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西部各村的领导

福映-清琼 October 15, 2019 14:58

(Baonghean.vn)——少数民族地区杰出人物始终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国家法律的先锋模范,宣传动员群众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经营和畜牧业,维护和弘扬优秀文化特色,建设民族大团结的重要力量。2019年第二届义安省少数民族杰出人物表彰大会于10月15日下午举行,与会代表们从实践中表达了许多美好愿望。

帕考的先驱

帕考村是祥阳县梅山乡最偏远、最偏僻的村庄之一。不过,嘉巴高村村支书(1971年出生)表示,尽管地处偏远,但总体而言,村民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改善。

还记得,2002年,巴高被村民选举为村支书时,这个偏僻的村庄还面临诸多困难:全村贫困户100%,儿童辍学率高,偷渡老挝的情况仍然存在……

照片:Phuoc Anh

贾巴高先生是帕考村的一名村民,从小就饮用蒙南水源的水,他非常关心村里的贫困问题。他深知,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问题。

于是,贾巴高多次来到自由流动人口家户,告诉他们这种自由流动是不对的,孩子要上学,父母要留在村里专心种田养畜。

同时,他还动员支部党员带头革除旧习,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中,让群众相信、效仿。

巴高老人大胆地将稻米带回村里,并将休耕的田地重新开垦种植玉米、生姜、南瓜等作物。他还鼓励人们专注于圈养商业用途的牛,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在森林里放牧。尤其是,巴高老人通过阻断水流并安装微型发电机,部分解决了日常生活用电的“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嘉八高书记的痕迹在发展年轻党员工作中依然清晰可见。近年来,许多90后年轻党员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运动的典型骨干、先锋模范。

为村子做了很多事,但贾巴高先生认为,这些都是帕考子孙为家乡所做的自然之事。他现在最大的心愿,也是村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帕考早日通上国家电网,让人民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经济。

“点燃”民族文化热情

Ảnh: Lương Nga
照片:Luong Nga

张文通先生(1958年出生)出生并成长于归州县周环乡那功村,自12岁起,父亲和祖父就教会了他熟练运用泰族乐器和民歌的“本领”。与此同时,只有男性才能参加的传统仪式和祭祀也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并在当地节日里供奉。

几十年来,周环乡的人们一直称他为村里的“手艺人”。这种尊称源于他对维护民族文化特色始终怀有热情和热忱,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他始终没有“冷却”,继续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价值观传承给年轻一代。

不仅每逢佳节,一年中的很多时候,Thong先生的棚屋里总是充满歌声和排箫声。他把附近和远方村庄的孩子们聚集起来,教他们唱“nhuon”和“xuoi”,并教他们如何制作排箫……

他说,现在孩子们有了手机、电视和网络,一开始学唱歌很枯燥,但渐渐地,他们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如果泰国人不会唱阮歌或雪歌,那真是太可惜了。现在了解和热爱民族文化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为了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认同,需要制定更切实可行的政策。” 张文通先生分享道。

土耳其人民的“支持”

在太和镇义进乡5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村长、农民协会主席胡氏律女士是“说到做到”的典型,为改变当地土族人民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做出了贡献。

一片硕果累累的柚子园正值第三次采收,Luat女士说,她家大胆地将2.5公顷的低效农业生产地改造成种植光仙粉柚和橡胶树。目前,这种模式每年已带来约9000万越南盾的收入。

Ảnh: Thanh Quỳnh
照片:Thanh Quynh

副书记的成功带动村里许多年轻党员和群众学习和发展了这一模式,把近十公顷的山地“改造”成了果园,实现了持续增收。

从此,开垦荒地和山地的运动在人民群众中同步展开。胡氏律夫人还动员全村105户农户参加短期职业培训班,如养蜂、养鸡、兽医等……得益于此,5号村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

当生活逐渐摆脱贫困时,她站出来动员大家携手共进、团结一心建设新农村,与党委一起走进每户人家进行宣传,鼓励大家捐地开路、收垃圾、疏渠、清扫村庄,让环境变得绿色、整洁、美丽。

这位深受民众信任、被视为基层运动“支柱”的女性党支部副书记表达了她的希望:“目前,党支部和村委会主任大多由老年人担任,缺乏年轻一代的参与。因此,她希望党、国家和地方能够出台更多政策,吸引年轻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拉岸的“领袖”

担任岐山县邱琉乡拉岸村党支部书记十余年来,文边峰先生全心全意帮助拉岸村142户克木族群众摆脱贫困,建立新生活。

Ảnh: Thanh Quỳnh
照片:Thanh Quynh

文边风先生深知身为社会贤达的责任,努力宣传和鼓励民众勤劳致富,运用国家扶持的农业推广模式,改善民生。他尤其积极倡导消除落后风气,鼓励子女学习,不让他们失学、不识字,以免被坏人利用和欺骗。

经济上,他始终带头在白蓬、溪小两地开垦土地,建立农场,饲养水牛、奶牛十余头,引进名贵果树和农作物进行种植。

当模式成功后,他积极与民众分享自己所了解和领悟的道理,这有助于增强民众的信心,激发民众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拉岸村的面貌也因此越来越好。目前,全村40多户人家,守护和经营着100多公顷的森林。平均每户饲养3至5头牛,拥有20多公顷的林地。全村平均每年新增5至10户贫困户,20多户脱贫致富。

拉岸村的“领导人”表示,提高认识和发展经济是可持续减贫的“关键”。“人们希望得到指导、支持,并获得更多贷款,以有动力扩大生产和畜牧业。”

据图形:Huu Quan
复制链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义安省西部各村的领导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