半身铜像的钱用来给孩子们再建一间教室吧。英雄烈士那么多,为什么不铸胡伯伯半身铜像呢?”
尽管胡伯伯病得很重,但那天他非常高兴地听到政治局委员向他汇报政治局关于庆祝1970年四大节日的决议。胡伯伯说:“你们应该仔细讨论一下,至于我的意见,我只同意决议的四分之三。我不同意把5月19日定为1970年的重要纪念日。至于庆祝建党40周年、列宁诞辰100周年和国家成立25周年的决议,你们应该尽快拿到,以便在群众中广泛宣传。目前,学生们即将进入新学年,宣传胡伯伯诞辰的纸张、墨水和钱应该用来印制教科书和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品,以免浪费……”。
回想起1969年8月,当时正值大雨倾盆,红河水位高涨,胡伯伯当时病倒了,中央委员会邀请胡伯伯前往河内市,防止红河堤坝决口引发洪水。但胡伯伯说:“我不能抛弃人民,首先要照顾好人民。” 因此,中央委员会准备了一辆水上车辆,以便在河内发生洪水时将胡伯伯送往河内市。胡伯伯的车辆后面还有许多其他水上车辆,随时准备救援人民。
即使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胡伯伯仍然履行职责,纪念八月革命和1969年9月2日国庆:1969年8月30日,当他听到河内导弹战士击落一架美国无人机的报告时,他向361师导弹战士敬献花篮。1969年8月31日晚,国庆庆典在巴亭堂隆重举行。由于疲劳,胡伯伯无法出席,但他询问了庆典的组织情况。他感觉好些了,看起来更精神了。1969年9月1日,胡伯伯很累,但有时他更精神、更敏捷,他亲自拿着一碗龙眼吃掉。1969年9月2日八月革命和国庆24周年之际,他敬献花圈,到河内烈士陵园瞻仰烈士;他还向巴亭坊第四区警察大队和第一道路交通安全大队敬献花篮。
回想胡伯伯生病的日子,回想他每次抢救的时间,回想他每次抢救后醒来的时刻,胡伯伯无所不知地询问,第一句话就是:红河水退了吗?今天南方人民在哪里取得胜利?我们永远记得胡伯伯的话语,这些话语表明胡伯伯在一切工作中都是积极主动的,甚至在离开时也是积极主动的。例如,1969年8月29日,胡伯伯对总理范文同及其周围的子孙说:国庆节假期,胡伯伯将出席十至十五分钟。回想起来,这真是奇怪:1969年9月2日9时,胡伯伯心脏病发作非常严重,越南和中国的教授和医生不得不对他进行抢救。根据心电图机显示,9时15分,胡伯伯的心脏完全停止跳动。医生和我们警卫队员们用青春的活力,轮流按压胡伯伯的胸口,希望他的心脏能够再次跳动。上午9点47分,范文同同志失声痛哭:“同志们,我们的胡伯伯已经不在人世了。”
就这样,1969年9月2日上午9点47分,胡伯伯逝世的悲痛传递到了人类,留下了“生命在流泪”和“天降甘霖”的悲痛。9月2日确实是留给后人的希望,之所以有希望,是因为胡伯伯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1945年9月2日,胡伯伯拯救了民族于水火,为人民带来了独立、自由和幸福,24年后,胡伯伯逝世了。而9这个数字是多么神圣:1965年5月10日上午9点,胡伯伯写下了遗嘱的开篇,为后世留下了嘱托;在之后的几年里,胡伯伯在5月10日上午9点又对遗嘱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删减;1969年5月10日上午9点,胡伯伯已经全部完成了对后世的嘱托。 1969年5月19日上午9点,胡伯伯最后一次回顾了他留给子孙后代“无尽的爱”的东西——1969年9月2日上午9点47分,胡伯伯逝世,享年79岁。1969年9月9日,全国举行追悼会,送他走向贤达的世界。
缅怀胡伯伯“病逝”期间人民对他的爱戴,遵循着他生前的规律:胡伯伯在主席府一带生活工作的15年间,从未有人到胡伯伯家打扰他。胡伯伯患病期间,尽管他的健康状况高度保密,但每天都有很多车辆进出,有中央同志来看望胡伯伯,有医生为胡伯伯治病,有医疗器械为胡伯伯治病……人们因此预言胡伯伯可能患病。于是,许多人来到红门(主席府大门,胡伯伯每天都会从这座门出入),表达愿望:“如果胡伯伯真的病了,我们愿捐献我们的心脏来代替他的心脏。”随后从1969年9月3日至6日,人群从未缺席,大家都流着泪,悲伤着,默默地、有秩序地在雨中走到巴亭广场,向胡伯伯的遗像致敬。
而在胡伯伯的遗体被安放在巴亭堂的玻璃棺材里,以便我们的同胞、干部、战士和越南朋友前来瞻仰胡伯伯的日子里(1969年9月6日至9月9日),小孩子们的心情是无比痛心的:因为前来瞻仰胡伯伯的人太多,他们无法前来瞻仰,所以他们一直与在堂外保护胡伯伯的执勤警察搏斗,痛哭流涕:大叔,请把胡伯伯还给我们吧……
我永远铭记胡伯伯怀念故土的心情。他说:“我的家乡是南丹——义安,但我的母亲死在顺化,我的父亲死在高岭。我的家乡遍布全国。顺化、藩切、西贡……这些地方,我出国前都住过,也去过,但还没有回去。”胡伯伯非常想念那片土地:“在南方,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苦难。每个人、每个家庭的个人苦难加在一起,就成了我的苦难。我知道,我没有尽到对南方人民的革命义务。即便如此,我知道南方人民仍然爱我,就像我一直爱他们一样。在南方,我不是胡志明主席,而是胡伯伯。”因此,当他生病时,他会要椰子水喝。仿佛明白胡伯伯的心意,胡伯伯的私人秘书——武奇同志吩咐我们的警卫,到棚屋前的两棵椰子树——胡伯伯每天照料的两棵南方椰子树——去摘一颗椰子,剖开,将两颗椰子的汁液倒入杯中,再从每颗椰子中取出一块椰肉,盛在盘子里,端给胡伯伯享用。胡伯伯喝了一口椰子水,认为这就像带着“想念南方,想念家乡”的思念,进入了永恒的世界……
值此胡伯伯逝世之际,我希望上述回忆能为今天和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珍惜、保存和弘扬胡伯伯遗产的价值,使其永远与民族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