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女佣的生活篇章

December 9, 2013 22:00

(Baonghean)——她想当母亲的愿望破灭了,橙剂的后遗症使她无法生育,随后疾病又折磨着她。在艰难岁月里,她唯一的依靠——丈夫也离开了她。这位长山老兵被迫去做女佣,以此来养活年迈的母亲、三个孙子的教育以及养活自己。每天晚上,她都熬夜写书……

苦涩的人生路

我手里拿着阮氏婷女士的《神奇的药方》。她是长山老兵,一个贫穷的女佣,多年来以为自己已经把自己的人生埋葬在杜良县云山乡一条通往荒山的蜿蜒小路上,如今却突然成了“名人”。在纷乱的烦恼之后,痛苦凝结成文字,展现了一位饱经风霜却又拥有非凡意志力和牺牲精神的女性跌宕起伏的一生。

生活在她面前开辟了许多道路和岔路,让她选择自己的旅程和目的地,但讽刺的是,每次站在十字路口,每次触及终点线时,她都感到失望和崩溃。1977年在长同山坡上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这似乎是命运的一次坠落,击碎了农村女孩考入将军大学文学系的灼热梦想。“那一年,我在新岐县复习完考试后回到家,大约六月我骑车经过长同去叻县领取考卡。在半山腰上,自行车突然刹车失灵,冲下山坡,我的头撞到石头上,我昏了过去。几个星期后,我失去了记忆,不得不放弃考试,从此结束了我的学习生涯!”薄女士说。

阮氏薄出生于1953年,由于家境贫寒,九年级时辍学。在准备考大学之前,她曾在1971年至1974年服役四年,在长山第59集团军总参谋部军邮连工作。薄女士说:“服役四年,由于军邮工作性质,我一天都不能回家。信件、文件、资料像梭子一样来来回回,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快不快!”退伍后,这位来自长山的女退伍军人被分配到永富省越治纺织厂当工人。由于心脏不好,不会操作机器,她没过多久就回家了。在长东遭遇事故后,她失去了求学的梦想,于是申请到安义农场当工人。弟弟和妹妹长大后,不得不离开家去南方打工。薄女士为了照顾母亲,回到了云山(Do Luong),在偏僻的山里埋葬了自己的一生。

年迈的母亲多年患病,突然康复。阮氏薄乘火车离开家乡,来到海防市,心中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请亲戚Thang帮她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刚到港口城市,她就得知叔叔患癌症住院的消息,令她悲痛不已。孩子还​​小,Thang的妻子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时间照顾丈夫。薄只好去医院代替嫂子照顾。几个月后,Thang去世了。薄参加了他的葬礼,然后悲伤地收拾行李返回家乡。回家的路途令人唏嘘,早已离世的女孩的泪水悄悄地浸湿了衣衫。

三十岁那年,朋友们都结婚生子,而她却依然孑然一身。“很多个夜晚,我看着自己的倒影,哭了!”她的声音充满悲伤。一位来自顺化、在多良县(Do Luong)一个项目上工作的建筑工人娶了丁女士。但不幸的是,婚后她突然病倒了。在军队服役四年,在长山森林里辗转反侧后,她感染了橙剂。这种有毒化学物质开始侵蚀她的身体,导致她经常出现身体疼痛、血液凝固问题以及不孕不育。她辗转于医院,从多良县医院到荣市省立综合医院,却始终无法治愈。此外,一些流言蜚语还散布她患有白血病的谣言,让她苦不堪言,丈夫也疏远了她。很长一段时间,他永远地离开了她,对身患橙剂、无法生育的妻子漠不关心。但不知何故,她的丈夫回来了。然而,两人重逢后不久,灾难降临。薄女士的丈夫在新岐山区建造房屋时从脚手架上摔下身亡。

她早已放弃了求学的希望。她失去了一位本可以帮助她改变命运的恩人。她等待了许久,却失望而归。她拥有过转瞬即逝的幸福,但她前世的生活却充满了无尽的苦难。“结婚前,我差点和一个以前读法律系的学生结婚。他同意了。但他父母不同意。理由是我没有工作,家里很穷。最后,我们不得不分手!”薄女士泪流满面地说。

女佣写书

经过一番挣扎,丁女士终于拿到了橙剂补贴。每月180万越南盾,加上她母亲领取的几百越南盾的养老补助,她和孩子们勉强维持生计。看着破旧的瓦房,我问她家算不算贫困户。丁女士摇摇头:“以前是贫困户,但最近不属于贫困户了。我家的贫困户标准突然被降低了,说是给别人了!”我和杜良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清先生聊了聊这件事。阮清先生说:“我再去确认一下。”

Chị Thìn và đứa cháu nội
Thin 女士和她的孙子

阮氏薄的弟弟阮春红生了三个孩子。她的丈夫是一名松脂工人,妻子是一名女佣,洪的孩子们住在她家。为了分担母亲和弟妹的负担,阮氏薄收拾行囊,辗转荣市、河内、海防和西贡,做女佣。每月领到工资后,薄女士和嫂子就把工资寄回去,抚养三个孩子。

越是艰难,阮春福——洪的长子——越是努力学习。福考入交通大学建筑系,现在读二年级;他的弟弟阮春德在杜良一中学读十二年级。做保姆养活自己和母亲“在当地很常见”。但能靠做保姆赚钱供孙辈上学,或许只有阮氏薄女士——一位前长山军人——能做到吧?!“我把孙辈当成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上不了大学,我会和弟弟、嫂子一起努力,把孙辈养大,实现我的梦想。我吃苦耐劳,为了让大家少受点苦,我心里踏实!”薄女士说。

阮氏薄酷爱读书,每次借书都能熬夜。白天,她帮房主照顾孩子、做饭、洗衣服;晚上,阮氏薄会在自家的小阁楼里点上灯,写短篇小说。“比耕田还辛苦,大叔!”薄女士幽默地说。

Tác phẩm Liều thuốc thần kỳ, NXB Hội nhà văn năm 2013
《灵丹妙药》,作家协会出版社,2013

她的第一部作品《神奇的药方》由6篇短篇小说组成,构思和出版都经历了重重困难。“我做女佣挣的每一分钱都寄回家养孙子孙女。写完这些故事后,我没钱印书,所以不得不攒了好久的钱!”这位短篇小说集的作者说道。攒够钱后,她让侄子骑自行车去明胜书店(河内郎街)签了一份图书印刷合同。

写这本书的女仆说,她六十岁了,渴望一首摇篮曲!

光龙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写书女佣的生活篇章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