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透过民歌看到故乡

October 1, 2015 18:00

(Baonghean)——也许你不喜欢家乡的民歌,或者你从未听过完整的歌词。但很有可能,有一天,你迷失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面对着素不相识的面孔,突然在风中听到一首家乡的民歌,一切都会改变。你会想哭,因为你在遥远的土地上找到了熟悉的感觉。

我已经记不清听过多少遍义安民歌了。兴致高涨的时候,我甚至会“背诵”几句,让自己的精神生活不至于太过单调乏味。然而,这一切似乎只是为了确认我对祖国最独特的精神遗产之一的“了解”。只有身处异乡,跨越国境,才会突然莫名其妙地爱上并怀念起民歌。9月初,在省人民委员会组织的一次前往老挝和泰国的长途商务旅行中,这种感觉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这是自2014年以来,义安省人民委员会第二次在老挝和泰国开展旅游推广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开辟“义安-老挝-泰国东北部”沿线旅游走廊。恰巧,代表团也由义安民间遗产保护与推广中心的艺术家们陪同。义安文化工作者希望再次介绍和推广他们家乡独特的精神文化遗产。

Các nghệ sỹ Trung tâm Bảo tồn và Phát huy di sản Dân ca ví, giặm Nghệ Tĩnh biểu diễn phục vụ Hội nghị quảng bá, xúc tiến tuyến du lịch đường bộ và đường hàng không Việt Nam - Lào - Thái Lan tại Khỏn Kèn (Thái Lan), tháng 9/2015.
2015 年 9 月,义静民歌遗产保护与推广中心的艺术家在泰国孔肯县举行的促进和发展越南 - 老挝 - 泰国公路和空中旅游路线的会议上进行表演。

那天早上,我们来到位于泰国孔敬府孔敬市中心的科萨酒店大厅,参加旅游线路推广会议。看到许多人在等候和欢迎我们。他们中有商人,有旅行社代表,尤其是在孔敬经商生活的越南侨胞和越南工人。看到来自祖国的艺术家们头戴头巾,身着棕色的奥桑(Ao Sang),手里拿着许多从越南带来的道具,大家都惊叹不已。

在佛塔王国东北部洒满金色阳光的空间里,聆听着故乡的民歌,每个人都感慨万千。许多人第一次听到、看到、亲身感受故乡的民歌时,都热泪盈眶。似乎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在某个地方,“故乡”两个字依然回响,即使他们已经是在这片曾经被称为“暹罗”的土地上出生和成长的第三代或第四代。

在观看表演、擦眼泪的人群中,我看到了一位年约60岁的老人,他有些羞涩地说,已经很久没有在家乡直接参加民歌晚会了。他叫帕拉瑟,越南名字叫阮文贝,祖籍是河静省德寿县,1970年移居泰国。贝先生说,每次听到民歌和毗族曲调,他都会对家乡产生一种深深的、挥之不去的怀念。孔敬市一家专门生产和销售家居用品的商人黎文贝先生也有同样的感受:虽然他听说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义静毗族民歌和戎族民歌,但只有与这些民歌艺术家们直接接触,他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的意义和深厚的感情。

在义安代表团前往孔肯府越南人协会的傍晚大巴上,我坐在义安民间遗产保护与推广中心功勋艺术家洪阳旁边。他坦言,只有走出国门,与海外越南人见面,才能体会到自己所做之事的意义。洪阳艺术家还回忆起2014年的一段往事。当时,他和中心的艺术家们在泰国越南侨胞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沙功帕侬为越南人社区演出。当时,他和人民艺术家洪吕去市场,意外被人们“发现”,并被人群包围。在大家的热情要求下,两位艺术家在鱼肉摊位之间,用充满爱意的歌声唱出了“为人民而唱”的歌曲。 “唱了几十年民歌,站在舞台灯光下,那是我第一次在市场中央唱歌。我唱得热情洋溢,忘记了一切。”功勋艺术家洪阳说道。

Nghệ sỹ Thiên Huế đón nhận tình cảm của kiều bào.
艺术家天顺受到海外越南人的喜爱。

艺术家们将自己的歌声带到海外服务越南人民并非新鲜事,尤其是在如今国与国之间旅行不再那么困难的情况下。然而,在其他国家演唱义安民歌,宣传义安的土地和人民,仍然是一项新活动。艺术家天惠说,她从出生起就被家乡的民歌“感染”,民歌和维族歌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她的内心深处。天惠在义安民歌和岩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中心工作了十年,做出了贡献。这是这位笑容温柔的女孩第一次出国演出。“我不知道,兄弟。在国内,我曾多次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登台表演,但我不像在这里那样紧张和激动。这里的人非常爱我、关心我。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歌声更感人。”——天惠分享道。

在孔肯府为民众献艺的众多艺术家中,或许艺术家明通(Minh Thong)对泰国巡演的记忆最为深刻。然而,演出前一天,明通突然胃痛得厉害,大家不得不把他送往孔肯府医院的急诊室。为了不让自己影响到整个团队,明通当晚仍然坚持和其他艺术家一起起床,为海外越南人献艺。他说,他不想辜负人民对祖国的期盼,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期盼。

目前,约有10万越南侨胞和越南务工人员在泰国生活和工作,其中泰国东北部地区约有6万人。特别的是,泰国东北部地区的越南人主要扎根于我国中部地区,故人们更能理解和喜爱严酷、风和日丽的中部地区的民歌,义安民歌也不例外。海外越南人对民歌和义安民歌的喜爱,也源于义安民歌的本质:民歌是一代又一代林丰子恺子孙的心血结晶,歌词和歌声源于劳动生产,源于汗水的咸湿。孔肯省越南人协会会员高文辉(泰文名:奈松蓬·道春)表示,他的家乡在河南省,但每次听到义静民歌,他都会忍不住感动。他希望义安民间艺人能多来孔肯省,让大家更贴近自己的家乡。

义安省义静六族和岩族民歌遗产保护与弘扬中心传统民歌团团长阮安宁先生表示,自义静六族和岩族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该中心已五次出国为同胞献歌。每到一处,团员们都受到了海外越南人的热烈欢迎。阮安宁先生还表示,9月30日,来自义安省的五位艺术家踏上了为澳大利亚同胞献歌的旅程。此次巡演的艺术家包括人民艺术家洪流和功勋艺术家田勇。“这充分表明了义安民歌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阮安宁先生说道。

文章和照片:刀团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仿佛透过民歌看到故乡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