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人民在500千伏项目上“克服日晒雨淋”
烈日炎炎,干风扬起白色尘土,厚厚的衣服和帽子,汗流浃背,义安省500千伏输电线建设工人们正努力赶工期。

烈日炎炎,干燥的风吹起白色的尘土,工人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和帽子,满头大汗,在义安省500千伏输电线路上奋力拼搏,紧跟工程进度。
单一目标
只有亲眼见证,才能真正体会到工程队和工人的艰辛与不易。500kV线路3回路工程建设中,必须克服的种种困难。有人抓着滚烫的钢筋感到灼痛,有人扛着大块材料上山摇摇晃晃,有人汗流浃背,眼睛酸痛……筋疲力尽,却无人停下脚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无人离开自己的岗位。

要到达宜桥乡(宜禄)355号桩的施工现场,工人们必须沿着山路行驶约500米。路程不算远,但陡峭狭窄,沙地遍布。如果骑摩托车,必须是手动挡,挂一档,而且一次只能载一人。下雨天,这条路很滑,工人们只能从山脚下步行。而这还不是最危险的施工。
在这里工作的工人中有6名女性,她们是分包商,负责混凝土施工。工人潘氏翠擦着汗水说道:“我在这里工作了一个多月。每天早上5点起床,从我安城的家到这里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晚上再回安城,又需要一个小时。如果回家早的话,晚上8点就能到家。有时候,我浇筑地基混凝土,会一直干到凌晨2点,然后回家休息一会儿,第二天一早再回来工作。”
.jpg)
在与Thuy女士和她的同事们的交谈中,我听到了只有亲身参与才能体会到的艰辛。那些日子里,工程进展不顺利,搅拌时水用完了……混凝土无法按计划浇筑;那些日子里,在深埋地下的地基上爬上爬下,闷热难耐;那些雨天,本来就陡峭的上山路更加湿滑,搬东西费劲,上下摔倒……
工人胡文盛不像水女士那样需要长途跋涉,他住在义桥乡3村,从500千伏3号线路项目开工第一天起就参与其中。工人的艰辛深深地印在他的眼角和嘴角,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50多岁要老得多。“这里的工作很辛苦,不努力就什么也做不了。我被分配了各种工作,比如抽水、架电线、往机器上装水泥、把材料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在这种炎热的日子里,辛苦更是成倍增加。”工人胡文盛吐露心声。说完,他便匆匆忙忙地赶回工作岗位,把材料运给正在地下10米深的桩基上工作的同事们。
.jpg)
同样在宜桥乡,一根即将完工的电线杆上,工人们正在用巨大的螺丝加固钢筋。高温让钢筋滚烫,工人们的脸也涨得通红。
与500千伏线路的工人们同甘共苦,许多职能部门、部门、分公司的代表团也纷纷前来送上慰问品。虽然他们非常感激和高兴,但这些工人们却无法好好地接受这份礼物,只能简单聊几句,然后就立刻投入到工作中。时间和进度不等人,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尽快、最好地完成工作。
“蜘蛛侠”团队NGHE
在VT438杆塔施工现场,电力安装队的成员主要来自义安省,尽管工作单位设在胡志明市。他们凭借自身能力,为许多著名项目建设并接通了电力。这次,虽然项目就在他们家乡,但他们只能通过电话与家人联系。

这支施工队伍的队长是黎廷豪先生,他是南方股份公司PC1电力建设三队(来自琼琉县琼心乡)的队长。他麾下有近100名工程师和工人,其中80%来自义安省。黎廷豪先生解释道:“作为义安人,我对家乡人民的性格始终充满信心和安心。因此,我倾向于招募同乡。这些人大多生于艰苦,长于艰苦,懂得勤劳、勤勉、团结、互助。当我们重新团结起来时,我们将成为一个强大的集体。”
郝总提到的这个坚强集体,完成了东南亚最高的线路、跨海到富国岛的线路,是越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线路……这个坚强集体的典型成员是被誉为“蜘蛛侠”、多次荣获嘉奖的丁仲静副队长、黄文明队长、陈国辉工人……到目前为止,他们的坚强集体也是越南唯一一个在国外接受过同时拉4根线技能培训的集体,而其他单位只能同时拉2根线。

“在我们的工作中,放下和拉紧绳索是最辛苦的。在炎热的天气里,我们要在令人眩晕的高空,连续几个小时悬挂在钢缆上,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保持冷静,确保万无一失。哪怕一分钟的分心,都可能影响工作进度,甚至危及生命。为了确保安全和进度,我们保持着军人作息,从早上5点工作到晚上6点半,只在营地和工地附近徘徊。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我们在家乡工作,却不能回家。”郝先生分享道。
队友和兄弟们在蓝天白云下“吊”在电线上的画面,也是郝总每次看到最感动的画面。从这些感动中,郝总很懂得如何激励和鼓舞大家。除了保障生命安全、建立奖励制度外,他还用飞行摄影机和摄像机记录下危险的作业瞬间和大家的奉献精神。之后,他将这些记录整理成短片发布,配上热情、欢快的音乐,传递着工地上那种激动人心、积极向上的精神。从业二十余年,他收集的珍贵影像,成为单位和行业的宝贵档案。
领会总理指示精神和意义500千伏线路这些天,我们努力“顶着烈日,顶着雨水”,“三班倒,四组人马”,“24小时紧贴工地”地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完工。有时,我们甚至需要连续工作,下午三点才吃午饭。压力和艰辛固然很大,但每次早会结束后,看到竣工的工程,我们都会感到兴奋不已。晚上回家,我们像家人一样聚在一起,分享家庭和生活点滴,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郝先生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