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布村的孩子们

June 7, 2015 09:55

(Baonghean)——对于溪布村(Chau Khe - Con Cuong)的丹莱族儿童来说,早早辍学、去森林或田野,甚至去溪边淘金,都是“常态”。这是我回到村子探访这个社区后,心中挥之不去的感受。

“上帝之子”

“他们都是上帝的孩子。”溪布村村民罗氏梅女士这样比喻她所在社区的孩子们。在“酷暑”时节,室外气温高达四十度,孩子们依然赤身裸体,暴露在烈日下。似乎食物匮乏、衣服刺骨、夏日炎炎,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生活的乐趣。走进这个村子,映入眼帘的只有……孩子们。仿佛这个小村庄就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他们透过窗户向外张望,在吊脚楼下、水泥路上、河床里徘徊。大人们大多在森林里,清晨出门,深夜归家,有时甚至睡在森林里寻找林产品、捕捉蜜蜂。

Trẻ em Khe Bu bắt cá trên suối Nặm Pu.
溪布村的孩子们在南浦溪上捕鱼。

村里有一百多户人家,育龄夫妇通常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大孩子还没断奶,小孩子很快就出生了。森林里的孩子们像野草一样天真地长大。

罗氏梅女士虽然还不到40岁,却已是祖母了。她的两个大女儿都已出嫁。二女儿刚满18岁,却已怀上了​​一个14个月大的孩子。

虽然家境并不困难,但麦女士家养育两个孩子却十分艰难,其中一个是男孩,另一个是刚满一岁的孙子。最小的儿子刚读完五年级。夫妻俩靠为餐馆、县城的婚礼削筷子为生,或者把筷子零售给路人,因为路人喜欢用某些森林木材削成的筷子。他们还向当地人出售治疗关节痛和骨折的传统药物。“多亏了这些工作,我的小儿子才能安心上学了,”麦女士的丈夫维文·塔姆先生说。

村里有不少孩子只读到五年级就留在家里了。如果他们想上中学,就得去离村子20公里外的公社中心。那里的学生住宿条件还算不错,但吸引丹莱学生继续上学似乎相当困难,因为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不太感兴趣。一位在村里卖了多年杂货的老妇人说,家长们不愿意送孩子上学是有原因的:“这里的人觉得:我们住在山里,识字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读初中或高中呢?”

在溪流之下……

罗氏梅家最小的儿子名叫魏文宇(Vi Van Uoc),这是全家期盼已久的宝贝。在村里,宇(Uoc)、达(Dat)、孟(Mong)、贤(Hiem)、叶(Yeu)、贵(Quy)……这样的名字并不罕见。父母的心理,还是希望儿子将来能得到赡养。

Uoc是个相当活泼的男孩。起初有些犹豫,后来他来到我家附近的南浦溪,在我耳边低语。那里有很多孩子。这是当地最凉爽的溪流,所以大家都想去那里游泳,驱散炎炎夏日。我猜是的,但这只是部分事实……

Bé Hà Vân chơi ở trên bè
宝宝哈凡在木筏上玩耍

我快步跟在那个蹦蹦跳跳走向小溪的男孩身后。南浦溪和溪涧溪水交汇处形成一小片水面,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他们手里拿着手工制作的淘金工具,比如木筛、铲子、锄头、铁锹等等。村民们从清晨就聚集在这里,在溪床下寻找金粉。据淘金者们说,在吉日,这项工作能帮他们淘到几厘米厚的金子。然而,他们空手而归的日子往往比吉日还多。

不少孩子加入了淘金“大军”,其中大多数还是小学生。学校放假的时候,孩子们把在溪边淘金当作帮父母忙的一种方式。对一些孩子来说,淘金与否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把淘金当成一种游戏。

今年14岁的罗氏玄说,她从六年级起就辍学了。不去森林里捡竹笋、捉蜜蜂的日子,她就跟着家人到小溪边淘金。运气好的话,一天还能帮家里挣几十万。玄说,她从小学开始就跟着父母到小溪边学习淘金。另一个丹莱族男孩罗文旺刚上三年级,也会拿着木筛淘金。在旺旁边的小溪里站着一个大约4岁的男孩。这个男孩跟着哥哥一家到小溪边,因为家里没人照顾他。

和淘金的孩子们简单聊了几句后,小男孩Uoc带我们逆流而上。一艘载着柴火的木筏驶过。木筏上摇摇晃晃地坐着一个幼儿园年纪的小女孩。她大胆地介绍自己叫Ha Van,穿着一件非常“时髦”的粉色连衣裙,说自己和妈妈一起砍柴回来。年轻的妈妈解释说:“如果我让她待在家里,她可能会乱跑乱玩,掉进溪里。让她跟着我去也挺吓人的,不过有大人陪着总比没事。” 正在水里踢水的小女孩突然插嘴道:“我想和妈妈去森林。” 或许,对于像Ha Van这样活泼的女孩来说,和妈妈去森林就像城里孩子去公园一样。

另一条小溪边,一群孩子正在钓鱼。刚读完四年级的小拉蒂恩戈安(La Thi Ngoan)似乎比她的朋友们更有钓鱼经验。恩戈安召集大家,选了一条小溪,用石头挡住水流,挡住水流。她用树叶和垃圾堵住缝隙,防止溪水渗漏下来。仅仅半小时后,下面的小溪就干涸了,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钓鱼了。这种捕鱼方式是村民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由于要帮父母做家务,恩戈安很早就学会了成年人的钓鱼经验。

我们在南普溪边遇到的孩子大多只有九、十岁,但他们早已天真烂漫地投入到谋生的艰辛中。有些人或许会认为,他们正处于吃饭、睡觉和学习的年龄,这让他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但在高地,尤其是在像丹莱族这样亲近自然的社区,生活世世代代都是如此。每个人从学会走路起,就必须学会如何自食其力……

尤伟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溪布村的孩子们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