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义安省招魂仪式中裹米的鲜为人知的真相
(Baonghean)——藏在层层衣物下的小包米是萨满召唤灵魂时带来的祭品。人们相信,迷失的灵魂也需要进食来获得力量,才能回家。这便是义安省泰国人的精神习俗中,看似简单却意义非凡的祭品的意义所在。

走进泰国村“聆听”召唤灵魂的故事
(Baonghean.vn)- 灵魂祭祀习俗是泰国独特的文化和宗教特色,体现了泰国各民族对精神世界的理解。至今,乂安省西部的泰国人仍然保留着这一习俗。
去拜灵媒而不带米包可不是什么好主意。最近我准备祭品去拜亲戚的灵时,偶然听到了这句话。对泰国人,包括我们村里的人,拜灵是最常见的仪式,不知道我们一年能见证几次呢?
![]() |
招魂仪式的供品无需过于繁琐,但必须包含一碗米饭/一包米饭,以及一些被招魂者的器皿和物品。照片:Huu Vi |
举行这种仪式的原因有很多。一个人即将分娩,灵魂会被召唤。一位母亲被请出医院分娩,灵魂会被召唤。举行命名仪式时,灵魂也会被召唤。一个孩子或任何长期患病的人,灵魂也会被召唤……人们也会为即将远行或很久不会回家的人举行这种仪式。年底,人们会召唤灵魂,让孩子们回家过春节。对于感到无法活下去的老年人,或者亲人刚刚去世的情况,人们也会举行这种仪式。
对泰国文化以及少数民族群体感兴趣的人一定知道,在兰河流域以及义安省西部大河溪流域的泰国人的招魂仪式中,衬衫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泰国人普遍相信,每个人都拥有多个不同的灵魂,而衬衫就是这些灵魂的居所。
![]() |
招魂仪式现场。摄影:Cong Kien |
灵魂不会消失。它在人出生时从天上降临,在人去世时被护送到天堂。在人的一生中,灵魂有责任陪伴在人身边,保护肉体免受疾病和厄运的侵袭。只有当灵魂离开肉体或遇到问题时,人才会遭遇厄运。这种观念在泰国许多乡村社区中很常见。
在古老的观念中,灵魂和人类一样,也有生命。这意味着灵魂也有快乐、悲伤、愤怒、健康和虚弱的时刻。有时,灵魂甚至会迷失方向,被囚禁或奴役。如果灵魂迷失方向或四处游荡,它肯定会感到饥饿;即使不饿,它也需要补充能量才能回家。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吃饱肚子。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召唤灵魂时会带上一包米饭。
热米饭或冷米饭都可以。
人们准备饭包来召唤神灵非常简单:摘两片香蕉叶,用火加热至软。如果不用香蕉叶,也可以用冬叶。米饭是可选的。如果及时煮熟,就舀出一点,否则,米饭凉了也没关系。神灵饿的时候,没时间去检查米饭是冷是热。这种想法既符合灵性,又非常实际,但又很纯真。
![]() |
随后,米包被小心地用衬衫包裹起来,送到萨满的家中。萨满受房主的委托,主持了仪式。米包很小,用香蕉绳捆扎,藏在层层衬衫里,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
然而,在招魂仪式中,萨满并没有提到米包。这很奇怪。这表明,有时精神概念缺乏逻辑性。但毕竟,大米和糯米是许多民族常见的祭品。因此,它们出现在招魂仪式中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泰国的乡村里,大米和糯米不知何故悄然渗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或许,这种强调大米重要性的观念也源于贫困的过去,那时温饱是每个人最关心的问题。每顿饭后,有小孩的母亲们常常会在锅底留一点米饭。有些人认为这是为孩子们的灵魂准备的,以防他们半夜饿了醒来翻找锅里的饭。当灵魂饿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就把米饭留着。
民间仪式中的供品看似微不足道,却都蕴含着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