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事故后世界能源政策的变化
日本近期发生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地震和海啸给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除了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外,地震和海啸还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极其严重的放射性泄漏。此次事件不仅引发了日本能源政策的重大调整,也影响了世界许多国家的能源政策。
日本近期发生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地震和海啸给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除了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外,地震和海啸还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极其严重的放射性泄漏。此次事件不仅引发了日本能源政策的重大调整,也影响了世界许多国家的能源政策。
![]() |
核反应堆 |
继德国之后,欧洲最大的核电国家法国也已投票决定关闭老式核电站。
随后,意大利废除了自2008年以来颁布的允许核能再利用的法律。尤其是此次核危机“震中”日本,也不得不取消新建核电站的计划。
日本首相菅直人强调政府计划修改核能政策,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
然而尽管如此,世界各国仍然在推动建设新的核反应堆,因为在目前油价高企、缺乏有效替代能源的情况下,核能对许多国家来说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中国和印度是此类能源最坚定的支持者。中国目前有13座核反应堆投入运营,另有17座在建,另有50座计划建设。印度有20座核反应堆投入运营,5座在建,另有18座计划建设。但亚洲最依赖核能的国家是韩国。
日本的核反应堆仅占电力供应的29%,而韩国的核反应堆却占电力供应的35%。此外,韩国还计划在现有的21座核电站的基础上,再建造约7座核电站投入运营。
到2030年,韩国核电站的数量将持续增加。作为回报,韩国政府正在进一步加强安全措施,特别是针对老旧反应堆的安全措施。
显然,尽管人们普遍担心核安全,但许多国家仍在继续推行核能政策,以应对当前的能源短缺。
事实上,如果关闭核电站,将会立即增加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导致对环境有害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出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考虑,许多国家仍然支持核电站,同时承诺加强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法规。
面对此种局面,专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欧盟或将采取一系列单边行动,或欧盟与俄罗斯、日本等大国就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等问题通过公约达成共识,甚至延长《京都议定书》……
在等待各国最终决定是否停止或继续发展核能的同时,各国必将把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风能和太阳能。
据越通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