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t Lat 溪流中的百万富翁农民
(Baonghean.vn)——四月底,义安报社工作组有机会参观位于Xa Luong 乡Khe That Lat的农场经济模式,对4.0时代百万富翁农民经济发展思路的大胆和活力印象深刻。
63岁农民的6.2公顷山地花园农场
在沙良公社干部的“领航”下,我们穿过蜿蜒、颠簸、泥泞、湿滑的道路,到达了纳贝2村塔拉溪63岁农民杨文勇的农场。
![]() |
通往 That Lat 溪的道路。图片来源:KL |
由于没有预约,我们去拜访时,阮先生还在山上专心致志地操作着他的割草机。舍良乡党委书记阮廷贤打了好几次电话,阮先生才接听,放下电话迎接客人。这位晒成古铜色脸的男人和蔼地笑着说:“以前那条路对你们来说肯定很难走,但这很容易。20年前,我和妻子第一次来这里开垦土地时,路还很破旧,刚好能容下一辆摩托车。”说完,阮先生迈着快步,带领客人参观了农场。
![]() |
老农民杨文勇分享了他打造6.2公顷农场的历程。图片:Dang Cuong |
阮先生原是空军战士,祖籍兴原。1990年退伍后,阮先生前往祥阳经商、结婚生子。生活艰难,2002年,他和妻子决定前往塔拉溪开垦土地。起初,夫妻俩资金有限,便到安山县买来两三两左右的鸡来养,每批养几百只。后来,阮先生听荣市的哥哥说,兴化乡的一位朋友养了好几万只鸡,阮先生便决定收拾行囊,去“拜师学艺”,借宿一星期,学习养鸡技术。
他还研究和研制鸡药。经济稍微稳定后,邓先生和妻子开始大规模饲养山羊和牛,然后在网上学习经验,并从银行贷款,进入水果种植业。
土地不辜负人民的期望,目前,Dung先生的农场里有27头奶牛、400只鸡、200棵橘子树和500棵番荔枝树。此外,还有300棵即将收获的桃花心木树,以及菠萝蜜、柚子、芒果等其他果树,每棵都有数十棵甚至更多。秉承“取短养长”的理念,Dung先生和他的妻子在饲养牲畜和种植果树的同时,还在农场周围种植了各种蔬菜(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食物)。
我们通常早上4点就起床,割菜卖给村里的人。光是卖菜的收入,我们每天就能稳定地赚到50万到70万越南盾。农场的总收入减去开支,每年大约能达到3亿到4亿越南盾。现在农场的产品都有品牌了,商贩们会来提货,或者打电话叫我们送货……”,Dung先生分享道。
![]() |
乂安报社主编吴德坚与老农民杨文勇谈论农产品产量。图片:KL |
您如何将科技知识应用于植物?果树品种从哪里获得?听到我们的问题,邓先生笑着说:“现在是4.0时代,如果您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直接在谷歌上搜索。我会在网上查,然后联系农业研究所,寻求建议和具体指导,并把合适的品种送到您那里,之后我会转账。但如果您经营农场,就必须坚守土地和植物,不能离开。我和我的妻子辛勤劳作,除了种植果树、蔬菜和牲畜外,我们每年还种植超过4吨的旱稻……”
![]() |
Duong Van Dung 先生的工作乐趣。照片:Dang Cuong |
稳定的收入来源让杨文勇夫妇养活了三个孩子,两个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正在工作,小女儿在省少数民族寄宿高中读十一年级。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算得上“有饭吃、有积蓄”,杨文勇夫妇依然努力工作。
“目前,我和妻子正在向政策银行贷款1亿,打算扩大果树种植面积。我们没有人手,只能一点一点地种。”老农杨文勇送我们离开农场时慷慨地分享道:“只要有人力,石头都能变成稻米。”拉特河的土地潜力丰富多样,非常适合发展农林牧业。我们不能让它白白浪费……”
安装自动灌溉系统,在山上安装摄像头来照顾果树
离阮先生的农场不远,往里走,便是陈功政先生和武氏多夫人家的果园,占地超过4公顷。从农场入口处望去,一排排的柚子树上挂满了果实,预示着丰收的到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每棵树上都安装了现代化的自动滴灌系统,可以调节灌溉量,还有覆盖大面积的摄像头系统。
![]() |
陈功政先生农场的入口。图片来源:KL |
“价值1亿多越南盾的自动灌溉系统是县、乡出资安装的,摄像系统也是家里自己安装的,既可以防盗,也可以随时发现庄稼的异常。”53岁的陈先生一副山地工人的健硕和活泼的样子,高兴地说。
![]() |
陈功政先生分享他在山地种植橙子和柚子的经验。图片:邓强 |
据溪萨拉县最大的果园主人介绍,他家6年前开始尝试这种模式,一开始种的是金合欢树和香树。后来看到金合欢树和香树效果不好,还破坏了土地,于是决定改种果树,既能长寿,又能绿化光秃秃的山坡。
资金来自三个出国打工的孩子。最初两年不得不雇人,但之后全家开始自己创业,将种植面积扩大到4公顷多,种植了1000棵荣市橙树和1000棵柚子树,品种繁多,包括田柚、绿皮柚、仙武柚以及来自北部省份的品种。去年,这家人收获了约10吨柚子和6吨多橙子。仅田柚的零售价就高达1万越南盾/个,批发价为7000越南盾/个,去年橙子和柚子的总收入约为2亿越南盾。
![]() |
Chinh先生正在照料已经结出果实的柚子树。图片:KL-DC |
除了定期上网学习和应用科技之外,Chinh先生还不辞辛劳地前往果园咨询,学习他们的经验。他和妻子还在网上订购了“福”、“禄”、“寿”等字样的模具,用来美化果树。在社交网络上推广和介绍产品也有助于简化消费流程,只需开车出去,就会有人来取。
看到客人们对水果造型模具感到惊奇和好奇,Chinh先生的夫人Vu Thi Tot女士从花园中间临时搭建的棚子后面望出去,大声说道:“你们可以在网上搜索订购,然后送货上门,5万一模,很方便,我们刚刚试用过……”。
![]() |
陈功政先生和他的妻子在网上订购了模具来美化水果。图片:KL |
除了柚子和橙子,Chinh先生和妻子的农场还种植芒果、菠萝蜜、菠萝、番石榴、苹果、荔枝、椰子、柠檬和蔬菜,饲养了40头猪、70到80只鸡和几头肉牛……每年总收入达数亿越南盾。尽管如此忙碌,但据陪同我们参观的Xa Luong公社官员说:“Chinh先生非常勤奋,他整天都在农场里,但只要有空,他就会去建房……”
听了这话,富农哈哈大笑:“对啊!我今天刚跟女婿打工回来,然后就去农场了。只要能挣老本钱,我什么都想做。对我来说,工作就是一种乐趣……”
![]() |
陈先生计划未来扩大果树种植面积。图片:Dang Cuong |
当被问及下一步的计划时,Chinh先生说,由于果树面积的扩大,自动滴灌系统还没有覆盖到所有的果树,还有大约200棵树,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他家计划投资为所有的果树安装自动滴灌系统,以确保产量和质量,同时也能解放劳动力……
谈到溪茶拉村逐渐显现出的经济模式,沙良乡党委书记阮廷贤先生表示:“这些都是乡政府群众动员的典范。除了资助种子、投资修建道路和电力线路外,乡政府还帮助需要投资和扩张的农户建立联系,并为他们提供贷款资金。目前,乡里一些农户已经开始学习阮勇先生和阮正先生,到溪茶拉村种植稻米、米和一些短期林木,发展经济,在自己的土地上致富。”