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为乂安省洪灾地区民众送去首批热餐

清福 July 24, 2025 14:41

连日暴雨和洪水侵袭,义安省许多村庄被洪水淹没,与外界隔绝,许多家庭顿时连日无餐。然而,在这段艰难时期,当地民众自发成立了慈善厨房,为灾区民众送去温暖、充满人性关怀的餐食。

bna_chat.jpg
仁化乡Cay Chanh村的妇女们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受洪灾影响的家庭做饭。图片来源:TP

暴风雨的环流和水电站大坝创纪录的泄洪量导致义安下游许多地区被洪水淹没。在仁化乡(原安山县),房屋被洪水严重淹没,许多村庄完全被切断联系,人们无力应对,厨房被泥浆淹没,食物匮乏,一日三餐突然变成了奢侈。在这种情况下,Cay Chanh 村的 Thao Cuong 夫妇决定在自家搭建一个厨房,为受灾地区的家庭烹制第一批饭菜。

“起初,我和丈夫只想做50顿饭来支援邻居们。但当我们把这个消息分享到社交媒体上后,许多人纷纷伸出援手,捐赠大米和蔬菜,远方的人们也纷纷捐款购买食物。就这样,我们家的小厨房逐渐变成了全社区的聚会场所。”杜氏草女士动情地回忆道。

bna_phat.png
餐食被精心包装,并通过船只运送至受灾地区。图片:TP

今天下午,这对夫妇的小房子比平时更加​​忙碌。十五个姐妹,有的忙着买菜,有的忙着摘菜,还有的忙着做饭。到了中午,165份热腾腾的饭菜被仔细打包,匆匆装上船,穿过被洪水淹没的深巷,送到了那些被困的居民手中。“我们还没吃午饭呢,只希望大家不要挨饿,不要在洪水中感到被遗弃,”Thao吐露心声。

这种分享精神并不局限于小厨房。同样在仁化,华兰女士、玉梅女士、范氏翠玲女士、黄女士、玄西女士、阮友红先生的自发厨房……也迅速变得热闹起来。

bna_ghep.jpeg
这些饭菜不仅仅是糯米饭和热汤,更体现了邻里之间患难与共的情谊。图片:TP

仅今天,我们就为仁化市洪灾灾民送去了1000多份爱心餐。这些餐食不仅有肉有鱼、有菜有汤,更饱含着爱心,激励着人们坚定地渡过当前的难关。

“今天早上,丁合村的村民们收到了爱心餐。今晚,我们继续收到这样的餐食。大家都希望洪水能尽快退去,这样我们就能开始清理,克服后果。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善意。”村民黄垸女士感慨道。

suất ăn
收到这些意义非凡的餐食后,家家户户都深受感动。图片:TP

不仅仅是吃饭,“互助”的精神也体现在每一个细微却有意义的行动中。在Tuong Duong公社,农会迅速动员成员支援受灾严重的家庭。数十名农会成员奔赴灾区,帮助灾民清扫淤泥、清理房屋,重建破败的墙壁。他们还在夜间匆忙包好一罐罐的粽子,以便第二天早上送到那些无家可归、无处做饭的家庭手中。

“人们分成多个做饭点,每个点五六个人。未受灾的家庭负责做饭,然后转移到聚集点,大家一起吃饭。这是在困难时期,成员们互相帮助的务实而有意义的举动,”孟村农民协会、Tuong Duong 公社农民协会主席 Vi Duc Tuan 说道。

bna_goi.jpg
祥阳公社孟村农民协会正在包制面条,为受灾户提供援助。图片来源:CSCC

与此同时,在梁山乡(原杜梁乡),接到水位上涨、可能引发大面积洪涝灾害的信息后,乡农会迅速组织力量,支援群众在洪水退却前收割滩区近4公顷玉米。大家齐心协力,有的扛袋子,有的搬运,仅仅一个上午,就将整个玉米地安全收割完毕,险些避免了损失殆尽的风险。

在各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关爱之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仁化乡农民协会与祖国阵线和当地组织协调,迅速向受灾严重、完全被困的家庭提供生活必需品和救生衣。仅一天时间,就为需要救助的民众送去了202箱方便面和64件救生衣。

chung at
这些善举点燃了洪灾地区民众的信心,鼓舞了他们的力量,使他们更加坚定地面对自然灾害,继续重建生活。图片:TP

洪水来袭,手脚沾满泥巴的农民和妇女们撸起袖子为人民煮每一锅米饭、包每一包面条,冒雨为人民捡拾每一袋玉米和大米的身影,书写着美丽的故事,倍增着社会共同战胜灾难的力量。

灾区人民热腾腾的饭菜、伸出的援助之手、鼓励的拥抱,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每位公民互助互爱的精神、团结互助的传统和善良的品德。而这份爱心,也从苦难中点燃了信仰,激发了灾区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更加坚强的力量,让他们继续建设生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为乂安省洪灾地区民众送去首批热餐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