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将烈士送回家人身边
为了民族独立自由而牺牲的近120万烈士,许多人至今下落不明,未能与家人和祖国团聚。怀揣着为烈士归来贡献力量的愿望,义安省的两位男子多年来一直将陌生家人团聚的喜悦视为自己的幸福和责任。
.jpg)
有意义的旅程中的好缘分
这几天,荣市义秋坊黄孟强先生的家人正忙于一件重要的事情。12月19日,正值越南人民军建军50周年之际,他的家人将他的叔父——烈士黄英进(1960-1979)的遗体迎回故乡,送回亲人身边。
“我的叔叔在1979年的最后一场战斗中牺牲了,他的坟墓从此就消失了。直到2023年夏天,我才有幸结识了阮廷忠叔叔。多亏他帮忙,我在同奈省公墓找到了他的坟墓,但年份信息有误。我的祖父母育有三个孩子,黄英进叔叔是长子,父亲是次子,还有一个女儿。虽然我的祖父母双双去世,父亲也早已去世,但能迎来我的叔叔归来,我完成了祖父母和父亲的毕生心愿……”——阮强先生动情地说道,一边准备前往同奈的必需品。
强先生还透露,为了旅途更加舒适,他会听从大家的建议,开车送叔叔回家,也让他叔叔欣赏沿途的风景,看看现在国家多么和平、多么发达。和平是用数百万像他一样的英雄烈士的鲜血和骨骸换来的。
44年后的重逢,尽管生死与共,尽管从未谋面,却依然泪流满面——喜悦和幸福的泪水。给黄英仙烈士家人带来意外重逢的人,是阮廷忠先生(1964年出生),也被称为“忠烈士”。
多年来,荣市义和坊老战士协会主席为寻找义安省英雄烈士的墓地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段特殊的旅程始于他为家人寻墓。
阮廷忠先生讲述寻亲历程时说道:“2015年,为了寻找我叔叔儿子的墓地,我去了昆嵩三次,去了河内几次都数不清。当时,寻亲程序非常复杂,信息渠道也十分有限,非常艰难,花费也非常高。幸运的是,我得到了968师和以“网上烈士信息库”闻名的阮时虎先生的热情支持,才得以顺利将我叔叔带回家乡。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想从事帮助烈士家属回家的工作。”

在那次寻墓之旅中,阮忠先生结识了黎进勇先生(1973年出生,来自荣市)。黎进勇先生多年来也一直热衷于寻找烈士墓地。阮忠先生不仅帮助数百位烈士家属找到了墓地,还协助他们归还了许多珍贵的烈士遗物。
最近,通过阮先生的牵线搭桥,阮光昭烈士(1944-1969,来自清章)和胡文章烈士(1939-1969,来自演州)的家人从遥远的美国取回了亲人的日记。家属收到这份无价“礼物”时的激动心情难以言表,烈士家属阴阳重逢的喜悦更是难以言表……
“除了从地球另一端寄来的充满火焰的日记,我们还发现了许多义静军官兵的珍贵纪念品。其中有历时50年才到达收信人的信件,也有从未颁发过的高贵勋章。在我们找到并归还的92枚勋章中,最令人心碎的是香原县张青海烈士的勋章。他是一名身负重伤的士兵,在痛苦中死去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拥有党和国家分别于1986年和1987年授予的柬埔寨友谊勋章和光荣士兵勋章。直到2023年,这些勋章才到达他的家人手中……”——阮先生透露道。

不仅仅局限于支持搜寻,出于共同的愿望,Trung 先生和 Dung 先生还与志愿者支持社区中的许多其他人建立了联系。寻找烈士墓有人辛勤地收集墓地信息资料,以便人们查阅;有“零洞”巴士公司全额资助烈士回乡,不计距离,以最隆重的方式送回家乡,并包亲属沿途食宿;有志愿者不畏风雨,跋涉数百公里,只为核实一块墓碑上的信息……所有这些举动,都源于对先辈们深深的感恩。
心灵的“原则”
虽然两人互不相告,但在寻找烈士墓的过程中,忠先生和勇先生都有着共同的原则:绝不接受烈士家属的钱财,哪怕是一块钱;绝不接受地方官员的请客吃饭,哪怕是一顿饭。
谈到这个道理,阮先生说:“我们俩都有自己的工作,收入稳定,家里也都供养着我们,不需要靠这份工作赚钱。阮先生的子女甚至请求捐款,支持父亲寻找烈士的墓地,陪伴父亲的家人走到最后。”


由于有人利用亲人的痛苦进行诈骗和牟利,许多家庭对此心存戒备。因此,Trung先生和Dung先生多次收到亲属的恶意,有的屏蔽了他们的电话号码,有的关闭了他们的家门,还有的以怀疑和批评的态度向他们打听消息。
“尤其是当我们找到烈士信息并联系当地政策官员时,有些人却漠不关心,置之不理,甚至屏蔽了我们的电话号码,根本不在乎我们提供的信息是否正确。这种态度对于那些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牺牲的烈士来说,是非常不敏感和不负责任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感到悲伤和失望,但我们告诉自己不要灰心,要继续寻找烈士,坚持不懈地分享信息,在社交网络上发帖,期待着有一天能与烈士团聚……”——阮忠先生坦言。

正是这种期待,促使 Trung 先生和 Dung 先生始终坚持接听陌生号码的电话,即使深夜也回拨未接电话的原则。他们的通讯录里,都保存着越南各地县级页面经理和义安省乡级政策官员的电话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