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山(安山)砂石开采的痛点
河岸被冲毁,甘蔗和农作物被冲入河中,每年约有3公顷的耕地因水土流失而损失。这就是永山乡(Anh Son)目前的状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拉姆河(Lam River)猖獗的非法采砂活动,改变了河道走向,导致河岸下沉。
(Baonghean)-河岸被冲毁,甘蔗和农作物被冲入河中,每年约有3公顷的耕地因水土流失而损失。这就是永山乡(Anh Son)目前的状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拉姆河(Lam River)猖獗的非法采砂活动,改变了河道走向,导致河岸下沉。
我们跟随永山乡民警来到靠近河岸的冲积区,那里有数十艘大容量的船只正在竞相非法采砂。看到当地政府人员出现,这些船只上的人员迅速起锚,将船只驶至河中央,继续开采。此时,我们统计出,在半径不到1公里的范围内,有多达12艘船只正在大规模开采砂石。
乡警察局长阮友清先生表示:“非法采砂船的船主大多来自谅山和龙山乡。由于这两个乡的砂石资源不多,他们就到永山去采砂。这些人操作非常巧妙,经常选择夜间采砂,并派人把守,以应对当局的追捕。”
我们沿着河岸附近的冲积区,亲眼目睹了砂石开采的后果。当时正值雨季,农民尚未开始生产,冲积区被用来放牧水牛和奶牛。高而强劲的水流导致侵蚀发生得非常快。与残存的痕迹相比,有些河水已经渗透了数十米,在河岸上形成了巨大的弧形。由于冲积土结构脆弱,侵蚀的迹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每次洪水过后。
特别是在人们种植甘蔗的地区,冲积地距离河面约有3-4米高,船只经常选择隐蔽地非法开采砂石,因此这一带的侵蚀程度极其严重。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片的冲积地被水流侵蚀、冲走。在冲积地的下方,生长着大量被侵蚀卷走的甘蔗植株。有的植株被水淹没,有的埋在沙土中,有的因为刚刚被侵蚀而显得新鲜。有些河段将河岸深深冲刷,形成了巨大的蛙嘴,在蛙嘴上方,甘蔗植株还能正常生长。但仅仅几天后,一旦下雨或河水上涨,这些蛙嘴就会崩塌,卷走大量的甘蔗植株。
大片甘蔗被侵蚀,并被冲入河中。
这些人经常将船停在河岸附近,非法挖掘沙子和砾石。
除了经济损失,河岸侵蚀还威胁着过往人员和牲畜的生命。当地土地官员阮友庆先生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永山县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近3公顷的生产用地。主要原因是非法采砂者经常将船只开到岸边进行采砂,导致侵蚀速度加快。如果不及时治理,生产用地面积将持续减少。”
面对日益复杂的砂石开采形势,永山乡人民委员会派出警察和民兵定期巡逻、侦查、处理和驱赶,但收效甚微。因为非法采矿者一旦被发现,往往会起锚,将船开到河中央。而地方当局缺乏手段,也没有任何制裁手段,只能将他们驱离靠近河岸的区域,最多只是处以行政罚款。当局撤退后,这些人便将船开到岸边继续开采。更何况,有时这些人还会挑衅,甚至动用武器进行反击。
永山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潘伯忠先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近期,本地区砂石开采形势复杂,涉及人员均为其他乡镇居民,我们无力阻拦和处理。因此,我们已向县政府提交文件,请求其介入,妥善处理。”
接到永山公社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后,2013年8月7日,英山县委常委向英山县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机关发出批示,指示处理永山公社非法开采砂石料的情况。批示内容要求,立即集中力量处理永山公社非法开采砂石料的情况,不让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影响安全秩序、生态环境,降低人民的信任。县委常委批示要求,最迟在2013年8月12日前,拿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在此基础上,2013年8月23日,安山县人民委员会主席签署决定,成立综合督察组,负责督察本县组织和个人遵守矿产开采、环境保护和水资源法律的情况。决定中明确,综合督察组的任务之一是,对全县特别是永山乡在河流中非法开采砂石的组织和个人进行督察、驱逐和处理。
永山乡人民希望跨学科检查组能够尽快介入,帮助保护农田和环境。
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