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关系的“暗流”
(Baonghean.vn)——随着双方承诺沿实际控制线撤军,中印边境的“导火索”已被移除。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峙已经结束,因为现实中仍有“暗流”随时可能搅动这两个邻国的关系。
对账与计算
上个月,加勒万河谷发生冲突,造成至少 20 名士兵死亡。此后,中国和印度在两国军事指挥官进行和解谈判后,同意从有争议的边界撤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7月5日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会晤后,双方达成协议,从边境撤军,“全面恢复”拉达克联邦直辖区(印度)东部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 |
印度军队车队驶离拉达克。图片来源:路透社 |
这被认为是化解冲突的及时之举,因为冲突可能演变成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当然,鉴于持续数十年的复杂领土争端,近期的缓和只是权宜之计,而非彻底解决近年来导致边界冲突的核心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和解或许是基于务实的考量,而非观点共识。
印度和中国都深知,如果在此时爆发直接战争,将付出何等“代价”。两国都将努力应对共同的敌人——新冠疫情。这场疫情不仅夺走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也使两国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尽管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未停止竞争,但它们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经济和贸易领域,都存在着联系,因此彼此无法割裂。一旦爆发战争,所有合作都将被迫中断。更何况,如今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与半个世纪前——1962年两国开战时——已大不相同。
许多人或许会认为,中国似乎比印度拥有巨大的军事优势。但波士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弗中心和华盛顿新美国安全中心最近的研究表明,印度仍然拥有自身的优势。
专家们在评估力量对比时也不能忽视中国和印度都是核大国的事实。此外,在空军和陆军方面,两国都拥有“势均力敌”的实力。这意味着,一旦爆发战争,胜负难分,双方都会遭受损失。
![]() |
印度签署购买俄罗斯防空系统的协议。图片:美联社 |
最重要的是,两国现任政府都已发出信号,表示不希望紧张局势升级为全面直接战争。尽管北京方面并未就此次冲突多次表态,但其近期在边境的行动已展现出其决心和展现实力的能力。
至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6月3日在拉达克地区视察部队时发表讲话,强调“扩张主义时代已经结束”,这似乎是向北京发出的信息,同时也肯定了印度在领土争端面前的决心。因此,可以说,在双方似乎都已明确表达各自观点的情况下撤军是一种恰当的策略。只是,这并非一切的终结!
暗流涌动的对抗
虽然边境地区的引信已解除,但这并不能结束两国的对峙。据称,中国将继续巩固边境地区的关键阵地或升级其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印度也在推进新武器装备的装备。值得注意的是,新德里已批准价值高达55.5亿美元的采购项目,主要用于陆军和空军。
印度还计划邀请澳大利亚与美国和日本一起参加一年一度的“马拉巴尔”海军演习。印度此举似乎意在传递一个隐晦的信息:四方安全机制将为本地区构建坚实的安全基础,阻止任何国家扩大影响力。
![]() |
根据 Local Circles 的一项调查,87% 的印度人表示准备抵制中国商品。图片:《印度时报》 |
另一方面,中印紧张局势也蔓延至科技和贸易领域。印度政府最近决定禁用50款中国应用程序,其中包括微信、TikTok和雅虎地图等热门消费应用。
专家表示,印度此举对中国成为数字超级大国的雄心壮志是一个重大打击,可能使中国企业损失数百万美元。这也可能为其他国家抵制中国应用程序铺平道路。
除了技术之外,印度政府还表示,由于与中国相关的问题,印度已决定不参与任何与中国的贸易协定。因此,印度决定在2019年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
据《经济时报》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政府正要求Flipkart和亚马逊印度等电商公司明确标明其在线销售产品的原产国,以遏制中国商品的流入。印度企业必须在8月1日前遵守这项规定。
![]() |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来源:美联社 |
印度工业界也采取了激烈的行动。近日,印度领先的钢铁制造商之一JSW集团上周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将从中国的进口额从去年的4亿美元削减至0美元。据LocalCircles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87%的印度人表示,他们准备抵制中国商品,或至少在一年内停止使用小米、华为、TikTok、微信等中国公司的产品。
尽管许多专家认为,鉴于印度严重依赖中国进口,印度抵制中国产品的呼声不会持久,但近期中印边境冲突显然唤醒了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只要再多一个“小火花”,就可能点燃愤怒之火,威胁到两国关系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