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杰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
阮仲涛:永恒的诗歌
阮仲韬出生在长溪(演化村)的土地上,在一个充满古老乡村土地和稻米灵魂的空间里长大。在那里,芭蕉扇、月光、村道,以及村里飘来的刺鼻稻草味,陪伴着这位琴棋书画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就这样,阮仲韬用充满预感和焦虑的诗句,走过了风雨飘摇的60多个岁月,飞速流逝,记录着人生的得与失。
作家黄富玉祥在为诗集《成人童谣》作序时,称阮仲韬为“一个爱玩的人”。诗人自己也曾坦言:“我的生活也是漂泊的,但最重要的是工作。有时我想,玩耍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正是“最重要的是工作”造就了阮仲韬诗人、音乐家、记者和书籍封面设计师的双重身份。他著有《成人童谣》、《农探》、《没有月亮的世界》、《星光之路》(张家同禄)、《我的官河村之歌》、《乡村之歌》、《渡口之眼》等诗集和史诗,著有《越南诗歌日标志》、《诗旗》等。2003年至2004年,他担任越南作家协会文艺报社《诗歌报》主编。诗人14岁时创作了第一首诗,20岁时创作了第一首歌曲。1974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与阮国映合著的《清晨的爱》)。截至2008年,阮仲陶已出版近20部著作,涵盖诗歌、文学、音乐、评论和散文等多种领域;自1969年至今,他共获得14项文学艺术奖项。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他凭借诗集《成人童谣》和史诗《星光之路》(同禄史诗)荣获国家文学艺术奖。
阮仲陶曾吐露自己与艺术的缘分:“若谓有缘,便是自然,有缘,便是天意。”我的第一首诗写于十四岁,带着成人般的嗓音(朋友,月亮如此纯真/而我却如此荒芜苍老/何时我才会变成一朵云/我一定会与月亮永远在一起……)。十六岁,我与朋友画了“湖畔画”,在荣市和吉亚特市的市场上售卖,于是便有一首诗记录了这段故事:“第一幅风景画/请我们吃橘子、橙子和面包/夜晚,吃饱了,看着五彩斑斓的街道/夜晚,找个地方睡觉,四处游荡,想念着母亲。”十八岁,我还为公社艺术团参加区文艺汇演写了一首歌,歌名是《蓬河波涛》。同年,我亲手制作了一把小提琴,并在美军轰炸朝鲜期间,在演州二中升旗仪式上演奏了这把小提琴。参军前,他开始在笔记本上用诗歌写日记。诗人陈友忠邀请他到家乡,与诗人冯君共度了一个不眠之夜,一起喝酒朗诵诗歌。两位诗人鼓励他写诗,并抄写了三四首诗给陈友忠。他把这些诗参加省级比赛,还得了奖。
2011年底,诗人出版了《阮仲韬——诗歌与史诗》一书。这本收录了296首诗歌和2部史诗的诗集,被认为是阮仲韬跌宕起伏的诗歌创作生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诗人表示,他亲自挑选了这些作品收录进书里,它们堪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记录了乂安诗人从抗美救国时期到革新时期后直至今天充满激情和责任感的创作历程。研究员、文学评论家阮登叶评价道:“阮仲韬是一位真正为诗歌创新进程做出宝贵贡献的人。在他优秀的诗作中,他认识到诗歌的意义在于不断创新。正因如此,他几十年来一直是诗人队伍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陈海
副教授、博士、特聘教师潘茂景:“民歌要有自然生命力,要触及社会各阶层”
功勋教师潘茂景出生于河静省芹禄市,在3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为义安省做出了诸多贡献。他曾担任顺化大学文学院讲师、荣大学文学院副院长,2010年至今担任义安文化艺术学院院长、党支部书记。但对功勋教师潘茂景而言,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站在讲台上,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传授充满激情的诗歌和文学。
历代师生向功勋教师潘茂景表示祝贺。
除了直接授课和指导语言学理论领域的硕士论文外,功勋教师潘茂景还对科研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热情。迄今为止,他已发表科研论文49篇,其中近40篇已出版,例如《论越南语普通教育课程中的篇章语法教学》、《论越南语的保存与保护史》……出版了《篇章语言学》、《越南语语法》、《义静地方词汇》等专著……以及部级科研课题:“从越南民歌中看越南文化的某些特点”、“文本段落的分析与构建”,目前正在开展“民歌及将民歌融入文化艺术学院教学”课题。
当我们问到:“您为什么选择在文化艺术学院开展民歌教学这个课题?”他说:“保护和弘扬乂河民歌,保护和弘扬乂安西部各民族的文化,是我最近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让乂河民歌可持续地融入劳动人民和世世代代的生活中,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我们必须制定路线图,采取具体、有力和长期的措施。虽然过去我省在保护和弘扬乂河民歌遗产方面有很多方案,尤其是在目前我们正在逐步完成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乂河民歌申请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材料,但在融合的潮流中,民歌的生命力正受到严重挑战。我期待并珍惜将民歌纳入高校教学,特别是文化艺术学院教学的研究,以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使他们系统地汲取乂河民歌的精髓。学校是培养民间演员的地方。民歌必须具有自然的生命力,而不是……不仅仅存在于舞台、书籍和报纸上,而必须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在学校里。
目前,除了培养其他艺术类学生外,学校对培养民歌专业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然而,不得不说,学习民歌的学生人数仍然偏少。过去,学校曾采取过一些措施,例如:直接到各地区选拔热爱民歌、有民歌天赋的学生。此外,学校还与义安民歌遗产保护与推广中心合作,邀请手工艺人作为听众,创新课程设置。未来,学校还将向省政府建议,为包括民歌在内的传统专业学生建立专门的培养机制,例如,为他们提供全额资助,鼓励他们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
清水
陈廷通医生:乡村医生
那一年的一个清晨,寒风呼啸,天气凛冽。开完一天的例会,陈廷统医生穿过奠文乡卫生站(Dien Chau)的小院,走进每个病房,为病人检查。一切办完,他又匆匆赶回诊室,为等候的病人诊治。护士看到我惊讶的样子,笑着说:“虽然是卫生站,但来看病的病人还是很多!医生得忙到上午10点以后才能疏散人群,每天都是这样。”几十年来,奠文乡的家家户户,有时甚至一家几代人,都受到他的悉心照料。在全乡7000多人中,他了解每个人的健康状况,所以只要有事,人们都会来到卫生站找陈廷统医生。
陈廷统医生出生于1958年,在贫困的奠文县农村长大,是家中的独生子,父亲是一名医生。父亲利用每个假期回家探望乡下的妻儿,村民们也纷纷请他去治病,这些景象给陈廷统医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跟随父亲诊治病人,他对医生职业的热爱也与日俱增。“父亲说,你必须去读医学院,然后回到家乡工作,帮助别人。”陈廷统医生回忆道。仅仅这几句话,就如同命运的安排,将他的一生与医生职业、与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他考入太平医科大学,毕业后,大城市里有很多工作机会等着他,但他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拿到了医学学位,回到了家乡的诊所工作。转眼间,他在贫困的家乡诊所工作了几十年。早期,医疗设备匮乏,工作条件艰苦,影响了社区的医疗卫生工作。他同情辛勤劳作、日夜操劳的农民,因此不介意工作时间或天气。多年从事这一职业后,他最关心的是如何让公社诊所也能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以减轻上级医院的压力。2006年,他研究了“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家庭健康管理”这一课题,并将其应用于公社。得益于此,公社每年有7000多人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他说:“所有健康状况的数据都被输入电脑,我们可以从中评估公社的疾病模式,并采取措施来照顾人们的健康。”
目前,田文乡卫生站有8名医生,分别来自不同专业,包括传统医学、检验技术、助产等。在医疗设施方面,卫生站配备了超声波、X光机、生化检测仪器等。“由于同步投资,卫生站可以诊治内科、儿科、产科和传染病。外科和疑难杂症必须转诊到上级医院。” 阮医生说。
凭借所取得的成就,奠文乡成为义安省第一个获得国家卫生标准认可的乡。2009年12月,奠文乡卫生站被国家主席授予革新时期“劳动英雄”称号。陈廷统医生亲自获得了政府总理颁发的奖状和优秀医生称号。然而,他职业生涯中最伟大的成就,莫过于成千上万贫困村民的爱戴。他们相信他的医术,钦佩这位身为乡村之子的医生的医德。
清维
丁文雅教授:“我从祖国继承了热爱学习、坚持不懈和勤奋刻苦的精神。”
丁文雅 1948 年出生于琼禄 (Quynh Luu) 的一个好学家庭,1975 年从莫斯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成为越南第一位建筑自动控制领域的博士。他是啤酒生产、软饮料、酸奶、建筑自动化、水泥生产、固体废物处理、农业和食品加工、节能和寻找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获取和研究的先驱。他曾获得多项一等奖:越南科学技术创新奖(VIFOTEC-2000年和2004年)、胡志明科学技术奖(2005年)和2005年联合国WIPO最杰出创造性工作奖。欧盟科学家理事会-27个欧洲国家和10个东南亚国家(欧盟-SEA NET MAPPING STUDY)于2009年授予他“杰出东南亚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称号。三等劳动奖章(2009年)、科学技术事业奖章(2001年)、教育事业奖章(2006年)、越南科技创新事业奖章、创造性劳动奖章......
他分享道:“我的家乡琼吕教给了我勤奋好学、勤奋刻苦、耐心待人的美德。勤劳的母亲教会我勤俭持家、利他无私。我的父亲是一位诗人,他将创造性的理念传承给了我。在科研领域,创造力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而要拥有创造力,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主持、共同主持和参与了全国500多项科研和技术转让合同,发表了60多篇科研论文,承担了16个各级科研项目,教授了数千名学生,指导了数百名工程师、14名硕士生和博士生。他的研究项目为国家节省了数千亿越南盾,创造了条件,让人民能够以世界上最便宜的价格享用饮料和食品。2012年6月,美国传记研究所授予他“21世纪1000位伟大思想家”金质奖章、荣誉教授称号,并于2012年8月授予他国际大使奖章,以表彰他对国际社会的杰出贡献。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也授予他“21世纪2000位著名知识分子”金质奖章和“杰出成就”奖章。
目前,丁文雅教授兼任欧米茄科技培训学院院长、Polyco集团副总经理、越南自动化协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此次回乡参加由省人民委员会组织的“与全国各地荣获党和国家授予的优秀奖章和荣誉称号的义安省优秀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见面会”活动,丁文雅教授分享了他的感受:“收到邀请参加这场意义非凡的见面会时,我非常感动。敬爱祖国的传统将极大地激励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义安人民继续为祖国做出贡献,承担更多责任……”
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