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美国贸易战的策略

智慧与勇气 October 26, 2018 15:39

制造商品通关困难、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是中国对美报复性关税之外的策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确的)欢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17年访问北京。图片:路透社

当特朗普宣布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第二轮关税时,北京方面作出回应,对另外600亿美元的华盛顿商品加征关税。这让许多人认为,在激烈的贸易战中,中国领导人在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斗争中已经束手无策。然而,一些专家表示,这是一种误解,中国仍然拥有充足的武器库来对抗美国。

经济学家彭博社特朗普的关税只有使中国商品失去相对于美国商品的低成本优势才有意义。

德克萨斯州一家时尚手袋店的老板蒂芙尼·扎法斯·威廉姆斯表示,她84%的库存来自中国,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受到特朗普10%关税的影响。据她称,她最大的供应商已经提高了价格,她别无选择,只能将成本转嫁给顾客。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这一现实表明,在贸易战中,消费者付出了更多代价,美国企业却损失了利润,尽管特朗普一再表示,中国是此次加征关税的输家,而且这将给美国国库“带来巨额收入”。

因此,无论特朗普对多少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如果这些产品不是美国国内生产的,消费者仍然需要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只要美国人继续以更高的价格购买中国商品,北京就有动力“战斗到底”。

中国领导人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无法以针锋相对的关税手段与美国抗衡,而且这并非其长期战略的一部分。他们认为更明智的做法是耐心等待,直到特朗普的关税开始侵蚀美国人的钱包,而美国人仍然可以自行生产商品或找到其他来源来替代美国进口商品。

关税并非中国可以对美国采取的唯一贸易举措。中国海关自年中以来已开始加强对从美国进口的鲜肉、蔬菜和水果的检查。据《每日邮报》报道,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连锁店的所有者万洲国际中国区总监路易斯·切恩抱怨称,中国海关最近对每一批从美国进口的猪肉都进行了检查,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进行随机抽查。南华早报

中国海关官员在海关检查站检查进口猪肉。图片:南华早报

这导致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在港口停留的时间更长。除了猪肉,许多其他新鲜产品,包括水果和海鲜,在清关时也需要接受严格检查。长时间的港口停留会导致这些产品品质下降,甚至超过保质期,让中国消费者不再对它们感兴趣。他们转而选择购买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或国产产品。

中国近期大幅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并寻求其他国家的供应。此举对美国大豆种植户影响巨大,他们需要政府的支持。

中国可以对与其做生意的美国企业使用的另一种策略是引入复杂而繁琐的流程和文书工作,使这些企业几乎不可能在中国盈利。

国际评论员亚当·法耶兹认为,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拥有的另一个武器是民族主义,而北京在控制媒体系统方面的优势则助长了民族主义。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主席习近平倡导的“中国梦”,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倾向日益增强。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放弃了“韬光养晦”的战略,公开宣布了到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强国的雄心。

“中国媒体多年来一直在传递这样的信息:中国正在崛起,并将主宰亚洲,但美国和日本正试图遏制它,”法耶德写道。“中国人认为他们正受到外部势力的威胁。”

这种民族主义或许能帮助中国民众“咬紧牙关”承受特朗普关税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贸易战可能持续下去的情况下。这也有助于中国领导人获得公众支持,采取强硬立场,对特朗普的攻击进行“回击”。

但民族主义也可能失控,爆发出难以预测的暴力浪潮。中国领导人当然不希望看到有人焚烧美国汽车,就像2012年抗议期间日本汽车被焚烧一样。这可能是一场灾难,可能给中国带来可怕的国际后果。

据vnexpress.net报道
复制链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中国应对美国贸易战的策略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