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培训部使用的考试评分软件存在“漏洞”
连日来,媒体不断报道2018年全国高中考试中存在的违规、违规行为。教育培训部使用的阅卷软件的“漏洞”,无形中成了“有人”故意违规的得力助手。
此前(2018年高考出现异常问题之前),教育培训部使用的阅卷软件被认为是行业改革的突破。教育培训部考试司司长梅文桢曾向媒体透露,高考使用的客观题工具包是采用当今世界上最优化的算法编写的。
因此,在考试评分过程中应用和部署它将带来最准确、客观和公正的结果。
![]() |
具体来说,教育培训部全国高中选择题考试评分流程的“突破”分4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扫描试卷。将试卷放入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图像将自动传输到评分软件。扫描图像数据将记录在2张CD上,其中1张送交教育培训部,1张送交考试委员会主席。这两张CD也将在督察和警方的监督下进行封存。
*第二步:将数据转换为文本文件并分析扫描结果。评分软件会将扫描图像中的数据转换为包含考生所选答案的文本文件。接下来,机器将检查试卷中的错误。
步骤3:检查错误。如发现任何错误,必须记录并保存更正结果。此操作须在主管的监督下进行。
*最后,第4步,给出结果。完成以上步骤后,考试委员会可以使用答案进行评分。评分和分析结果将导出到CD2,并上报给教育培训部。
专家指出,教育培训部考试评分流程中的第4步是一个“大象都能钻进去的大漏洞”(!)。
具体来说,教育培训部在经过上述三个“黄金”阶段后,在赋予考试委员会批改试卷和处理考试成绩的权力时,已经主观到了“松懈”的地步。
正因如此,武仲良先生能够在短短6秒内“神奇地”将考生试卷上的“是”变成“否”,“否”变成“是”。
![]() |
问题是,在全国高中考试评分流程的最后阶段,教育培训部为何会留下如此大的“漏洞”?显然,投资建立一套客观的高中考试选择题评分流程是教育部门的能力和权限范围内的事,那么,为什么没有从头到尾全面严格地执行呢?
在河江省违规行为尚未平息的同时,山罗省5名官员修改考试成绩案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再次暴露出全国高中考试评分过程中更多“巨大漏洞”。
具体来说,根据公安部和山罗警方的调查结果,考试中出现了违反考试规定的现象,特别是在阅卷阶段,具体来说,出现了对部分考生选择题试卷进行批改的现象(修改选择题答题卡)。
经专业手段分析,被删除的试卷图像与用于向教育部输出评分数据的试卷图像完全相同。
未经授权,扫描的考试图像数据被复制到CD上,并被带出试卷存储区。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数据被带到了哪里,也不知道是谁授权的。用于评分的电脑并未封存;检查时,这台电脑正在山罗市教育培训部考试与质量管理处一名专家的办公室里正常使用……
部分考生的选择题答题纸有被篡改的痕迹。考点与教育培训部考试委员会之间的试卷交接、选择题试卷在考试委员会的保存以及秘书处与阅卷委员会之间的试卷交接均不符合规定。
针对这一“漏洞”,FPT大学董事会副主席阮青南博士质问:是谁设计的考试评分软件,以至于任何人都可以编辑文本格式的中间文件?是谁发布、接受、支付并使用了这样一个存在缺陷的软件?
据悉,据《劳动报》消息人士透露,该软件已在全国高中考试中使用了两年,但一直未被采纳。
公安部A83局副局长阮高姜7月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公安部、教育培训部督察对考试过程中警察、部门督察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河江市教育培训部考试质量管理司副司长武仲良亲自处理所有相关考生的考试,而整个过程中,相关人员并不知情。”
这是我们看到的差距,我们需要在未来的考试中加强和认真训练。让梁先生负责原来的多项选择题考试,也是保障安全方面的一个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