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声音

DNUM_BDZAIZCABF 17:47

(Baonghean) - 每当木鱼锣声响起,大家都会提醒家人宵禁时间到了,不要制造噪音,也不要非必要外出。近一个月以来,周强乡(Quy Hop)的治安维护工作一直井然有序,得到了民众的支持,成效日渐显著。

来自 Sam 家族的 Clamp

八月初的一个晚上,我们借宿在周强乡河东村一位熟人的家中。天气渐渐转凉,微风徐徐,静谧的夜色中,我们能听到林间鸟儿扑扇翅膀的声音。突然,一阵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响起,像木鱼,又像锣。主人意识到客人的好奇,解释说,这是从社区文化馆传来的“平安木鱼”声,表示宵禁时间到了,如无急事,请勿外出,也不要发出任何噪音,以免影响周围的居民。这同时也是通知村里居民的信号,从这个时间起,河东村将不再接待客人,所有问题都要到第二天清晨才能解决。锣声响起后,包括村委会和警察在内的村组巡逻队将开始执行任务。任何违反习俗的个人或家庭都会受到提醒甚至惩罚。临睡前,我们还在想,河东村的锣究竟有多大,才能发出如此洪亮的声音。

Chiếc mõ cổ của bản Hạ Đông (xã Châu Cường - Quỳ Hợp) dùng làm hiệu lệnh giữ gìn an ninh trật tự.
河东村(Chau Cuong 公社 - Quy Hop)的古老木鱼被用作维持安全和秩序的信号。

第二天,我们有机会去了河东社区文化馆,惊讶地发现门廊外悬挂着一条“超大”的木鱼。这条木鱼由铁木制成,长约100厘米,直径约20厘米,中间镂空,像一个圆柱形的盒子,起到共鸣的作用。这条木鱼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起源,至今无人能确切猜测它的诞生时间。

村里的老人桑青龙说,他今年90多岁的叔叔说,他从学走路的时候就看到过一条木鱼挂在家门口。龙先生的曾祖父带着7个孩子来到这片芒咸土地上开垦,每人分了一大块地来开垦生活。那时候,道路还很崎岖,野兽也很多,每次开家庭会议,兄弟俩都很不容易。曾祖父想了一个办法,雕刻了一个大木鱼挂在家门口,需要聚会的时候,就敲几下。一听到木鱼的声音,曾祖父的孩子们就明白了,这是要聚会商量活儿的信号,立刻派人陪他们回去。

1945年八月革命后,大强合作社用锣声通知社员集合,并宣布下田干活的时间。在美军猛烈轰炸朝鲜的年代,河东萨姆家的锣声被用作防空警报信号。也就是说,只要锣声一响,村民们就会立即躲进避难所,避免或减少敌方炸弹和子弹造成的伤亡。

Nét yên bình bản Hạ Đông (xã Châu Cường - Quỳ Hợp).
河东村 (Chau Cuong 公社 - Quy Hop) 的宁静景象。

战争结束,家园重归和平,萨姆家的木锣被取下,放在地上,像一块毫无生气的木头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地闲置着。当村里治安形势恶化,盗窃、斗殴频发时,这口古老木锣的声音便在记忆中回荡。村里的长者们提议实行宵禁,用萨姆家的大木锣来发号施令。村民们召开了一次大会,这个主意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和欢迎。从此,每天晚上10点,木锣响起,远近村民都知道河东村进入了沉睡状态,任何人不得打扰这份宁静。

河东村村长阮文山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和平锣’运动开展以来,这里的治安秩序已经恢复稳定,盗窃、年轻人吵架打架的情况基本结束。”

致“和平锣”运动

其他村子的人看到河东的做法确实有效,维护了村庄的安全秩序,就向村委会提议来学习。内村村长李氏香女士说:“我们村有180多户人家,位于532省道沿线,治安情况有时比较复杂,尤其是年轻人半夜聚集与路人争吵的情况。河东的‘和平锣’运动是个好办法,所以我们决定效仿。” 内村没有像河东那样古老的锣,村民们凑钱买了一个相当大的铁锣,锣声也很大。我们去的时候,锣刚送到,第二天内村就要开会讨论制定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

不仅在Nhoi村,到目前为止,同田村和芒涵村也已将河东模式推广,并将其改为“Tieng gong binh Yan”。预计今年,周强乡所有11个村都将推广并推广这一模式。据周强乡警察局长魏文孝介绍,该乡有1000多户人家,5000多人,与5个乡(周光乡、周泰乡、周清乡、周红乡和连合乡)接壤,532省道贯穿其中,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生产。过去,该乡治安状况相当复杂,水牛和奶牛盗窃案频发,仅2014年就抓获3起11人。乡里的年轻人经常聚集在省道边,吵架、阻拦、殴打过往行人。有时,公社居民晚上不敢出门,情况越来越紧急。根据民众的提议,村委会建议采用“平安钟”模式,以稳定治安。最初,该模式计划由各村自行部署,但区公安局领导建议由公安局负责组织,以便在指导和监督实施过程中形成高度的团结。

在此基础上,2015年7月17日,周强乡启动“平安锣”示范活动。随着方案的实施,制定运行规章制度的工作也引起了周强乡干部群众的关注。目前,基本规章制度已经完成,包括15条关于维护安全秩序、奖励处理和执行的规定。其中,对每个村民维护安全秩序的责任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发现违法犯罪分子时,违法者应立即向村公安、治安队报告。同时,大家要团结一致,听到警钟响起,立即配合治安队抓捕罪犯……”(第二条)。或者:“每个家庭都要负责教育子女和亲属严格遵守党的政策、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同时,不得落入社会不良风气,严格遵守‘平安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意识,配合保安队伍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第三条)。还有:“大家要配合保护庄稼,及时发现和防止盗窃农产品,或者因个人矛盾故意毁坏庄稼、牲畜和他人财产的行为”(第五条)。

为落实计划,周强乡公安部队将辖区内村庄划分为两个组,由副乡公安分队负责巡逻和管控。这支部队随时准备“迅速反应”,接到命令或侦查犯罪分子并接受群众举报。“平安钟声”行动的首个成果是在2015年8月1日清晨,Nhang村村民发现两名嫌疑人骑着摩托车超过规定时间。村民们发现这两名嫌疑人形迹可疑,便密切关注并跟踪他们。当他们潜入Sam Van Chi先生家门口时,他们立即大声报警并向公安部队报告。两名嫌疑人逃跑后,公安部队和Nhang村村民组织追捕,抓获了一名居住在Muong Ham村的嫌疑人。该嫌疑人承认自己进入Chi先生家盗窃财物,其随行人员居住在周光乡。

由此可见,预防和打击工作从一开始就取得了显著成效。更重要的是,自“平安钟声”运动开展以来,周强乡的治安状况已逐步稳定。盗窃和公共秩序混乱的情况有所减少,当地居民夜间出门也不再感到担忧。

宣传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和平的声音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