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犯过错的人们团结起来保护社区
(Baonghean)——由政府而非警察部门建立和管理的安全与秩序保障模式首次展现出积极成效。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凝聚了曾经犯过错误的人们。
荣市河辉塔坊17号街区过去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地区,毒品、盗窃、故意伤害等社会弊病猖獗。这里是义安经济大学以及众多机构和企业的所在地,每年人流密集,治安秩序也较为复杂。
2010年,省公安局公路铁路交通警察局警官阮红毅中校被决定退休并回乡居住。听到民众的抱怨和当地官员对恢复该地区秩序和安全的困难,阮红毅中校利用自己在警队中已有的关系,直接与时任荣市警察局副局长(现荣市警察局局长)陈玉楚上校会面,商讨成立安全秩序自主管理小组的事宜。
![]() |
荣市哈辉塔坊社区犯错者自我管理小组。图片:哈图 |
上述想法得到了荣市警察局和义安省警察局领导的支持。然而,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魏先生的想法直到2014年才得以实施。
魏先生说:“通过了解现实情况,我亲身感受到,在十多起服刑期满并居住在该区的案例中,大多数人在融入社区的过程中都面临重重困难,例如难以获得贷款、遭受歧视和排斥等。因此,需要一个组织为他们提供精神支持,不仅帮助他们持续改过自新、融入社区,更要成为维护该区安全秩序的核心力量。”
鉴于此,恩盖先生大胆提出建立“犯错者自我管理小组”模式。2016年8月,该模式正式启动,成员均为犯过错人员,其中2人正在监狱服刑,但仍被“接纳”,包括7名男性和1名女性。
此模式首次不由警队直接管理,而是由区长负责管理,每三个月开一次会。会上,除了成员本人,还会邀请他们的亲属出席,听取每位成员的康复情况汇报,从而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截至目前,自管组成立近一年来,已为6名刑满释放人员办理了贷款、安排了稳定就业,另有两名刑满释放人员即将刑满释放。自管组成员正在制定接待、培训和安置计划,帮助他们找到稳定工作。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阮廷和(50岁),他曾是一名“吸毒成瘾者”,因涉毒犯罪被判入狱。回到家乡后,在阮红毅等“团伙”成员的指导下,阮廷和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组织的关注,他们为他借钱经商、生产创造了便利条件。如今,阮廷和不仅经济状况稳定,还成为了该区的一名民兵。
![]() |
阮鸿毅先生。照片:哈周四 |
还有45岁的潘春富先生,他也染上了毒瘾,最终锒铛入狱。如今,潘先生和他的妻子已成为当地一家著名美发沙龙的老板,为许多工人创造了稳定的工作。
荣市公安局代表表示,河辉塔坊“犯错人员自我管理小组”是维护安全秩序的典型,为坊公安机关和其他群众组织的工作做出贡献,有力地维护了地方安全秩序。
通过这个组织,当局也及时发现并处置了多起与当地安全形势相关的案件,这也是一个可以复制的典型模式,成为当前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群众运动的一支新力量。
哈图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