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安省青年在高山上“培育”自己的志向
(巴新)——义安省各少数民族青年与全省青年一道,克服重重困难,奋力拼搏,在各领域确立了自身地位和先锋作用。2020年,省青年联合会表彰奖励了众多少数民族青年典型。
![]() |
8月2日晚,24名2020年度全省优秀少数民族青年在表彰大会上亮相。图片来源:乂安省青年联合会 |
克木族青年的学习动力
多年来,荣市大学三年级学生蒙文斌一直是克木族人民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榜样,深受其山省芒提普乡色佩村克木族人民的敬佩。色佩村位于边境芒提普乡中心5公里处的一条土路上,村里有74户克木族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生活贫困。
阮福添村党支部书记表示,虽然不良风气已逐渐消除,但对于Xop Phe村的孩子们来说,识字,甚至考上大学的道路仍然陌生。更确切地说,由于生活条件恶劣,村里大多数年轻人很快就只能过着田间劳作的生活,根本无法上学。
1998年出生的文文早年也曾遭遇诸多困难,但从他在芒提普小学学习第一个字母开始,文文就展现出他的聪明才智和对学习的热情。文文的求学之路一天天延伸,他不断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在县级和省级的寄宿学校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业。
![]() |
文文斌先生出席荣市大学入党仪式。图片来源:NVCC |
尽管从小就不得不远离家人独立生活,但Bun总是告诫自己要努力学习,不辜负家人和社会的期望。每个学年结束时,Bun都以令人瞩目的成绩来肯定自己是一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2017年,Bun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荣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的新生。
在荣大学就读三年期间,文文连续荣获校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称号。课外,文文也积极参与工会工作和学生运动。凭借这些努力,文文于2019年7月荣幸地成为荣大学少数入党的学生之一。同时,文文也是学校出席乂安省青年联盟代表大会(任期2019-2024年)的七名代表之一。
从最初追寻梦想的成就开始,文文就成为了一位激励人心的演说家,他不仅在芒提普乡的克木族社区,还在奇山地区,为当地儿童和同龄人树立了榜样。8月2日,文文文被省青年联合会授予“少数民族青年典型”称号。
在自己的祖国创业
义安山区青年不仅在求学路上奋力拼搏,许多光辉榜样也为自力更生、创业运动的“腾飞者”树立了榜样。2020年省青年联合会表彰的少数民族青年典型中,有4人是经济建设的典型代表。其中,贺文光(生于1996年)是桂风县行地乡泰族新力量之一。
何文光出生于行地乡邦翁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是家中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2018年,邦翁村服完兵役回国,他立志要回家乡创业,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 |
何文光先生是行迪乡(Que Phong)泰族社区的一位新成员,他在庞翁村推行了综合农业模式。图片来源:乂安省青年联盟 |
当时,陈光家在行地乡的山上拥有一个5公顷的农场,但由于父母年老体弱,农场多年来经济效益不佳。陈光汲取了父母种苗失败的经验,尝试种植了20多棵荔枝树、1000棵藤条树,饲养散养鸡,挖了一个池塘养鱼,并在池塘水面上搭建了一座高脚屋,养了1000多只鹅。
这种新方法将结合利用养鹅副产品来发展养鱼业,确保解决环境卫生问题,同时增加收入,秉承“短期养长远”的理念。此外,何文光还种植其他作物和清洁蔬菜,例如黄瓜、花生、玉米等。
凭借从区级青年创业基金获得的额外资金,Quang大力投资机械设备,并将新技术应用于农牧业。从此,他的模式变得越来越系统化,曾经贫瘠的土地逐渐恢复生机,每年为Quang一家带来近1亿越南盾的净利润。
在贫瘠的土地上致富
在土家族社区,高维魁也是我省山区民族地区青年力量的代表。高维魁(生于1986年)担任归合县明合公社明京青年团书记,在明京山上创造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奇迹。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学习和应用科技,2014年,高维魁从5亩柑橘园起步,通过借贷扩大种植面积,柑橘园总面积增加到2公顷以上,并结合半散养家禽,平均每公顷年收入达2亿至2.5亿越南盾。
![]() |
归合县明合乡明京青年团书记高维魁先生(左)荣获2020年少数民族青年经济发展典型人物称号。图片:Thanh Quynh |
高维魁还热情地指导和陪伴明合社50名工会会员打造生产模式。截至目前,已有10余人成功打造了柑橘种植与畜牧养殖相结合的模式,产值超过5亿越南盾;另有25-30名工会会员打造了年产值2-3亿越南盾的经济模式。明合社青年联盟从艰苦的土地起步,如今正确立其作为全省青年创业运动旗帜的地位。
省青年联合会副书记、主席朱德泰同志在2020年全省优秀少数民族青年表彰奖励大会上发表讲话时高度评价各少数民族青年,他们努力奋斗,逐步克服困难和挑战,充分肯定了他们先锋模范和志愿者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他肯定,在全省1700名经济发展青年模范中,山区青年模范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