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丹莱学生的慈母
(巴恩盖安)在布马特山区,丹莱族的村庄在党的领导下,正在奋起迎接新生活;他们的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逐渐萌生了“求知欲”。令人感动的是,年轻的女教师们热爱自己的职业,关爱丹莱族的贫困学生,成为他们慈爱的母亲……
来自溪康上游的几十户丹莱族人,在“丹莱族保护与发展”项目的帮助下,落户蒙山乡(Con Cuong),十余年来,丹莱人已经熟悉了农耕和畜牧业,玉米地结出了玉米,稻田收获了丰收……尤其是丹莱族的孩子们,在社区和社会的“播种信”的关爱下,已经能够上学了。
![]() |
维氏菊老师(蒙山三小学 - 孔强校区)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做作业。 |
位于Cua Rao村的Mon Son 3小学投资建设了相当宽敞的基础设施系统,校园绿意盎然、整洁美丽。这所边境学校达到了国家标准,是芒果县的骄傲。校长陈春雄先生说:学校共有300多名学生,其中丹莱族学生占大多数。这是学校的主校区,此外,在江河源头的Co Phat村和Khe Le村还有两所分校。丹莱族学生非常贫困,他们的父母仍然忙于生计,很少关注孩子的教育,因此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党支部和学校董事会发起了一项帮助困难学生的运动,认为这是响应“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的具体行动。
![]() |
Vi Thi Ha(中)在 Tran Thi Thanh Nga 老师家吃午餐。 |
蒙山三小学的大多数老师都注册了帮扶贫困学生的志愿服务,帮助他们避免辍学的风险。老师们都为学生们提供衣服、鞋子、书本和笔等物资。在活动中,涌现出一些充满爱心的典型,比如魏氏菊老师(1976年出生)。2013-2014学年,溪里和古发小学依然存在着同班学生年龄和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给师生双方都带来了困难和不便。其中,有7名同龄学生被学校领导决定到总校学习,以便他们有机会互动、联系,更方便地学习。但是,如果他们去总校学习,学校没有宿舍和服务人员,他们该去哪里吃饭、住哪里?如果他们突然生病了怎么办……?就在学校董事会还在苦苦思索如何安排事情时,Vi Thi Cuc 老师自愿将所有 7 名学生接到她家去住。
居克女士家住在陆达乡金达村,距离学校有5公里多,路途依然十分艰辛,照顾孩子们成了一项挑战。她分享道:“我和丹莱族的孩子们在溪康河源头地区一起工作了近20年,深知孩子们的艰辛、匮乏和弱势。当这7个孩子上小学却无处可去时,我和丈夫商量,同意把孩子们接回家里住,并负责他们的食宿。” 魏氏居克女士和丈夫育有两个孩子,丈夫是农民,生活勉强糊口,接收这7个丹莱族孩子多少打乱了他们的生活,尤其是在日常活动方面。人口增加意味着需要增加床铺、购买更大的锅、碗碟。做饭和购物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更别提指导孩子们注意个人卫生,每天洗澡洗漱,下雨天晾晒衣服了……晚上,魏氏菊老师还利用这个机会指导孩子们学习、做作业,让他们跟上其他同学的进度。那时,她和丈夫的家就像一个微型教室。孩子们上学的费用全部由她家承担,父母很少去学校探望孩子。
魏氏菊老师至今仍忘不了家里学生发烧咳嗽,然后传染给其他学生,甚至传染给自己的孩子的情景。于是,她和丈夫半夜在同事的看守下,爬上十多公里外的布翁坡去镇上取药。回家后,他们必须哄着每个孩子吃足药,好几天孩子才好起来。学生好了,菊老师也病了……还有一次,一个孩子得了皮肤病,这种病传染得很快,没过多久,全家都病了。老师不得不去找老人要药,然后去森林里找树叶烧水给每个孩子洗澡。刮风下雨的日子,她和丈夫轮流带着孩子们在泥泞湿滑的道路、深而急的溪流中去上课。这些默默无闻却意义非凡的善举,展现了魏氏菊女士和丈夫对丹莱村孩子们无限的爱。2014-2015学年,学校动员了古发县溪里乡7名学生的家长,将孩子送到新山县库饶村的亲戚家,让他们以寄宿学校的形式入学。为了减轻他们的困难,魏氏菊女士继续为两名生活困难的学生——五年级的拉氏英和五年级的拉氏贝——提供衣物、书籍和笔。
陈氏清娥老师(1981年出生)也曾在溪康河源头任教。她至今仍忘不了在古发学校任教的日子。丹莱村的孩子们早上来上课,没饭吃,上到一半就累得筋疲力尽了。她不得不停下课,到厨房烧水煮方便面给他们吃……从此,娥老师每次回家,总会带上几盒方便面,以防上课时哪个学生饿着肚子。她也经常花钱给孩子们买笔记本和笔。这学年,娥老师从溪勒村收养了五年级的魏氏哈。她的丈夫在外打工,她独自照顾两个孩子,大儿子上四年级,小女儿上幼儿园。学校作业、课堂作业和照顾孩子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但她毫不犹豫地帮助贫困学生。放学后,我们去了位于太山村(Mon Son)的Nga女士家,她正忙着准备饭菜。午餐只有三个人:Nga女士、Ha女士和她的大儿子,小女儿则留在幼儿园。吃饭时,Vi Thi Ha——小Dan Lai——和老师在一起时显得天真无邪、快乐无比;在她看来,老师就像一位真正的母亲。
陈春雄老师补充说,不仅菊老师和娥老师帮助了贫困学生,蒙山三小学的全体老师都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展现了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说完,他向我们展示了教师善举登记表,上面写着:河氏守江老师帮助了河氏怀(2B班);魏氏宝老师为罗文勇(2A班)提供了衣服和书籍;丁氏花老师为罗文萌(5A班)提供了衣服……
文章和照片: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