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满将军的深刻回忆
(Baonghean.vn)——朱辉曼将军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一位才华横溢、德高望重的将军。他生前深受战友、队友、亲属和人民的敬重,许多人至今仍对他的一生记忆犹新。
热爱同胞
近50年过去了,家住荣市兴平坊的阮春波先生(1935年出生)仍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朱辉敏将军的情景。那是1975年底,当时的阮春波先生担任平治天省委办公室副主任,受平治天省委书记黎诗同的委托,去第五军区司令部“申请”一辆工作用车。
由于顺化-岘港解放战役中,伪军、伪政府及车辆几乎全部逃往岘港,留下不少敌军车辆。平治天省委阮春伯同志率部分干部赴岘港,第五军区政委、司令员、党委书记朱辉敏同志亲自迎接并商讨工作。
![]() |
阮春白先生讲述与朱惠民同志的回忆。照片:丛健 |
初次见面,朱辉敏同志听巴先生说话带着乂安口音,便立即问道:“您是乂安人吗?”“您是哪个县的?”巴先生立即回答:“先生!我是安城人!”“我是兴化人,兴原人!”——朱辉敏同志见到同乡,欣喜若狂。两人越发亲近,如同久别重逢的兄弟……
![]() |
朱辉曼同志在抗美战争年代,身处第五区的深山老林中。图片由他提供 |
“在那之前,我没想到朱辉敏先生如此友善、开朗、热情。那之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偶尔在会议上见面,他依然友善开朗,”巴先生说。
后来,阮春坝先生调任到乂安省委工作,仍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朱辉敏同志被任命担任中央政府的许多重要职务,最高职务是国务院副主席(1981年至1986年)。
![]() |
1975年3月30日,岘港解放后不久,朱辉敏同志就指挥接管岘港军港。图片库 |
每当回义安工作或回老家探亲时,朱辉曼将军都经常主动邀请办公室副主任阮春坝见面,交流感情,安排工作,两人的关系愈发密切、亲密。
“我和朱辉曼将军见过很多次,和他有很多回忆,但有两次记忆让我难以忘怀:一次是我陪他去他家乡兴化,另一次是我生病的时候,他亲自到我家来看望我。”朱辉曼同志任国务院副主席时,曾借此机会到家乡兴化看望,并叮嘱办公厅副厅长阮春巴做好准备。阮春巴知道兴化地处低洼地区,当时道路还很泥泞,便准备了一双靴子。当车停在兴化堤坝上时,前面的路上全是泥浆,阮春巴立即拿出靴子递给将军。这时,朱辉敏同志拍拍巴先生的肩膀说:“太好了!非常感谢你理解我的家乡,一个永远充满泥土和靴子的家乡永远是珍贵的!”
- 阮春巴先生 -
还有一次,朱辉曼将军回义安工作,没有见到阮春巴同志在工作岗位上。他立即四处打听,得知巴同志生病在家休息。当天下午,他正在休息,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巴同志走过去开门,一看,站在他面前的竟然是朱辉曼将军和他的秘书、保镖,顿时愣住了。
将军说:“我值班的时候听说您生病了,就安排到家里看望您。”阮春伯先生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因为这位国务院副主席将军工作那么忙,生病的时候还到家里来看望他……
用爱传递每一句忠告
作为朱辉敏将军的侄子,朱辉边先生(1952年出生)有幸与才华横溢、德才兼备的叔叔朱辉边先生相识相知,并进行了交谈。每次叔侄相见,朱辉边将军总会提醒朱辉边先生家族、宗族和祖国的传统,以增强他的自豪感。
![]() |
朱辉边先生与他的叔叔——朱辉曼将军——的资料。摄影:孔建 |
通过会见,朱辉边先生感受到朱辉曼将军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尤其是在中央政府任职的那几年。由于他的家乡兴化地处低洼地带,几乎年年被水患侵袭,人民生活极其艰苦,生活极其困苦,几乎总是忍饥挨饿、衣食无忧。
“每次我去河内,我都会去叔叔家和他聊天,他总是问我:‘我们家乡兴化的人现在还不至于那么饥饿和痛苦吗?’这表明我叔叔总是挂念着他的同胞和家乡,那个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 朱辉边先生 -
朱辉曼将军时刻缅怀祖先和亲人,关心并提醒子孙后代铭记他们的功德。退休后,工作比较清闲,将军经常抽出时间回乡探亲访友。退休后身体健康,将军几乎每年都会回家祭祖,与亲朋好友共享喜悦,与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亲切交谈。
![]() |
朱辉敏将军亲笔写给子孙后代的指示。摄影:孔健 |
朱辉边先生至今还保留着朱辉文将军在2004年,也就是他92岁高龄,逝世一年多之际,亲笔写下的给子孙后代的遗训。这份遗训,充分体现了朱辉文将军对亲属和大家庭子孙的关爱与责任。
![]() |
位于荣市兴化乡的朱辉曼将军纪念馆。摄影:孔建 |
将军的忠告是:“……人人有责,德行诚恳是宗族的力量,我们要真正团结友爱,互相扶持,照顾和培养我们的子孙后代,使他们有良好的学习志向、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体魄,成为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都有用的人。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要弘扬祖先留下的美好事物,建设一个美好而可持续的文化家园。这些才是晚年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