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努力……寻找人参

March 31, 2014 20:19

(Baonghean) - 琼吕省沿海居民常用“地参”来指代生活在河口(淡水和咸水交汇处)淤泥沙层下的海参。海参是一种天然的食物来源,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然而,要想靠挖地参为生,他们必须是熟练的“工人”……

三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我在琼吕县安和乡新胜村的一个集市上偶然遇见一群卖人参的妇女。她们浑身湿透,双手沾满泥土。看着她们,我就知道这些人参是刚从海滩打捞上来的。红褐色、银色的人参在桶里蠕动着,吸引着我……

Những phụ nữ ở Tân Thắng (An Hòa – Quỳnh Lưu) cần mẫn săn tìm sâm đất.
新胜 (An Hoa - Quynh Luu) 的妇女辛勤地寻找人参。

31岁的麦氏春女士(家住安化县新胜村)透露:“我很少把人参拿到市场上卖,因为这种人参很稀有,很少有人去挖。通常挖多少就卖多少。而且,谁想买,都要提前到店里订货,才有机会买到。” 春女士话音刚落,一位女士就把车停在路边,把她买的东西全部买走了。这位女士为了买一公斤多的海参,掏出钱包,付了20万越南盾。这笔交易很快就成交了,顾客没有一句抱怨,也没有讨价还价。

经过一番恳求,姐妹们终于同意让我第二天和她们一起去挖地参。我们中午12点出发。每个人只带了一把约50厘米长的短柄锄头和一个4公斤重的油漆桶。骑行约4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Truong Tho桥(连接琼寿乡Tho Tien村和Tho Nhan村)脚下。此时潮水退去,土堆露出水面。大家放下桶,观察了一下,选好位置,立即开始挖。大约挖了5下,宣女士挖出一株圆柱形的长地参。放进桶里一会儿,它就缩小了一半,差不多有拇指那么大,颜色变成了闪闪发光的红褐色。宣女士拥有超过15年的挖参经验,因此她很容易就能辨认出参穴的标志。那些参穴很小,周围堆着一堆泥沙,她称之为“妈”。“穴多的地方,小参就密集。想挖大参,就得选穴少的地方挖!”

这边,1981年出生的何氏莱女士也蓄势待发,弓着背,用锄头快速地挖着。她说,锄第一下,后面的锄头必须挖得很快,因为只要听到一点动静,这家伙就会钻到很深的地方。预判人参的走向因人而异,但最忌讳的是直接用锄头挖人参的洞穴,因为锄头的刃口会割断人参的身体。而要抓人参,必须非常熟练,抓住人参的尾部后,要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用力按压,然后慢慢地拔出来。

锄头每插进地里,挖参者都要费很大劲。但他们的成功率只有二十分之一,也就是说,他们得锄二十次,才能有幸挖到一株人参。1984年出生的胡氏花女士停下锄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道:“老参难得!”

那天下午,在琼寿河边的冲积地上,除了我和来自新胜(安化)的女士们,还有许多人扛着锄头来挖人参。有些人费尽心思选了好久才找到合适的地方,拼命地挖。可是挖下去的时候,却碰上了一个被水淹没的洞穴。有些人看到了人参的尾巴,还没来得及拍照,它就跑掉了。有些人拍了照片,以为万无一失,却不料遇到了“顽固将军”,不得不奋力一搏,最后不得不放手,因为这条动物肯定要被压垮。原来,这项工作需要力量、毅力,尤其需要经验!

目前,在琼琉县,新挖的海参售价为每公斤15万越南盾。由于这种特产稀有,许多人会购买来享用或作为礼物赠送。胡氏花女士说,如果她愿意去演州,每天挖海参就能赚50万越南盾。对于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工作的盐农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然而,不难看出,这里的天然海参资源正在枯竭。该小组成员胡氏光女士回忆说,大约5-7年前,像她这样挖海参的人,每次退潮都能赚到3到5公斤。当时海参价格低廉,知道的人不多,海参逐渐被挖出来煮着吃。如今,“吃苦耐劳,聪明人”,整个安和公社靠这个行业谋生的人只剩下大约10个人了……

海参是一种软体动物,形状与蚯蚓相似,但体型更大(学名:Sipunculus nudus)。海参生活在沿海沙洲或红树林的树冠下,体长约10至30厘米。海参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

阮氏会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艰苦努力……寻找人参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