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义安的“火力坐标”

April 30, 2016 08:13

(Baonghean.vn)——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义安省的火力非常猛烈,前线和后方都面临敌军的攻击。义安省的许多地方都是交通要道,因此遭到敌军的猛烈攻击,例如边水、长盆、鸠甘、黄梅……

一个

一个

truong_boncau_camvinhhoang_mai

1968年,张邦青年志愿者填补了炸弹坑

在抗美战争时期,长本(美山-杜良)战略地位尤为重要,是连接支援南方战场交通血脉的“必经之路”。由于其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从1965年底,特别是1967年初至1968年10月,这里成为美军猛烈进攻的重点。“心可以停,路不能断;活着要牢牢抓住桥,紧紧抓住路;死去要坚强勇敢。”这是长本青年志愿军的口号。
1968年10月31日,317连13名青年志愿者(11名女性,2名男性)在敌军对长盆的最后一次猛烈轰炸中阵亡。他们的鲜血融入大地和天空,谱写了名为“长盆”的传奇。

1966年剑桥69青年志愿者队的笑容

剑桥——三条主要交通干线的交汇点:1A公路、南北铁路、水路(芽黎运河)。美帝国主义认为剑桥是通往北方大后方的北大门,处于“生死攸关”的地位,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对其进行进攻。仅在1967年,美国飞行员就向剑桥投下了2.7万枚各类炸弹,第七舰队的军舰发射了5000枚175毫米至230毫米炮弹。为了保卫剑桥,从1966年到1968年,超过100名官兵在战场上牺牲。其中最惨烈的事件是1967年2月5日,15名青年志愿者和18名第16A防空营(第四军区)的官兵在剑桥牺牲。

艺术家们冒着炮火和枪林弹雨,鼓舞了荣城战场战士们的战斗精神。

在抗击美帝国主义破坏战争的斗争中,当时面积不足32平方公里的荣市,遭到敌军8768次轰炸,共投下250555吨炸弹弹药,平均每人被炸1900公斤。仅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滨水地区就遭到敌军2912次轰炸。全城房屋几乎无存,数千人伤亡。荣市共击落美军飞机146架,其中包括北方美军的第一架飞机(1964年8月5日)、第100架飞机(1966年9月14日)和第300架飞机(1965年5月27日)。 1966年9月16日,胡伯伯致信赞扬荣市军民:“荣市是第一个击落100架美国飞机的城市。这是一次光荣的胜利。”

火箭洞被认定为国家纪念碑。

当时,北部地区许多渡轮码头、桥梁和火车站都遭到敌机昼夜轰炸,而1A国道和南北铁路途经的黄梅县更是美军战机的重点目标。为了加强兵力保障交通畅通,满足支援南方的物资运输需求,越南增派了大批兵力参与护航,并在美军轰炸时迅速化解了危机。
在北方两次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黄梅县共有250名军人和青年志愿者牺牲,数千人受伤。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事件是33名躲在山洞里的青年志愿者被一架美国飞机发射的导弹击中,造成32人死亡。为了纪念这一英雄事迹,黄梅县的杭基洞被命名为花仙洞,并于2011年被文化体育旅游部列为国家级纪念碑,以纪念32名青年志愿者牺牲的地点。

德传-严园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义安的“火力坐标”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