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鸿丰同志对义静苏维埃运动的结论

August 20, 2012 17:38

黎鸿峰同志(1902-1942)是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白色恐怖后重建时期(1932-1935年),他是党的“灵魂人物”。他是民族民主运动(1936-1939年)的发起人和领导者。直至逝世,他始终坚定信仰,心系党,全心全意为党的建设服务。他认真研究并总结了1930-1931年革命运动以及宜静苏维埃的巅峰时期的经验教训,为巩固和完善党在以后革命活动中的领导作用做出了贡献。

(Baonghean)黎鸿峰同志(1902-1942)是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白色恐怖后重建时期(1932-1935年),他是党的“灵魂人物”。他是民族民主运动(1936-1939年)的发起人和领导者。直至逝世,他始终坚定信仰,心系党,全心全意为党的建设服务。他认真研究并总结了1930-1931年革命运动以及宜静苏维埃的巅峰时期的经验教训,为巩固和完善党在以后革命活动中的领导作用做出了贡献。

义静苏维埃运动爆发后,敌人试图镇压革命者。1930年至1931年,中央委员会、地方党委、省委和市党委的许多同志被捕、入狱、遇害;各省市的基层党组织大多被瓦解。中央党部与地方党​​委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国内与国外、印度支那共产党与共产国际之间的联系也中断了数月之久。

黎鸿峰接到回国领导运动的任务,肩负着恢复党组织、重建与国外联系、指导党的今后活动等重任。

黎鸿峰同志关于苏维埃-义静运动的结论,已在重要文献中得到充分体现。回国后,他立即参与起草并组织实施了印度支那共产党1932年行动纲领。1935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他提交了一份包含关于苏维埃-义静运动重要结论的文件。他的第三次也是最深刻的总结,是在1939年,即民主阵线时期的最后阶段做出的。

黎鸿峰同志指出的第一个教训是,必须明确肯定党和工人阶级在开拓团结、领导人民争取自主的斗争中的作用;加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以便在秘密行动条件下发展和保护党。

黎鸿峰同志从义静苏维埃运动(1930-1931年)的实际斗争中得到的第二个教训是,必须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建立工农联盟。

第三个教训是,必须广泛团结人民群众,建立统一的民族阵线,共同对抗敌人,向着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的方向前进。

第四个教训是坦诚地指出错误和缺点,经常进行自我批评和批判,与“左”和“右”思潮作斗争,建设一个能够承担领导群众使命的坚强党。深刻的自我批评精神,直面真相、讲真话的精神,为新时期革命运动带来了新的发展步伐。

1930年至1931年义静苏维埃运动的经验总结运用到随后的革命时期,使党在法国殖民者白色恐怖(1932年至1935年)之后得以恢复,将我国革命带入新的斗争时期——1936年至1939年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时期。黎鸿峰同志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革命运动发展中的作用使法国殖民者想尽一切办法逮捕他。1938年6月22日,黎鸿峰在西贡被捕。尽管遭到逮捕、拷打和虐待,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目标和理想,同时认识和评价革命运动,为指导我国革命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


黄春莱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黎鸿丰同志对义静苏维埃运动的结论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